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地球的陣痛期

西元 1991 年 4 月 7 日

小組問題:

在過去一年間, 地球振動能量似乎強化許多. 一般而言, 許多人經歷到緊張, 焦慮, 以及更密集的經驗, 我們想知道這跟地球週期性的韻律是否有關聯? 在這個密度的尾聲,我們似乎正穿越不同層級的振動? 您可否描述這個過程對我們產生的效應?

(Carla 傳導訊息)

我們是Q'uo, 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我們能夠藉由你們的耳朵聆聽, 你們的眼睛觀看, 你們的皮膚感覺,這真是一個特許的優待; 讓我們生動地想起這個第三密度幻像是如此具有說服力, 你們每一位是如此地勇敢去嘗試看穿這一切幻象,看入幻像以外的東西.

你們希望我們講述時代的徵兆. 但我們首先要求各位記住我們並不是全知全能的, 我們有可能犯錯. 請每個聆聽這個訊息的實體用自己的判斷力決定是否接受我們分享的思想.

其次, 雖然我們將講到一些特定的問題, 我們要強調這種問題相對的不重要性. 當一個實體能夠看穿世俗幻象可衡量的現象之後, 它才開始能夠獲得更為寬廣的視野.

[在此前提下, 我們講述今天的主題.]

有幾個因素造成你們地球意識明顯的改變.

第一: 你們居住其上, 活生生的實體, 你們稱為地球媽媽(Mother Earth), 這個器皿稱之為大祖母(Grandmother); 她在環繞太陽系的過程中, 目前整個移動到一個從未棲息的空間/時間, 這是一般所謂新時代的核心意義.

這個新的空間/時間蘊含更密集的無限光芒或造物者之光, 這個週期已經開始, 容我們說, 地球媽媽正處於懷孕的末期, 即將誕生一個新的區域??空間/時間幻象. 因此每一個在地球之上的生命都正響應這股逐漸增加的振動頻率, 不管它們是否有意識知曉這個過程.

第二: 光明與黑暗兩方面的對比加劇, 這是由於每個生命本能地覺察到環境的變遷. 對於許多實體而言, 這是希望與光明的火花, 因為可使用光的強度增加, 使得那些準備好接收這道光的實體們覺得精力充沛, 這就好比你們的肉體在充滿氧氣的環境下會相當高興.

然而有一大部分人群不覺得需要去尋求日常生活以外的答案, 它們工作, 休息, 尋求滿足與快樂. 這些尚未極化的實體, 基本上會無法預期地感到不舒適, 其它時候則出乎意料地被這些振動所充能.因此, 有些時候它是令人不安的影響, 有些時候是激勵人心的影響.

那些走在負面極化路徑上的實體們也欣喜於無限光的強化, 如同正面實體一般. 然而它們表達與使用光的方式會展現更多的負面性,換句話說, 更加專注於自身的利益, 更多的暴力, 更貪求權力. 當這個星球移動進入更充滿光的密度中, 你可以想見負面與正面雙方都可預期地更加極化與更加地活躍.

第三: 由於數個一心想要向外征服的國家利用地球能量完成的工作,導致這個星球的電磁振動頻率有一些改變, 甚至可以被你們的科學儀器測量出來. 這個工作的結果會導致人群焦慮, 不確定, 偏執狂,以及過度關切小事情. 它的理論基礎最早是由特斯拉(Tesla)發現,現在卻被用在不道德的用??途上, 地球媽媽也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

地球原本是個滋養與療癒的地方, 讓造物者的兒女們學習與成長的地方. 當她覺察到這些純粹的能量被擷取用於掌控以及使人衰弱等目的, 慈愛的地球媽媽本能上必須重整自身以避免她的純粹度被進一步地濫用.

在未來的歲月, 上述的因素將越來越顯著, 在分娩過程的地球媽媽似乎成為一個負面經驗的給予者, 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分娩過程. 地球媽媽對此感到很遺憾, 然而正如同人類母親會有的生產陣痛一般, 地球此刻正憑藉著本能持續地淨化她所疼愛的人類所產生的負面情緒與負面行為. 從最深的觀點而言, 如果每個人都能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宣告放棄使用負面力量, 這對於地球媽媽的分娩將是最有幫助的一件事了.

在進行第二階段之前, 我們要停頓片刻, 好讓在座的每一位可以分享我們的喜樂與振動. 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話語帶來任何不安, 請你們允許溫柔的接觸, 好讓我們以更個人的方式分享無限太一的愛與光, 我們是你們所知的Q'uo原則.

(停頓)

我是Q'uo, 我們必須說要返回語言的狹窄信道是困難的, 剛才與每一位尋求者歇息片刻是個很大的優惠. 我們再次於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有許多人希望做好事, 分享愛. 因此我們敦促你們每一位更加地監督自我, 不只在行為或思想方面, 還包括基本的意圖與內在自我的希望.

第三密度幻像被創造的目的之一是將痛苦, 苦難,以及其它負面扭曲的衝擊最大程度的放大. 這個幻像不能主宰你們的地球, 除非人類轉頭背對那些朝向美麗, 良善的心意.當人們不能使希望之光持續閃耀, 負面性的基本振動就被允許進入地球內部, 為了醫治這些能量, 地球媽媽會發燒, 醫療疾病的一般症狀. 人類的無望與無助感就如同病毒一般,導致地球媽媽感染流行性感冒.

大部分的人類並未覺察是他們導致地球發燒與疼痛. 你們當中有許多正面導向的實體將焦點集中在地球表面的物理傷害; 然而, 那隻是非常輕微的傷害, 雖然對於地表上的居民而言, 是相當嚴重的.若與那些失去希望, 失去愛心的人群造成的傷害相比, 地表上的有形傷害真的算是輕微的.

根本而言, 我們敦促每一位關心地球的人類思量自己的個人力量,那絕不是軟弱的, 每個人都有權利取得巨大的力量, 可以造福人群或帶來災難.

當所有好人咬牙切齒地審判那些不愛惜美麗大自然的人群, 形而上而言, 這些好人正在傷害地球因為他們喪失對於地球自我療癒的希望. 許多正面實體不明了這個幻象就只是個幻象, 只是個幻象. 幻象會持續地製造各種可能的催化劑. 幻象本身並不在困難之中, 但它會迎向正面實體們的絕望與無力感, 比起所有那些遲鈍的人群對於環境行使的下流骯髒舉動,將對地球造成更大的傷害.

最後我們再次呼籲每一個正面實體領悟到環境污染對於地球媽媽而言, 並不是那麼嚴重的疾病; 更嚴重的是許多正面實體逐漸喪失信心, 無法相信一切都是好的, 一切都將是好的. 並不是對於這個幻象的信心, 而是信賴不朽意識的場域, 信賴地球不朽靈魂的無條件與創造性的愛.

不去污染地球的山林河川當然是好的, 但你來到這個幻象, 你也將離開這個幻象. 在幻象之外, 你與地球理則(Logos)之間有一個信實, 關愛, 充滿希望的關係. 如果你在嘗試醫療物理地球的過程中有審判的心意, 那麼這個審判帶來的傷害將大於你嘗試以審判的方式教導愛護地球所帶來的幫助.

我是Q'uo, 我們藉此機會感謝在場的每一位, 謝謝你們邀請我們加入你們的尋求.

我們全心感謝你們, 透過你們的邀請, 我們才能以更覺知的方式與你們一同行走在尋求的旅途上, 並學習服務之道, 讓造物者透過你們向我們說話, 這對我們而言是無價之寶.

你們想要知道地球目前的狀態, 你們想要知道你們可以做些什麼,想要知道情勢是否已經不可逆轉? 然而, 我們不能告訴你地球的精確狀態, 我們也不願意這麼做.

我們可以告訴你的是停滯並非自然狀態, 毋寧是改變與演化, 這包含所有的密度. 演化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你們所稱的地球將經歷不只一次的大災難. 你必須記住地球的壽命與她的孩子們的數量遠超過你的想像. 你們星球曾經一度無法讓生命居住, 未來也將會再發生. 這是生命歷程的本質. 好比你們肉體一般, 每一個新生的微笑嬰兒, 必有一天衰老滿臉皺紋, 最後停止呼吸.

地球上的第二密度覺知與第三密度覺知[人類]有著很大的不同. 地球自身躺在理則(Logos)的懷抱中, 她並不懼怕改變, 即使是天崩地裂的大災難, 地球也不會害怕. 或許她會感到憂傷, 但她仍然與理則同在, 仍然充滿著愛, 只希望給予並接受愛.

我們鼓勵你們每一位放下恐懼, 如同大自然一般, 只知曉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

這是一個服務他人的星球, 你可以從大自然中看到許多例子, 樹木吸入動物排出的氣體, 然後呼出氧氣讓動物呼吸. 第二密度所有動植物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服務, 充滿愛,給予.

在我們繼續之前, 我們注意到黃色光芒的肉體同樣是第二密度的生物, 我們現在講述更為重要的觀念, 關於一個人可以做什麼以幫助地球.

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會成長或開花, 迎向光. 牠們與地球一樣都具有意識, 這個意識會因接收到充滿愛與甜美的關注而歡欣鼓舞,奏出和諧的樂章. 這就是為什麼懷著愛心唱的歌曲能幫助花朵, 輕柔的聲音可以幫助植物成長.

除了肥料與殺蟲劑之外, 有更基本的東西可以幫助地球.

如果你改善土壤, 或種植正確的作物在適當的土地上, 你確實幫助地球增加其生產力, 但如果你對於種子沒有愛心, 對土壤沒有愛,那麼即使你辛勤照顧這些第二密度生物, 它們不會變得有自我-覺察力, 或覺察它們自己的美麗, 或自身的有用性, 或自身的犧牲.

美麗, 機能, 與犧牲是自我-意識的三項偉大的原則. 在第二密度的生物嘗試具備足夠的自我意識, 也就是被投資足夠的自我個人意識以成為完整的人類, 開始在地球上行走, 彼此互動, 再一次學習愛的課程; 那是他們在第二密度畢業階段時為了進入第三密度而放棄的東西; 在第三密度他們可以研讀, 思考, 經驗, 感覺與整合其中的催化劑,然後在愛的兩個面相之中做出選擇: 服務他人或服務自我.

因此, 一個人可以幫助地球的地方就從走在草地上開始, 覺察並感謝地球給予的能量. 與第二密度的生物建立關係, 跟它們說說話,或安靜地照顧它們, 將愛投資在它們身上, 到了某個時候, 這些生物不只會自然地轉向光, 還知道它們正在轉向光. 第三密度, 人們對於如何使用這股光開始有困惑, 喔獨立光榮的人們多麼容易選擇用這股力量做出自由的選擇, 而不是朝服務他人極化. 確實有許多積極的自我毀滅的靈魂, 既不朝向正面也不朝負面極化; 而是用壞東西妨礙好東西, 或用好東西妨礙壞東西,永遠停留在漠然的井內.

關於協助地球, 我們敦促你們每一位祝福它, 欣賞大自然的各種事件, 盛開的花朵. 我們敦促每一位覺察到這綠色大教堂(大自然)的美麗, 真理, 與聖潔. 如果你的肉體不是很脆弱, 我們鼓勵每一位睡在大地上, 與地球產生連結. 因為第二密度的肉體有股來自理則的活力, 但第三密度實體(人類)的心智複合體常常會將它關閉, 由於文化製約的緣故.

地球希望幫助人類, 她愛在她上面行走的人類, 它覺察到有許多負面能量被儲存在地殼之中, 然而她並不怨恨, 僅只覺得悲傷因為她有時候必須被迫釋放負面能量而傷害第三密度的生物們. 地球本身並沒有負面的感覺, 地球內部的負面東西是那些居住其上的思想形態所堆積而成的.

此時, 我們高興地說, 地球已經抵達提升全球意識的臨界質量. 透過眾多的流浪者(Wanderers)的幫助, 她完成了這項工作. 流浪者之中, 有許多人選擇藝術, 特別是音樂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好比器皿說的"援助非洲"(USA for Africa)的大型活動. 還有世界和平日等全球性活動, 這些活動可以倍數地增進你們摯愛地球的內在之光的質量.

所以, 你能夠為地球做最深沉的改變就從自己開始. 你或許覺得只有你的雙腳接觸到地球, 然而是你的心與地球之心接觸, 地球之心則與大我之心, 太一造物者接觸. 因此, 如果你的心智充滿著光,你對地球的和諧回應也將充滿著光. 地球上所有的人也會感覺到你帶來的光.

關切氣候, 大災難, 或其它地球事件是一種對於大宇宙的關切, 就如同你對於小宇宙, 自我, 會十分關心. 你平常如何照顧自己身體的細胞, 你可以比照辦理用於照顧這個星球.確實, 沒有一個密度不被愛的誠實宣告, 信心, 與無條件的支持所感動. 我們不要求把這件事視為義務, 而是在你相信的事物中找到肯定, 並且常常重複它們. 或者只是簡單地告訴地球, 樹木, 花朵, 植物; 在心裡說或大聲地說"我愛你". 享受陽光, 享受雨水, 對它說: "你帶給我喜悅", 如此, 你就協助一個第二密度的實體極化朝向個人性(personhood).

願你們每位走在土地上時知道它就是聖地. 願你們的心與一切萬有共同韻律地跳動著. 願你們感覺並允許自己成為無限造物的一部分.願你們在每日靜默冥想中尋求萬有-意識.

最後, 我們要求你使用辨別力去聆聽任何話語, 特別是我們說的話,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意見, 但我們不是永遠正確的.

我們感謝你們的呼求, 感謝H提供這個有趣的問題, 允許我們有機會平衡一些人的恐慌. 不要怕, 地球自身會做一切必要的事情以調整到新的振動, 繼續??興旺與成長. 願你們愛地球, 如同她愛你們一樣.願你們彼此相愛, 願你們愛護自己的身體.

我們覺得還有更多東西可以講, 然而器皿說我們今晚已經講太久了,我們尊重這個器皿對於地方性時間的感覺, 因為我們在過去總是錯誤地衡量你們的時間; 請原諒我們.

我們在此刻離開你們, 再次感謝各位, 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離開各位.
我們是你所知的 Q'uo.
Adonai, 我的朋友們, Adonai.

Edited & translated by curious Terry.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地球,大自然,與人類

Copyright © 2002 L/L Research

週日冥想

西元 1988 八月 14 日

小組問題

: 地球溫室效應是否造成氣候異常的變化 ? 地球目前的狀況如何?

(Carla傳導訊息)

我是Q'uo, 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 向你們致意.

你們想要知道地球目前的狀態, 你們想要知道你們可以做些什麼, 想要知道情勢是否已經不可逆轉? 然而, 我們不能告訴你地球的精確狀態, 我們也不願意這麼做. 我們可以告訴你的是停滯並非自然狀態, 毋寧是改變與演化, 這包含所有的密度. 演化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你們所稱的地球將經歷不只一次的大災難. 你必須記住地球的壽命與她的孩子們的數量遠超過你的想像. 你們星球曾經一度無法讓生命居住, 未來也將會再發生. 這是生命歷程的本質. 好比你們肉體一般, 每一個新生的微笑嬰兒, 必有一天衰老 滿臉皺紋, 最後停止呼吸.

地球上的第二密度覺知與第三密度覺知[人類]有著很大的不同. 地球自身躺在理則(Logos)的懷抱中, 她並不懼怕改變, 即使是天崩地裂的大災難, 地球也不會害怕. 或許她會感到憂傷, 但她仍然與理則同在, 仍然充滿著愛, 只希望給予並接受愛.

我們鼓勵你們每一位放下恐懼, 如同大自然一般, 只知曉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

這是一個服務他人的星球, 你可以從大自然中看到許多例子, 樹木吸入動物排出的氣體, 然後呼出氧氣 讓動物呼吸. 第二密度所有動植物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服務, 充滿愛, 給予.

在我們繼續之前, 我們注意到黃色光芒的肉體同樣是第二密度的生物, 我們現在講述更為重要的觀念, 關於一個人可以做什麼以幫助地球.

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會成長或開花, 迎向光. 牠們與地球一樣都具有意識, 這個意識會因接收到充滿愛與甜美的關注而歡欣鼓舞, 奏出和諧的樂章. 這就是為什麼懷著愛心唱的歌曲能幫助花朵, 輕柔的聲音可以幫助植物成長.

除了肥料與殺蟲劑之外, 有更基本的東西可以幫助地球.

如果你改善土壤, 或種植正確的作物在適當的土地上, 你確實幫助地球增加其生產力, 但如果你對於種子沒有愛心, 對土壤沒有愛, 那麼即使你辛勤照顧這些第二密度生物, 它們不會變得有自我-覺察力, 或覺察它們自己的美麗, 或自身的有用性, 或自身的犧牲.

美麗, 機能, 與犧牲是自我-意識的三項偉大的原則. 在第二密度的生物嘗試具備足夠的自我意識, 也就是被投資足夠的自我個人意識 以成為完整的人類, 開始在地球上行走, 彼此互動, 再一次學習愛的課程; 那是他們在第二密度畢業階段時 為了進入第三密度而放棄的東西; 在第三密度他們可以研讀, 思考, 經驗, 感覺與整合其中的催化劑, 然後在愛的兩個面相之中做出選擇: 服務他人 或 服務自我.

因此, 一個人可以幫助地球的地方就從走在草地上開始, 覺察並感謝地球給予的能量. 與第二密度的生物建立關係, 跟它們說說話, 或安靜地照顧它們, 將愛投資在它們身上, 到了某個時候, 這些生物不只會自然地轉向光, 還知道它們正在轉向光. 第三密度, 人們對於如何使用這股光 開始有困惑, 喔 獨立光榮的人們多麼容易選擇用這股力量做出自由的選擇, 而不是朝服務他人極化. 確實 有許多積極的自我毀滅的靈魂, 既不朝向正面 也不朝負面極化; 而是用壞東西妨礙好東西, 或用好東西妨礙壞東西, 永遠停留在漠然的井內.

關於協助地球, 我們敦促你們每一位祝福它, 欣賞大自然的各種事件, 盛開的花朵. 我們敦促每一位覺察到這綠色大教堂(大自然)的美麗, 真理, 與聖潔. 如果你的肉體不是很脆弱, 我們鼓勵每一位睡在大地上, 與地球產生連結. 因為第二密度的肉體有股來自理則的活力, 但第三密度實體(人類)的心智複合體常常會將它關閉, 由於文化制約的緣故.

地球希望幫助人類, 她愛在她上面行走的人類, 它覺察到有許多負面能量被儲存在地殼之中, 然而 她並不怨恨, 僅只覺得悲傷 因為她有時候必須被迫釋放負面能量 而傷害第三密度的生物們. 地球本身並沒有負面的感覺, 地球內部的負面東西是那些居住其上的思想形態所堆積而成的.

此時, 我們高興地說, 地球已經抵達提升全球意識的臨界質量. 透過眾多的流浪者(Wanderers)的幫助, 她完成了這項工作. 流浪者之中, 有許多人選擇藝術, 特別是音樂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好比器皿說的"援助非洲"(USA for Africa)的大型活動. 還有世界和平日等全球性活動, 這些活動可以倍數地增進你們摯愛地球的內在之光的品質.

所以, 你能夠為地球做最深沉的改變 就從自己開始. 你或許覺得只有你的雙腳接觸到地球, 然而 是你的心與地球之心接觸, 地球之心則與大我之心, 太一造物者接觸. 因此, 如果你的心智充滿著光, 你對地球的和諧回應也將充滿著光. 地球上所有的人也會感覺到你帶來的光.

關切氣候, 大災難, 或其他地球事件是一種對於大宇宙的關切, 就如同你對於小宇宙, 自我, 會十分關心. 你平常如何照顧自己身體的細胞, 你可以比照辦理 用於照顧這個星球. 確實, 沒有一個密度不被 愛的誠實宣告, 信心, 與無條件的支持所感動. 我們不要求把這件事視為義務, 而是在你相信的事物中找到肯定, 並且常常重複它們. 或者只是簡單地告訴地球, 樹木, 花朵, 植物; 在心裡說 或大聲地說 "我愛你". 享受陽光, 享受雨水, 對它說: "你帶給我喜悅", 如此, 你就協助一個第二密度的實體極化朝向個人性(personhood).

願你們每位走在土地上時 知道它就是聖地. 願你們的心與一切萬有 共同韻律地跳動著. 願你們感覺並允許自己成為無限造物的一部分. 願你們在每日靜默冥想中尋求萬有-意識.

最後, 我們要求你使用辨別力去聆聽任何話語, 特別是我們說的話, 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意見, 但我們不是永遠正確的.

我們感謝你們的呼求, 感謝H提供這個有趣的問題, 允許我們有機會平衡一些人的恐慌. 不要怕, 地球自身會做一切必要的事情 以調整到新的振動, 繼續興旺與成長. 願你們愛地球, 如同她愛你們一樣. 願你們彼此相愛, 願你們愛護自己的身體.

我們覺得還有更多東西可以講, 然而器皿說我們今晚已經講太久了, 我們尊重這個器皿對於地方性時間的感覺, 因為我們在過去總是錯誤地衡量你們的時間; 請原諒我們.

[譯註: 後面問答的部分省略...主要是關於通靈練習的討論, 意者請參閱 L/L 網站,
1998_0814.htm]

我們是你們所知的 Q'uo 群體,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離開你們每一位, Adonai, 我的朋友們, Adonai.
Digested & translated by c.T, 2005/8/3.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介紹—魯道夫·斯坦納


一代偉人-- 魯道夫.斯坦納 

Rudolf Steiner, 拍攝於1882年

新世紀的使者

歷史上, 偶爾會出現一種天才, 只能以全方位形容之.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就是這樣的天才; 他是畫家, 雕刻家, 建築師, 解剖學家, 植物學家, 地理學家, 天文學家, 數學家, 發明者, 作家與哲學家. 在18世紀, 出現一位近似傑出的人物, 他是哥德(Goethe): 偉大的詩人, 科學家, 與哲學家.

從1861到1925年, 有個人物 他的成就甚至比達文西或哥德更加偉大, 在他的心智內 似乎居住著沒有邊界的大地及宇宙的智慧, 他是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

在英國, 他的名字通常與教育連結在一起, 包括一般與特殊教育. 偶爾, 在農業, 醫學, 文學, 與藝術等領域也會提到他. 然而, 只有很少人聽過這個名字, 對於他作品的重要意義只有模糊的印象. 即使如此, 在過去一百年間, 甚少有人能具備像魯道夫.斯坦納那樣廣泛的天賦.

無論如何, 他並沒有被完全地忽視.

在大英百科全書中, 幾乎有一整個專欄是獻給他, 但很少提到他創立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

納粹集團認為他的書具有足夠的重要性, 因此禁止它們的出版, 並且取締任何基於魯道夫理念成立的學校.

(譯註:希特勒在周圍謀士的建言下, 曾下令在柏林車站設陷阱 謀殺魯道夫.斯坦納, 所幸他躲過一劫. 據說, 魯道夫.斯坦納能夠預先洞悉納粹集團的每一個陰謀.)

無論如何, 一些聲名卓著的人士認可魯道夫.斯坦納的偉大, 茲引用他們的話語如下:

已故的Russell Davenport先生, 財富(Fortune)雜誌的前任編輯, 大概沒有人會說這種人是不食人間煙火, 他曾說 "學術圈設法將斯坦納的著作歸類為無關輕重, 不值一提的東西, 這真是二十世紀的一大奇景. 任何一個懷著開放心胸的人, 只要仔細閱讀他的作品[少說有100本吧], 就會發現他看到了人類有史以來 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神秘程度並不多於愛因斯坦. 他是個科學家, 毋寧說是一個敢於探索生命奧秘的科學家."

偉大的醫者, 史懷哲先生, 他如是說 "我與魯道夫.斯坦納會面後, 他的思想總是盤旋在我腦海中, 我覺察到他的重要意義... 我們兩人都感到有義務引領人類再度走向真正的內在文化. 我為他的成就歡欣鼓舞, 他深奧的人道精神將影響這個世界!" (Lambarene, November 1960.)

魯道夫.斯坦納的作品數量用著作等身已經不足以形容, 以德國目前出版的作品集(他是奧地利人)而言, 就有將近350本. 已經銷售百萬冊以上.
在翻譯方面, 幾乎所有歐洲語言都有對應的版本, 還包括希伯來語, 日本語, 印度語, 土耳其語.

我認為魯道夫.斯坦納必定將在歷史上有一席之地, 因此讓我簡單介紹他的一生:

自傳--精簡版

魯道夫.斯坦納: 1861年, 出生於當時的奧匈帝國, 以現在來說 則是克羅埃西亞共和國(Croatia). 他死於瑞士, Dornach , 1925年.
在他的童年, 他就察覺到有個超越五官的世界, 跟物理世界同樣的真實. 他覺得很孤單, 因為他的同伴沒有一個提到這個'另外的世界'.

在大學期間, 他研讀各種科學課程 (數學, 化學, 物理, 動物/植物學, 礦物學, 地質學), 同時也自修古典文學, 他對於文學與藝術也很有興趣. 他的博士論文標題是 "真理與科學", 隨後取得哲學博士的學位.

在23歲, 他被要求參與編輯一本探討哥德科學作品的雜誌, 他很快成為這方面的權威, 他認為哥德對於這個世界的靈性觀點與他自己的十分相似.

他對於這個世界一面倒地信仰物質主義感到憂心, 他深信有需要讓人們了解靈性的議題, 他認為這是人類未來福祉的基石.

1900年, 魯道夫.斯坦納博士已經在世界上奠定一定的聲名, 他將近40歲, 他認為已經是時候公開地向大眾演說一些祕傳的知識.

他的第一個機會是向一群神智學者演說, 他覺得神智學(Theosophy)與他的觀點有許多共鳴之處. 然而, 他並不完全同意神智學的思維, 特別是他們相信基督會再度降生於一個年輕印度男孩的身上. (譯註: 後來他們選中了Krishnamurti)

有一群人注意到演說者的重要性, 於是決定發起一個新的學會, 邀請他做該學會的老師. 於是人智學會(the Anthroposophical Society)在1913年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 這個學會對所有人開放, 不管你是什麼教派 或什麼膚色都可以參加. 它不要求你為任何學說背書, 它的統一原則是努力尋求宇宙與人類靈性的知識.]

之後, 他廣泛地四處演講, 特別是四福音以及基督脈衝(Christ impulse)的重要性.

他只從他自己的靈性探索與知識出發, 沒有特定的宗教觀點.

(譯註: 魯道夫.斯坦納一直是個嚴謹的科學家, 他曾經公開批判教會的許多作為, 然而在一次神視中, 他親身體驗耶穌基督在各各他受難的實況, 從此完全改變他對基督信仰的觀點. )

如果我們考量一個人的知識與創造力的極限, 對照魯道夫.斯坦納一生的成就, 真是令人無法相信, 一個人怎能成就這麼多東西, 然而 無可置疑的證據比比皆是.

它存在於廣泛的著作中, 他的書籍與演講.

它存在於教育界, 農業, 醫學, 藝術領域中.

它存在於哥德美術館(Goetheanum), 以及人智學學會中.

最後, 它存在於人們的心靈與頭腦中.

以下是作者從一個醫生朋友聽到的真實故事:

這位醫生參加一場斯坦納博士的演講, 他心裡想獲得一個特別治療的建議, 但又擔心影響斯坦納博士忙碌的行程, 因此保持沉默. 演講會後, 斯坦納博士主動靠近他, 伸出手向他致意, 並說 "如果我能以任何方式幫助你, 請讓我知道."

這只是許多這類事件的一個例子.

對於任何人而言, 做一個稱職的老師已經是十分足夠的志業了, 但魯道夫.斯坦納同時還是創意非凡的藝術家, 他將人智學搬上舞台, 每年在瑞士公演; 同時還涉足雕刻與建築學, 他也是和諧律動(Eurythmy), 一個新藝術運動, 的發起人.

當華爾道夫(Waldorf)學校於司圖加特(Stuttgart,位於德國)成立時, 為了實踐他的教育理念, 他親自指派種子教師, 一路指引他們的工作, 他認識學校中的每一個小孩.

使命

這種種的成就誠然令人印象深刻, 但我們仍然需要澄清一點, 魯道夫.斯坦納的

本質是什麼? 他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或者說, 他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想到聖經的一句話: 一個在曠野呼喊的聲音; 準備上主的道路. 悔改, 因為天國將近.

今日世界被各種問題困繞, 社會秩序快速地惡化, 各種危機充斥在人類社會中..這種說法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如果說魯道夫.斯坦納擁有這些問題的解答, 似乎過於專斷. 或許我們可以說魯道夫.斯坦納擁有解決問題的建議書, 但人們需要有意願去嘗試.

魯道夫.斯坦納在二十世紀之初就了解自然科學的單方面發展將導致人類的墮落, 必須有其他影響力將傾斜的局勢平衡回來.
許多有識之士也有相似的看法, 但一般的改革者 他們的觀點與人智學有何不同呢? 傳統上的改革者認為民主, 普世教育, 社會計畫, 回歸過去的道德價值可以帶來救贖, 或許甚至期望神聖力量的介入.

斯坦納博士要求一個新的方式, 具體地說, 他認為將天國, 靈性國度, 的知識公開於世的時機成熟了. 在過去, 人們必須參加某個教派, 接受導師的啟蒙, 才能接觸到這些知識. 現在個人憑藉一己的努力即可獲得.
因此, 現代的悔改並不是搥胸頓足, 感覺後悔遺憾; 而是改變自己的態度.

當我們說斯坦納博士擁有解決世界問題的答案, 我們並不是說他有醫治世界疾病的快速藥方. 恰好相反, 他呼求的是人類升高自身的覺知, 並持續地努力. 他給予我們靈性的知識, 並要求我們有相應的靈性活動.

許多社會學家, 經濟學家認為唯有物質-經濟力決定人類的發展, 靈性只是一種觀念上的想像架構; 斯坦納博士個人經驗了靈性國度, 他覺得很難苟同這些學者的看法.

他確信解決世界問題的答案並不能在經濟或政治領域中找到.

宗教或靈性知識在過去就是靈感的來源, 到今日亦如此, 雖然我們必須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獲取知識.

斯坦納博士透過自然科學的思考方式, 帶領人們進入靈性的世界.

這就是魯道夫.斯坦納博士的原動力與使命: 探究靈性世界, 並將靈性的知識帶到俗世可以理解的層次; 以科學的解釋方式辨證宗教的主張; 創造一道橫亙於物理與靈性世界之間的橋樑. 他要給予這個世界的東西, 他統稱為人智學.

---the End ---

作者: Roy Wilkinson (英國人)

Digested & translated by T.H.

主要參考來源: http://www.anthroposophy.org.uk/
Rudolf Steiner. An Introduction to his Spiritual World-View, Anthroposophy.
© Roy Wilkinson 1998

其他參考來源:

The Spear of Destiny , by Trevor Ravenscroft. Publisher: Weiser Books.
(命運之矛, 一的法則傳訊者 Carla 推薦閱讀.)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4日 星期日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病痛與苦難


DISCLAIMER:本譯文不完全對照英文原文直譯, 僅為摘要翻譯. 有興趣了解全文的讀者請到http://www.llresearch.org 之 LIBRARY 區自行閱讀原文.
Copyright (c) 2002 L/L Research
8 月 9 日, 2002
T1 的問題: 今天的問題是關於病痛與苦難, 我的腰間很痛 讓我睡不著 連站立都有問題. 我不禁要問為什麼 病痛 或 疾病 經常發生在人們身上? 我知道自

T1的問題: 今天的問題是關於病痛與苦難, 我的腰間很痛 讓我睡不著 連站立都有問題. 我不禁要問 ?什麼病痛 或 疾病 經常發生在人們身上? 我知道自己本性善良, ?什麼還常常生病? 聖座達賴喇嘛曾說 生命的目的就是處在快樂中. 我深深同意這點, 有些哲學書籍教導我們 病痛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我對於這種思想感到不舒服. 是否可能直接跟高我溝通 問它到底要怎麼做它才會開心 不要給我這種折磨了!

(Carla channeling)

我們是你所知的Q’uo原則,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在祂的名中 我們懷著喜樂服務.

我們很感謝你們形成一個尋求的圈子來歡迎我們的想法. 很高興藉此機會與你們分享我們的想法.

我們只要求在聆聽這些想法之際 請充分地覺察到我們是你的弟兄姊妹, 而非權威象徵. 因此 擷取你有共鳴的部分 放下其他的部分. 如此, 我們不致成為絆腳石, 而是增加每一尋道者在覺醒過程中得以使用的資源.

今天你們詢問病痛與苦難的價值是什麼. 確實地, 兩者都與身體與這文化珍惜的價值觀相反. 身體的本能 與 人類從小受的教育都建議舒適 安全無虞 的價值觀. 在意識心(conscious mind)中 不會有任何計畫去邀請苦難 不管是肉體上, 心智上, 情感上 或靈性上 都是如此.

很清楚地 T1的意識心沒有一次曾經要求體驗過這樣的肉體苦痛.

要了解為什麼苦難存在 我們必須向後退幾步來看 暫時脫離苦痛的焦點 轉而注視肉體苦痛升起的機制.

第三密度的目的是喚醒自我 找到真實 與 不斷深化的自我認同. 這目的牽涉到幾個關於自我的關鍵概念.

其中一個概念是 改變的概念 靈魂進入此生的意圖 是去改變振動頻率 以及 自我的振動力量. 也就是說, 自我渴望同時改變 自我看待幻象的方式 以及 自我在面臨各種催化劑*時的承受力. 第三密度實體的自然傾向, 不管是覺醒的 或沉睡的, 是抗拒改變. 然而如果不擁抱改變 降生的目的即永遠無法達成.

(*譯註: 本文中 催化劑表示所有被我們感官察覺到的事件. 與化學中的催化劑較無直接關聯.)

另外一個概念 也跟達成第三密度的目標有關, 即是逐漸增加的 對於極性(polarity)動態局勢的洞察力. 什麼是正面? 什麼是負面? 許多從宇宙其他地方來到地球的流浪者通常之前在第六密度非常努力工作 目的是在愛與智慧兩者取得精確的平衡.

這意味著 能夠經歷極性並得以回應的機會是很珍貴的, 因為唯有藉由收集並篩選催化劑 自我才開始能重新定義 愛與智慧兩個力量的準確平衡.

這兩個概念工作在一起 創造出一連串的催化性事件 每一個實體都有責任處理這些催化劑 使用處理過的催化劑來整合吸收新的學習, 最後催化劑成熟轉變為經驗. 於是自我得以知道更多自我 以及自我內部的極性動態局勢.

關於極性的選擇 最常出現的情況是所謂的道德(ethical)抉擇, 第三密度幻象相當地厚重 以致於人生的體驗有一些舞台劇的屬性 有時候人物只被粗略地描寫, 舞台相當簡陋 台詞寫得也很差. 在這個被深深彎曲的幻象中 人們有技巧地 或 笨拙地予以回應.

說了這些 , 我們可以注視達賴喇嘛說的話: 活在快樂中. 但快樂不必須建立在任何可見的催化劑上, 僅因為做自己即可在快樂的狀態. 對於那些假設快樂是有條件的人們而言, 這是個具挑戰性的概念. ㄧ個人必須處在安全 舒適的環境中才會快樂. 無論如何, 我們認為達賴喇嘛使用這個字, 快樂, 更多的意涵是指永恆的宇宙之心 也就是喜樂, 並不是因為有舒適的生活而快樂, 毋寧是發現自我內在的平衡 找到自我的中心, 這樣的自我與自己和平相處 並能夠釋放所有恐懼.

T1 心裡質疑著為什麼必須有病痛與苦難 他的感覺絕對是正確的 並不一定需要受苦受難. 然而 它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改變是無可避免的 而改變的過程幾乎對於所有實體而言都是不舒服的.

Ra 曾說自我的能量首先是屬於心智的 於是催化劑先來到心智這裡 身體是催化劑的第二接收器, 接收那些心智尚未平衡的催化劑. 當催化劑來到身體這裡定居下來 成為各個扭曲點, 有時候會引起症狀 可以被視為病痛 或 受苦.

確實, 許多實體有心智上的困難,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認出催化劑的真相 或 無法充分地回應催化劑.

無論如何 這次的問題主要針對肉體的病痛 所以我們的焦點放在這部份.

舉例來說這個器皿目前的催化劑是有太多東西要處理, 日常雜務 與工作義務等等, 結果當這個器皿安頓下來 準備做冥想的時候發現腕部痠痛. 為什麼器皿在這個部位體驗到疼痛? 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處理 這個負擔從肩部移動到她的雙手, 表示她的雙手負載太多事情.

我們建議

T1檢查發生疼痛的身體部位, 太陽神經叢(solar plexus)能量中心是表徵地球的能量中心, 它是黃色光芒能量, 包涵了社會議題, 家庭關係, 婚姻與小孩, 工作, 社會團體等等. 從這些項目開始揭露情感與恐懼糾纏, 這些糾纏扭曲了原本正常, 開放的能量流動.

這個主題有大量的微妙細節 我們不認為有個簡單的答案 可以讓一個人免於病痛與苦難. 我們寧願建議的是 去體會自我不會被任何人生的細節所束縛; ㄧ個人來到世上是為了學習 經驗, 及改變. 在體會的過程中 將帶來很大的力量與能力.

當一個人越了解自己, 自我-知識逐漸在質與量兩方面增加, 自我開始能辨別出扭曲的型態. 知曉哪些對於催化劑的反應是笨拙的, 於是一個實體可能介入扭曲的過程, 去除或至少減輕一些扭曲 使得催化劑順利地被吸收轉變成經驗.

有許多時候 造成扭曲的原因是一些關於自我的負面意見. 有些時候自我將催化劑解釋為自己被遺棄了; 有些時候一個實體將催化劑解釋為自己不夠好. 不管是哪一種負面的自我觀感, 這類的觀感奪去自我的和平, 天份, 與魔法. 如果一個實體不能愉快地自我相處, 如果一個實體不感覺自己做得好, 這種態度將阻礙實體準確判定催化劑的本質, 因為所有負面的觀感會將恐懼的網緊縛著靈魂, 在這張網中的靈魂不能呼吸 不能表達自我的自由與準確度. 自我唯有處在愛的氣氛中才能開始清楚地看清自我.

移除恐懼並不意味著自我的舉止完全圓滿, 而是意味著每當自我觀察到自我犯錯了, 則去愛, 榮耀, 接受, 寬恕那個錯誤. 同樣的, 當自我展現德行與表現優異, 也以同等的歡喜鼓勵自己.

回到極性的想法, 重要的是去愛自我負面的部分, 自我陰影的部分, 如同愛意識陽光的部分. 一的人最想要與世界分享的是陽光的那部分. 但若一個實體不只能分享正面的部分 也能夠以平靜, 和平, 寬恕, 接納的心與世界分享他對負面部分的觀察; 這個實體是蒙福的. 這樣做不意味著該實體擁抱黑暗 變成殺人者, 強暴犯, 小偷, 懶鬼, 傲慢者, 忌妒與憎恨者. 而是自我遭逢這些情緒時 自我能勇敢面對(unblinking), 不被判斷所困擾 而維持和平與安閒的心境. 害怕自我的黑暗面等於是邀請更多器皿所謂的吸血鬼[從事心靈攻擊的實體]來到生命當中.

一個經歷負面情緒的實體很容易捲入向下的惡性循環. 當自我-判斷, 自我-鄙視的情緒升起 外在的共識實境逐漸提供更多的鏡子 顯現出更多恐懼感覺的影像, 於是 該實體更加考慮自己是個失敗; 變得更願意活在恐懼中, 於是將自己關閉在和諧, 合一, 開放的流動 之外. 最終苦難發生.

無論如何 關於釋放恐懼 即使是最小的改善 都有很大的益處. 當一個實體觀察到之前未發現的恐懼, 它就開始觀察到那些增加恐懼的關鍵元素. 一旦這些潛在的負面催化劑被找出來, 自我開始能夠切斷造成恐懼的催化劑. 這是個微細且長時間的過程. 這種覺醒是十分有益的 且得來不易.

有些方法可以提高一個實體工作催化劑能力, 可預期地 我們認為可以從靜默(silence)開始. 進入靜默對於屬地(earth-bound)的實體是不自然的決定.

訓練自我進入靜默需要極大的釋放, 釋放智能心智的內容. 我們衷心地建議每日冥想, 因為這種訓練就好比肉體運動可以強化肌肉一般.

進入靜默之後 進一步的精練方式是器皿所稱的平衡冥想[1], 推薦在每日結束之前進行, 或許在一個人準備休息之前, 自我在想像中 回想今日的遭遇 記得每個感覺的強度與內容, 不管是負面或正面的; 然後想像相反的事件發生, 體驗反面的感覺.

這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 並不會停止. 沒有一個點可以讓一個人說 "我懂了 我完成了尋求過程. 我是個悟道且至福的生命, 已經完全覺醒 來到了第四密度." 不是這樣的, 第三密度的學習不會停止 直到肉體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所以主題變成 一個人希望如何雕塑或創造自己這一生的故事, T1目前正經驗產生恐懼的催化劑, T1要如何回應呢? 答案就在這個靈性覺醒且十分誠摯的尋道者的學習過程中. 我們不會為T1解開這個謎題, 但我們希望方才分享的想法 能夠提供許多思考點.

記住 每一個實體都的確是愛自身. 那不收縮的愛 不恐懼的愛 趕走恐懼的愛. 如果一個實體能體驗到自我為愛的生命, 他會更有技巧地體驗自身為有力量, 魔法, 和平, 蒙福的個人. 一個人觀察為真理的東西就會變成他的真理, 因此, 要非常嚴格地選擇什麼可以被接受為真理.

一個人可以保護自我 或者移動到無懼的狀態, 釋放保護 擁抱學習. 這似乎會增加痛苦, 事實上 它可以有效地減低生活的痛苦.

我們建議 一個人尋求去擁抱那不被了解的事物 請求理解 但不強求; 寬恕並接納自我, 在每一個新的早晨 無懼地向前行.

每一個實體的痛苦都是獨特的, 並不是所有實體都承受肉體的病痛, 但我們向T1保證 所有來到世上的生命對於負面催化劑或病痛都不陌生.

我們請求你不將它看成是種懲罰 而是豐富自我土壤的肥料, 允許土壤長出更美好的花朵與果實, 產生更好的收穫. 我們祝福每一個美麗盛開的靈魂都逐漸覺察自己的創造者-自我(creator-self), 逐漸地願意放下恐懼以及觀察到的自我限制 好擁抱起初思維(original Thought), 也就是造物者, 創造理則(Logos), 創造性的愛.

此刻 我們感覺回答到這裡已經足夠了, 也歡迎更進一步的問題. 現在 我們感謝這個器皿 以及在座的各位成員, 還有T1. 我們擁抱每一位 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圍繞你們. 我們離開這個群體, 我們是你所知的Q'uo.


附錄: 平衡冥想的原始出處

[1] From The Law of One, Book II:
QUESTIONER: I am going to make a statement and ask you to comment on its degree of accuracy. I am assuming that the balanced entity would not be swayed either towards positive or negative emotions by any situation which he might confront. By remaining unemotional in any situation, the balanced entity may clearly discern the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responses in harmony with the Law of One for each situation. Is this correct?
[1] (摘自 一的法則, 第二卷, 第四十二場集會)
發問者: 我將做個聲明 並要求你評論它的正確程度: 我假設平衡的實體不會被正恩或負恩的情緒所左右 不管在它可能遭遇的任何情況下. 藉由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毫無感情, 該平衡的實體可以清晰地分辨適當及必須的回應 且在各個情況下都與一的法則和諧. 這樣說正確嗎?


RA: I am Ra. This is an in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alancing which we have discussed. The exercise of first experiencing feelings and then consciously discovering their antitheses within the being has as its objective not the smooth flow of feeling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hile remaining unswayed but rather the objective of becoming unswayed. This is a simpler result and takes much practice, shall we say.
RA: 我是 Ra, 關於我們討論過的平衡 這是不正確的應用.
(平衡的)練習首先體驗感覺 然後有意識地在存有中發現其對立恩的感覺 這個練習的目的並不是在正恩與負恩感覺中平順地流動 同時保持毫不動搖. 毋寧說保持毫不動搖才是目的. 這是一個較為簡單的結果 但需要許多練習, 容我們如此說.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天災與人類的關聯

Copyright © 2004 L/L Research

四月18日, 1976

(Carla 傳訊)

我是Hatonn. 今晚我們在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你們小組想要知道關於地球未來的預測訊息.

雖然我們一般並不處理特定的信息, 但我們感覺這個請求屬於靈性的範疇, 並不是想要找到證據. 因此, 我們將就我們能力的極限說這個主題而不侵犯自由意志. 你們地球的地殼裡面有許多能量, 由於磁極移動帶來的摩擦, 而被釋放. 在溫暖的季節, 在闇月的時分,將有可能造成海嘯(tidal waves). 我們不知道它將有多嚴重, 因為你們每一個人的能量都對於地球表面有深遠的影響.

無疑地在某種程度將有真正的災難發生, 但規模會多大我們不知道.

無論如何, 那些乾燥的內地受難的程度將不如臨海地區來得嚴重.

我們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你們, 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愛與光重要的源頭. 在你們的幻像中要清楚看見冥想的幫助是困難的. 然而,我們跟你說, 你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是活生生的.

當你們聚集成一個群體傳送你們的愛, 這個舉動將愛增強許多倍你們可以幫助(地球).

有許多光之團體早已這樣做從而減輕了地球的一些困難.

每天花一點時間將你的愛送給地球, 你所生長的地方.

記住, 你們很快就要進入新的時代了.

我的朋友們, 你的本質就是愛. 所有你看得到的東西都是愛.

因為一切都是愛, 在愛中沒有負面性. 因此, 愛做為最高的能量,沒有任何負面電荷可以穿透這股能量.

我的朋友們, 時間苦短, 你們要常常練習冥想. 我們會一直與你同在, 只要你如此渴望. 看到你們體驗到愛的能量是我們最大的滿足.

關於愛, 曾經造訪你們星球的偉大老師們—佛陀, 耶穌基督, 默罕穆德, 他們所教導的都是同一件事, 無條件地愛每一個人, 包括你自己.

當你發現自己在與某人爭辯這個信仰或那個信仰好, 停止爭辯.

當你發現自己在說服別人, 停止說服.

愛並不對耳朵講話, 愛對著心講話

若是以這種方式生活即是你們許多人知曉的天堂了.

我在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離開你們. 我是Hatonn.

Adonai vasu borragus.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冥想之路


五月25日, 1974年

Copyright c 2005 L/L Research

-- Digested & translated by curious Terry .

(Carla 傳訊)

你好, 我的朋友們, 我是Hatonn. 我在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我們想要說一些關於物理幻象本質的東西. 你們每一個都覺察到在此生有一些特定的功課要學習. 我的朋友們, 如果你在​​這輩子遭逢一系列相同類型的困難, 那麼你幾乎可以肯定那是你的一個功課. 你可以了解, 你無法避免這些功課, 你要學會它們.

在遭遇這樣的功課, 你會發現經常阻擋你獲得真正理解的竟是你自己的思考. 你有意識的思考過程相當有能力執行自我毀滅, 也就是說它常會協助你避免掉一些你真的想學的功課. 因此, 當你碰到一個人生課題, 我們建議你暫時地擱置你的頭腦分析過程. 然後, 你可以有更清晰的想法, 準備好學習你要學的功課, 而不是避免它.

我們知道要全天候處於冥想狀態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因為我們也曾經在你的位置. 所以我們敦促你們仰賴某種正式的冥想, 然後嘗試保持在半-冥想狀態.

此時, 我們將嘗試聯繫被知曉為Don的器皿.

(Don 傳訊)

我是Hatonn, 我剛才說到你們在這個物理幻像中所持的態度. 你們對經驗的反應幾乎都是基於你對於目前幻象的智性理解. 這樣的理解是完全虛假的. 有必要建構一個完全新的理解基礎. 這個新的基礎可以與真理溝通, 唯有透過冥想方能建構這個基礎.

冥想過程可以提供答案給你所有的問題. 我的朋友, 你在此時有許多的問題, 但是, 當你透過冥想使自我接觸到真理你的問題將會失去其意義. 因為你將發現你所尋求的答案不再有意義. 你將會建構一個全新的思考系統, 全新的覺知, 全新的理解.

不要依照一般公認的反應去經驗這個幻象, 透過冥想讓你自己接觸真理, 然後你將理解來到你身邊的每一個經驗.

此時, 是否有任何問題?

發問者: 當你脫離這個幻象, 你會立刻知道嗎?

是的.

發問者: ( 太小聲,聽不見.可能是問耶穌如何以冥想尋求真理. )

是的, 我將繼續. 你們知曉的大師級老師, 耶穌, 能夠透過冥想覺察真理.

他對於經驗的反應引起(當時)許多人的關切. 他們不理解他對於這個幻象的反應, 因為他的反應是基於對真理的理解. 這個理解允許他直接擔任這個造物的特使. 依循造物者的法則行動, 他得以實現許多接觸者的渴望.

他對於世上經驗的反應目前只有部分被人類知曉, 但這些已經足夠做為一個範例. 他的反應是愛, 不管是什麼樣的經驗, 都以愛響應. 這種愛跟你們一般人表現的愛並不相同, 許多人不理解這種愛, 因此, 這個人被許多人憎恨但被更多、​​更多人鍾愛. 他表現愛的本質十分純粹, 跟你們人群表達的情感方面的愛不同. 它是一種單純的展現, 對於人類同胞實現渴望的完全關切. 耶穌嘗試實踐他們真正的渴望. 而他嘗試服務的人群大部分無法理解他要服務的是他們真正的渴望.

我的朋友, 這些渴望是單純的即是靈性的成長. 因此, 很少人理解他的服務除了那些直接在肉體上得到幫助的實體們.

他考慮一個人的靈性成長比他肉體的福祉要重要得多. 為此, 他的作為有時候似乎與人們對於愛的理解有所分歧.

冥想去除這些虛假的幻象, 花時間在冥想上並覺察實相. 真正需要理解只有幾個簡單的概念, 我們以前說過很多次了: 去除個人的小我(ego), 除了服務別無其它渴望. 如果這點能完全地被理解與實現, 你所服務的幻象將立即地溶解; 然後你將直接地在造物者的光中服務. 這是起初的造物; 每一部份服務所有其它部分,不要求任何東西, 不期待任何東西, 於是接受到一切事物.

你們許多大師已經以許多方式說過這些, 然後地球人類仍然難以理解.

我的朋友們, 透過冥想你現在聽的話語將變得有意義, 你再也不會有疑問.

透過冥想打開你的心智與心輪, 當你覺察到這個簡單的概念你將不再會有更多的問題. 你將不再質疑你同伴的動機, 不再害怕人類同胞的作為. 你將單純地投射造物者的愛到所有造物的部份, 因為你將是所有的這些部份; 你將覺察到你與所有這些部份的合一.

你將不被理解, 但沒有關係, 因為你會去理解.

你將不被喜愛, 但沒有關係, 因為你會去愛.

你的靈性將與所有你的經驗和諧相處.

我是Hatonn, 我在此時離開這個器皿. 能夠向你們傳達這個理解是個大恩典.

我的朋友, 你們尋求, 我們指導. 我們指導一個簡單的接受法門.

Adonai, Adonai vasu.

-- Digested & translated by c.T.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一的法則-愛與光之圖書館- Q'uo - 信耶穌得永生?

信耶穌得永生?
DISCLAIMER :本譯文結合數篇原文講稿,僅為摘要翻譯。有興趣了解全文的讀者請參考附錄並前往 http://www.llresearch.org  LIBRARY 區自行閱讀原文。

小組問題:
關於基督教,人們最常抱持的觀念是:只要你單純地相信耶穌的名,你就必得救,無須在生命中做什麼或活出何種生命,好比耶穌曾給我們的第十一條誡命:  彼此相愛。    活出生命    單純相信” 這兩者之間,要如何解釋其中的矛盾?
 Carla channeling 

我是 Q’uo ,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你們想知道耶穌基督是不是上主的獨生子,如同基督徒所相信的。
靈性的尋道者盼望一個救主( savior )這是很可以理解的。無論如何,耶穌基督將自己看做是個影子,一個將所有希望與真實身分仰賴造物者與天父的人,讓天父完全地籠罩( overshadowed )了他。
對於非基督徒而言,聽到以下這句話好比被東西砸到臉一般難堪,“我是道路,真理,與生命;沒有人能到達天父那兒除了經過我。” *
這使得沒有人能夠獲致永恆,除了被耶穌基督籠罩以外。
 * 出處:約翰福音第十四章)

值得注意的是猶太教的傳統中,[耶穌師傅( master )小時後就是一位很好的猶太教學生],天父最秘密的名字 * ,由無法發聲的子音構成,其意思為  本我即是”( I Am that I Am ),或  我是永在的太一”( I Am the One that Is)。那偉大的我是( I Am )確實就是天父以及其他一切。意識屬於天父,天父居住在所有意識中。
 * 譯註:可能是指 YHWH ,字典上查得到)

因此,意識,那起初無扭曲的意識就是愛,就是道路,就是真理,就是生命本身 —— 永恆生命之所在。
我是。我是。如果你願意,這句是造物的真言( mantra )。耶穌的用意不是被看做與天父同等或超過其地位,相反的,耶穌師傅但願他被看做是一個使者,一個太一差遣的僕人。
耶穌說“看到我的人,不是看到我,而是天父”,
“我什麼也沒有做,而是天父在做工”。
他也說“這些事情你們將可以做,並且做得更大。” *
 * 出處:約翰福音第五章,第十四章)

我們知曉這些事情都被記載下來,學者們可以觀看,僧侶們可以拿來教導,已經持續了許多年。然而,因為一個通道的生命( a channeled life )對於那些想要保存小我( ego )的人們是個陌生的觀念。
人們沒有看到耶穌師傅雖然是人類,卻是透明的,一個活生生的通道,透過他,太一無限造物者,強有力與完美的愛,無扭曲地流過。
你們問到,一個人類無論是多麼神聖,怎麼能夠為了全世界的罪而死?你們也質疑是否不需要活出修練( discipline )的生命,只要相信耶穌基督為全人類的犧牲?
我的朋友們,我們必須精挑細選每個字句,因為這器皿三次拒絕我們的語句。我們覺得蠻有趣的。我們嘗試將這個龐大的主題以簡短的方式述說,如果你們不滿意,可以待會兒再提出問題。
耶穌師傅活出一個通暢,充滿靈感,十分非個人( impersonal )的生命;但仍包含著情感與熱愛。耶穌師傅看到一個模式( pattern )在他短暫的服務期間浮現,那是一群好戰人群的模式,他自己的同胞,猶太人,希望再一次成為一個偉大的王國,如同昔日曾有的輝煌。這個導師感覺到這個模式,他的朋友約翰施洗者也感覺到了。
他希望帶給他的同胞一個領悟。他但願他們領悟到,並真正知道自己的身分,他們的王國是永恆自身。他希望他們放下那些打造地上王國的武器,相反地,拾起和平與愛的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創造出更偉大的生命,一個比地上王國更偉大的國度。最後,這個實體希望他的死亡被紀念為一個著意為愛而死的人,這個愛包含那些殺死他的人們。
他希望被紀念為一個愛過的人,他希望成為一個更偉大國度的象徵,那是屬於他的同胞以及所有人類的國度。他對於麵包與葡萄酒的指令也與紀念有關。當這個食物被取用時,它不是屬於這個地球的食物,不是為了填滿這個幻象層面的飢餓;他希望人們將它看做是真正的瑪那( manna ),它是無限的,可以餵養 無限的飢餓 —— 對於真理與正確行為的飢渴。
最重要的,他不想要任何想成為門徒的人,在他的桂冠上休息,不斷又不斷地想著對救主的感激,卻繼續著一個未依耶穌教導原則而行的生活。
當這個天父的器皿終於來到一個可以饒他一命的官員前面,耶穌實體完全不為自己辯護。
耶穌的判官(彼拉多)覺得困惑,他看到發生在耶穌身上的苦難,以及將要降臨在他身上的折磨,他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謙卑的老師不為自己辯護。最後,幾近絕望的狀態,這個實體問“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
耶穌基督,鎮靜地注視著他,清晰地說  你說我是。然而,我只為一個目的來到這個世界:為真理做見證。”
這個判官立刻著迷了,他問  什麼是真理?”耶穌基督只凝視著彼拉多(Pontius Pilate )眼睛,彼拉多看到了愛的我是( I AM of Love )。
在耶穌的末後日子,有一天晚上,晚餐過後,耶穌導師深情地請求學生陪伴他到一個地方一起禱告,因為耶穌充分地覺察到時間已經快要用完了,喔,這個實體對於將來的事如此地不安,如同任何一個正盛開生命之花的人類,年輕,強壯,精力充沛。他並不希望躺在祭壇上像是亞伯拉罕曾將他的兒子做為祭禮。他一點也不希望宰殺自己於犧牲的火焰上。他希望教導,希望分享與愛那些他的親友與門徒。但造物者的旨意一直催逼著這個實體的覺知,他不能忽略他感覺為真的呼召。最後一次,他禱告著  喔,天父,拜託,如果有一點可能性,讓這件事不要發生,讓我不要做這件事。”答案是  不。”三次禱告後 他環看四周 看有沒有人與他一起祈禱,三次他都發現所有的學生都睡了,他必須毫無保護地 獨自面臨這個時刻。
這樣簡短的一生對於耶穌是個憂傷的事實。(但)耶穌師傅希望將深沉,持久的價值觀注入到他的受難,殉道中。
他對於門徒有這些指令  如果你想要追隨我,拿起你的十字架 跟隨我。”他也說  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耶穌所希望激勵的門徒精神是什麼?是犧牲的精神,犧牲對於財富的依戀,以及犧牲大多數實體依附的情緒:疑慮,絕望,心智的黑暗與鬱悶。
這個實體存有的每根纖維都全心全意地相信天國在我們裡內,在我們的周圍。
他看到天國在種子裡,在田野裡,在發酵的麵包裡,在每一個人類的心裡。他希望藉由重生( rise again )將希望給予那些他所知,他所愛的人們。他希望他們都能分享對於永恆的興奮。許多人曾看過離開世間的親友靈魂,對他們說話,碰觸到他們,於是這些在世的人知道生命確實是個無限的過程。耶穌基督也希望留 下這樣的紀念 —— 關於這點,他做到了。
這是我們的偏見,我們認為耶穌基督的一生或許是第三密度中,最藝術地實踐無扭曲愛本質的範例。
第三密度,是個體們嘗試學習愛的功課的密度。
所以我們感覺,只是個意見,智慧的教導對於即將甦醒的靈魂或許不那麼有用;而是對那些已經向憐憫心敞開的人們有幫助。因為智慧若沒有憐憫心的奠基,可以是一個冰冷,漠然的東西。一切萬有的天父,雖然可以被描繪成無偏見,卻不是冰冷或是漠然。因為造物者居住在所有意識當中,那鮮活的意識可以是任何東西,卻不會是漠然;可以是任何東西,卻不會是冰冷。它的特質是成長與歡欣不斷螺旋進入更大的幸福 - 存在( well-being )以及穩定無限的恩典中。
最後,我們強烈建議每一個讀者忽略任何你覺得不正確的論點。雖然我們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麼,我們相信有個真理在你們每一個人裡內。一個人不是因為外部的權威而去認定一項真理,而是心與意說著  是的,我記得,那是真理。”
有個內在智慧,內在憐憫,內在愛與光的火花,它不像造物者,它不從造物者而來 —— 它就是造物者。所以天父在一切萬有之內,一切萬有在天父之內。
你們將在這一生認識造物者,或許你可以從研讀耶穌激勵人心的故事了解造物者,體驗師傅鼓勵我們去尋求的愛,那個愛是滋養的,支持的,允許生命燃燒發亮,在每個尋道者的心與意之中。
耶穌希望鼓勵每一個靈魂踏上回家的旅程,願你們彼此相愛,在回家的路上彼此鼓勵 —— 那是耶穌所希望的。
我們在愛與光中離開這個器皿。我們是你所知的 Q'uo 

問答集
 Jim channeling 
Carla :剛才我盡我所能地聆聽自己的通靈,事實上,我有幾次差點中斷了通靈過程,因為我對於這次的內容非常感興趣。但當你討論這個問題  耶穌是否為上主的獨生子?”我沒有捕抓到你的內容,你可否就這點做評論?
我是 Q'uo ,我們只花了一點時間討論這個問題,確實,這個問題涵蓋了很大的一片領域。我們嘗試給予小量的資訊,關於耶穌被天父所籠罩;以及愛的顯化,耶穌視之為天父;以及跟隨耶穌的門徒應具備的精神。
如此,耶穌呈現一個模範,好讓其他實體可以獲致相似的意識狀態,也就是被天父的愛籠罩。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在未來的集會繼續探討這個有趣的課題。
:我有個問題。當耶穌活在地球上,他建立了一個教會,我的想法是,那與我現在看到的教會不一樣。我對於今日教會的體驗與概念是一個有很多權力,階層式的結構。我發現的教會是個囚禁與緊握人群的教會。我想知道,你可否評論耶穌對於教會的概念是什麼?以及評論耶穌對彼得說的話:“你是彼得,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地獄的門決不能戰勝它。” (馬太 16  18
我是 Latwii ,我覺察你的問題。你所說的耶穌個人,我們稱他為 Am Ne Ra ,造訪你們星球,為了協助世上的人成就自己。他所尋求建立的教會不是個物理結構也不是個神學結構,這些結構在許多例子中成為令人分心與帶來限制的因素,這是你充分覺察的。這教會的基礎磐石是:樂意去服務彼此,以及樂意去彼此相愛。
如你所覺察,在口頭建立教會之前,耶穌重複問這個問題“你愛我嗎?”以及勸告“餵養我的羔羊,餵養我的羊群。”在這兩個概念上,愛與服務,建立教會。
要達成這兩個概念並不需要任何結構。你所參考的片刻,發生在戶外,而不侷限於一棟建築物,或是嚴格管理的神學會社。你所指的目前教會,此種社會結構並非沒有愛或服務,我們並不認為它們沒有價值。只是正如你們今天傍晚接收到的訊息不見得適合地球上所有的實體;同樣地,這些社會結構的教導及行動對於那些沒有受益的實體而言是不適合的。我們建議,如果在一個場合覺得不舒服產生挫折或不滿的情緒,如果最終的結果沒有益處,建議避開這個場合。
(停頓片刻)

我是 Q'uo ,我們發現已經回答那些慷慨給予我們的詢問,我們感謝每一位允許我們出席的人們。我們每一次加入你們小組都懷著無比的快樂。期待在未來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聚會。
在此時,我們即將離開這個器皿與小組,一如往常,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離開你們。我們是你所知的 Q'uo. Adonai ,我的朋友們。 Adonai 
 Carla channeling 
我是 Nona ,我在無限太一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我們感覺到醫療的渴望,那是我們對你們的服務,我們透過這個器皿來到這裡。我們在說話上有困難,所以我們讓我們的歌聲做為語言。我們在愛與光中離開。我們是 Nona 
 Carla 傳遞一首來自 Nona 的醫療旋律。)

附錄:文章出處
[以下摘錄自 www.llresearch.org  LIBRARY section 
1987_0913.htm 
:主要來源。
1982_0516.htm 
:問答篇的一個問題。
1988_0403.htm 
:引用四個段落。
2000_0402.htm 
:引用三個段落。
[以下摘錄自天主教版新約聖經,與本文有相關的部分以粗體字表示。]
約翰福音第五章
17. 耶穌遂向他們說:「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我也應該工作。」
18. 為此猶太人越發想要殺害他,因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稱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與天主平等。
19. 耶穌於是回答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麼,他看見父作什麼,才能作什麼;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樣作 ..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
耶穌先去為信徒預備地方
「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
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
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那裏。
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裏去的路。」
多默說:「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裏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
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
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斐理伯對他說:「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耶穌回答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 而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
你不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 不是憑我自己講的;而是住在我內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業。
你們要相信我: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若不然,你們至少該因那些事業而相信。」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做比這還大的事業,因為我往父那裏去。
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
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
15. 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滿彼得( Simon Peter )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彼得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就對他說:「餵養我的羔羊。」
16. 耶穌第二次又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彼得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就對他說:「餵養我的羊群。」
17. 耶穌第三次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彼得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便憂愁起來,遂向他說:「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曉得我愛你。」耶穌對他說:「餵養我的羊群。」

馬太福音第五章
43. 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44. 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45. 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衪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46. 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稅吏不是也這樣做嗎﹖ 47 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做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
48. 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馬太福音第七章
20. 所以,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子辨別他們。
21. 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
22. 到那一天有許多人要向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你的名字說過預言。
23. 因你的名字驅過魔鬼,因你的名字行過許多奇跡嗎?』
24. 那時我必要向他們聲明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吧!

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
(山園祈禱)
36. 隨後,耶穌同他們來到一個名叫革責瑪尼的莊園裏,便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到那邊去祈禱。」
37. 遂帶了伯多祿和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同去, 開始憂悶恐怖起來,
38. 遂對他們說:「我的心靈憂悶得要死,你們留在這裏同我一起醒寤吧 !」
39. 衪稍微前行,就俯首至地祈禱說:「我父,若是可能,就讓這杯離開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願意的。」
40. 衪來到門徒那裏,見他們睡著了,便對伯多祿說:「你們竟不能同我醒寤一個時辰嗎?
41. 醒寤祈禱吧!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
42. 衪第二次再去祈禱說:「我父!如果這杯不能離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全你的意願吧!」
43. 衪又回來,見他們仍然睡著,因為他們的眼睛很是沈重。
44. 衪再離開他們,第三次去祈禱,又說了同樣的話。
45. 然後回到門徒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睡下去吧!休息吧!看,時候到了,人子就要被交於罪人手裏。

46. 起來,我們去吧!看,那出賣我的已來近了。」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L/L研究中心 -2019年捐助募集信
https://soultw.com/TLOO/2019_LL_fundraiserA.htm
網上商店的捐助頁面:
https://bring4th.org/store/
https://www.bring4th.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