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膳食養生篇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生於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境產生影響,保持內、外環境的平衡協調是避免、減少發生疾病的基礎。在養生的過程中,只有考慮節氣的因素,針對其氣候特點,透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穀雨時節,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此時的氣溫已升到30℃左右,雨量也特別多,人體在這段時間更為困乏,但人體的消化功能卻正處干旺盛時期,所以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在飲食上應適時進補鱔魚、細魚等補血氣的食物,以提高身體的防病抗病能力,為平安度夏打下基礎。

由於天氣轉暖,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而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開滿枝頭.楊絮、柳絮四處飛揚,對花粉過敏的人們,這段日子是比較難過的。過敏體質的人這個時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於空氣濕度比較大,面板還容易出現濕疹症,因而除了保持人體的清理衛生外,還要適當進食一些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湯水。

從總體上來說,穀雨時節萬物生長,野外空氣特別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因此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遊,不僅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從而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

穀雨已是暮春時節,24節氣告訴我們,從穀雨到立夏、芒種的這段時間,總是一陣悶熱、一陣瓢雨,因為此時的氣候正適宜穀類作物生長。盛暑日漸迫近,雨亦多濕亦重,上蒸下濕,濕氣與熱邪相結合,稱為暑濕病邪,最容易使人體有暑濕挾濕之證。風寒濕痺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痺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過了穀雨便代表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不能上注於目而視物不清,或肝氣鬱結化熱,上擾頭目則頭暈目眩。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

此時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濕、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和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隆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但是補要適當,不宜過,此時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穀雨時節是春末,這個時候降雨增多,氣溫也會有所增高,穀雨時間養生要順應自然節氣的變化而變化,在飲食上要注意調肝去春火、少吃燥熱食物,多吃健胃補脾的食物,早晨起床最好喝杯水,下面我們來看看穀雨時間的飲食養生方法。

穀雨宜吃VB族食物
在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裡,人們除了透過精神養生保健的方法來調節情緒外,還適宜食用一些能夠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情緒的食物。
近年來的營養學與心理生理學研究表示,飲食對人體的情緒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資料證實,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族較多的食物對改善抑鬱症狀有明顯的效果。維生素B族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小麥胚粉、標準麵粉、標準粉麵條、養麥粉、莜麥面、大麥、小米、黃豆及其他豆類、葵花子、生花生仁、黑芝麻、芝麻及瘦肉等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另外,多食用鹼性食物有助於緩解人體的急躁情緒,例如貝、蝦、蟹、魚、海帶等產品有助於改善情緒。
小米又叫粟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補虛損等功效,是脾胃虛弱、反胃嘔吐、體虛胃弱、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慾不振等患者的良好康復營養食品。小米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為穀類之首,色氨酸有調節睡眠的作用。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然入睡。
黃豆能寬中導滯,健脾利水,解毒消腫。適用於脾虛氣弱,疳積瀉痢,腹脹贏瘦,貧血,營養不良,濕痺拘攣,水腫,小便不利,妊娠中毒,食物中毒,瘡癰腫毒,肺癰(肺膿瘍)等症。黃豆所含蛋白質高達40%,蛋白質含量相當於瘦豬肉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營養價值頗高,有「植物肉」、「綠色乳牛」之譽。所含脂肪為大米的14倍,以不飽和脂肪酸居多。黃豆還含B族維生素、胡蘿蔔素、大豆皂甙、大豆黃酮甙、丁香酸,以及鈣、磷、鐵、鉀、鈉等成分。黃豆經加工可製作出很多種豆製品,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

主養血益氣護肺補腎
飲食方面,應注重清熱祛濕,益肺補腎,此季節養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濕,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濕利水的食物即可。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藥、冬瓜、藕、海帶、鯽魚、豆芽等。也可進食玫瑰花、佛手、陳皮、白朮等以滋養肝腎。
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胃虛寒:有些人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屬於偏虛寒體質,遇到天冷容易胃寒不適,可藉由肉桂、乾薑等溫熱性食材暖胃,防止胃痛。
吃太油:油膩肉類吃多難消化,飯後半小時不妨以山楂、陳皮煮水當茶飲,能消食化積、理氣和胃,緩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胃痛。
噁心反胃:感覺噁心反胃時,可拿生薑擠汁,滴到涼開水裡飲用,有助於止吐。

穀雨時節小心頭痛找上你
「春氣者,諸病在頭」,春季頭痛患者最多,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睡眠節律的改變。由於春天白晝時間明顯延長,早晨天亮變早而使人早早醒來,從而造成睡眠不足,引起精神緊張,大腦血管反射性輕度擴張,引發緊張性頭痛。
其次是病毒感染和衣原體感染。春季氣溫變化大,容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發生。人感染病毒後肯定會發生病毒血症。此時,人體產生抵抗病毒的抗體,去殺滅和清除病毒,引起顱內血管擴張,甚至有輕度顱內壓升高,從而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而人體感染衣原體可以發生氣管炎、肺炎、眼結膜炎、尿道炎等,衣原體侵人人體可引起明顯的頭痛、關節痛。
再就是高血壓。春季萬物勃發,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往往隨著氣溫升高而上升。血壓升高也是引起頭痛的原因之一。因此,春季預防頭痛應注意調整睡眠時間,抗高血壓和預防感染。

穀雨預防神經痛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濕度加大。因此,穀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肋間神經痛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中醫將其稱為「脅痛」。《素問·臧氣法時論》中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從病因病機上講,肝位於脅部,其脈分佈於兩脅,故肝臟受病,往往出現脅痛的症狀。因此,在治療上都離不開疏肝行氣,活血通絡的原則。

坐骨神經痛多表現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踝關節後外側的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嚴重者痛如刀割,活動時加重。根據臨床症狀不同,坐骨神經痛可分為4種類型:
第一種是行痺,以感受風邪為主,疼痛呈遊走性;
第二種稱為痛痺,以感受寒邪為主,疼痛劇烈;
第三種稱為著痺,以感受濕邪為主,表現為酸楚、麻木;
第四種稱為熱痺,發病急劇,並伴有發熱症狀。
凡是患上坐骨神經痛者,都應根據上述四型,辨證施治,以疏通經絡氣血的閉滯、祛風、散寒、化濕使營衛調和而痺病得解。三叉神經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現陣發性、短暫性劇烈疼痛。該病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以後,女性患者較多。《素問·舉痛論》中說:「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猝然而痛。」意思是說,此病的病因多為感受風寒之邪,客於面部經絡,致使經絡拘急收引,氣血執行受阻,而突然疼痛。另有素體陰虛,房勞傷精,致陰虛火旺以及肝氣鬱結,郁而化火,飲食不節,食滯生熱,肝胃之火上衝於面而導致本病的發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也能誘發本病。在施治過程中,對感受風寒者,要以疏通氣血為主;肝胃鬱火者,以瀉肝胃之火;陰虛火旺者,應以滋陰降火之法。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濕利水的食物。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小豆、慧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卿魚、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飯的時候,可多加一些慧仁、赤小豆等。多食節令蔬菜,如香椿、菠菜等,平素可用生薑糯米砂仁粥及陳皮粥調理脾胃;可用拘祀子、懷菊花、玫瑰花、菊花沖泡茶飲,防止體內積熱,以補腎健脾。
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對的比例。胃病患者需食低脂飲食,往意補充澱粉和蛋白質,且餐後不宜做過激的運動。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狗肉、胡椒等,以防邪熱化火傷及肝腎。

穀雨胃病的易發期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可在穀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卻處於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中。其實人體在每個季節交替的前18天內,都會處於這種狀態中,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季節的氣候變化。可是飲食不當卻極易使腸胃受損。所以這一時期也是胃病的易發期。
慢性胃炎常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燒灼感、食慾不振、口苦、倦怠、消瘦、貧血、頭暈等。如果有規律性反覆發作的上腹痛,伴有泛酸、噁心、嘔吐,並出現嘔血、柏油樣便,那就說明得了潰瘍病。

養生八原則:
1、調養肝氣去「春火」
穀雨時節自然界陽氣驟升,易引動人體內蓄積的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春日常見的鼻腔、牙齦、呼吸道、面板等出血,以及頭痛眩暈、目赤眼疾等疾患,這就是所謂春季上火,即「春火」。不少人在春天到來之後,還保持著冬天的飲食習慣,比如愛吃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溫補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內積燥火。在穿衣上,一些人也習慣「春捂」。但溫度升高後「捂」得太過,衣服沒有該減則減,也會引起內火上升。春天為什麼容易上火呢?很多人覺得和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有關,還是由於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需加以注意。

從立春開始,人體肝、胃、肺等內臟器官中積蓄的內熱,就慢慢散發出來,出現春燥。過了穀雨便代表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裡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飲食應「五低」
暮春飲食,應注意考慮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5個方面。低鹽就是少食鈉鹽,因為鈉鹽太多會誘發高血壓病,因此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離糖,食糖過量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低膽固醇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因為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及腦血管等多種疾病,每天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克;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3、脾胃健宜補身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此時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濕、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而且,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4、食療祛濕氣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5、穀雨茶清肝明目
穀雨茶,是穀雨時節采制的春茶(穀雨前采制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宜,雨量充沛,茶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葉鮮活,香氣怡人。喝起來口感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以茶驅濕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6、少吃燥熱物
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7、減少高蛋白質攝入
另外,穀雨時節,楊花、柳絮隨風四處飛揚,很容易引起鼻癢、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症狀。過敏體質的人在這期間應防止過敏性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要注意減少戶外活動,若外出,最好做好防護。

8、晨起喝杯水
暮春氣候複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後,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

以上是對穀雨飲食養生的一些介紹,做好穀雨養生可為安度夏季打好基礎,注意以上穀雨飲食養生八原則,可幫助我們順利的從穀雨時節過度到立夏。

穀雨飲食養生:
穀雨吃韭補虛益陽
中醫認為,韭菜具有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益陽、止洩血膿、溫補肝腎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韭菜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對高血脂、冠心病有好處。一些醫學書上記載,
韭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比大蔥和芹菜都高,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天是韭菜品質最佳的時節,且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穀雨時節,人們不妨多食用一些韭菜。

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穀雨前後的一段時間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鮮椿芽中含豐富的糖、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香椿營養及藥用價值十分可觀,其葉、芽、根、皮和果實均可入葯,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應提醒注意的是,因鮮香椿中硝酸鹽含量較高,在製作食用前應用沸水焯一下後再食用。香椿作為佳蔬有多種吃法,除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雞蛋外,還可以用切成段的嫩芽、攤成薄皮的雞蛋相拌卷或將整棵椿芽與雞蛋麵粉攪勻炸成似「香椿魚」服食,香酥、鮮嫩,別具風味。香椿除鮮食外,還可用鹽腌食,即將香椿加鹽入壇封好口,待半個月後可食用,吃時切成小段以蒜泥拌食之,鮮香椿也可洗凈切段入保鮮膜存冰箱冷凍。

食菠菜最養肝
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不能上注於目而視物不清,或肝氣鬱結化熱,上擾頭目則頭暈目眩。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里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肌體對鈣的吸收,故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菠菜不宜與豆腐等含鈣量較多的食品混合做菜,如菠菜煮豆腐等,因為草酸與鈣反應生成草酸鈣,草酸鈣會影響人的腎功能,且可形成結晶物瀦留於泌尿道,引起結石。

黃豆芽補維生素
春天,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一些人會發生口唇糜爛、口角發炎的病症,俗稱「爛嘴角」。針對這一癥狀,宜多吃些黃豆芽。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較多的植酸,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劑大部分被破壞,同時,大豆含有的蛋白質還被分解為可溶性的肽與氨基酸,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至少提高了10%。黃豆芽中還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誘生干擾素,干擾素能干擾病毒代謝。人在春天較易發生病毒性感冒等雜症,因此,春天吃黃豆芽還能增強人體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穀雨新茶
穀雨新茶又稱「雨前茶」。我國茶葉分紅茶、綠茶、磚茶、花茶等,但以紅、綠茶為主體,其中尤以綠茶為「雨前茶」上乘。「雨前新茶」正值早春初發,葉芽稍礡,清香、鮮嫩、色碧、味透。另外,茶樹多與果樹叢生間種,如著名的龍井茶和碧螺春都是與花果柑、桔、楊梅、梅子等間種,早春穀雨時採摘此茶還具有花果香味。茶葉中所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比其他季節採摘的茶葉高。可見人們爭相伙「雨前茶」是有道理的。然而,「雨前茶」採摘與加工都要比其他季節的難度大,以碧螺春茶葉為例:穀雨前便開始採摘,每個頭「一旗一槍」不超過2厘米時開始採摘,此茶芽稱為青頭,500克碧螺春約需6萬個青頭,難怪茶農稱「雨前茶」為「功夫茶」、「心血茶」。

製作時難度大、要求高、功夫深。要先溫殺青,旺火燒至鍋心發白,迅速將青頭投入鍋中,不時攪動拋灑,以利水分揮發,直到略失光澤,手感柔軟,然後趁熱揉搓成條索形,邊揉邊抖,不使成團,再搓團顯毫。為使茸毛顯露丁條子硬挺,此時火候要求甚高,時旺、時低不斷變化,手法技巧要求更高,成敗往往在此一舉。待稍感觸手即可起鍋,這時的碧螺春蜷曲似螺,幼嫩整齊,茸毛遍體,條索約約如凝脂。

「雨前茶」不僅採摘、製作極為講究,即便是飲茶也有一番講究。穀雨這一天,除家庭飲「雨前新茶」之外,還有結伴飲新茶、添樂趣的飲茶風俗,故民間有「三月茶社最清出」的說法。這一夭的各地茶館也裝飾一新,迎接茶客。茶友們相約聚在一起喝一盅清香高雅的「雨前茶」,交談各自的飲茶經驗。舊時的一些文人推士飲「雨前茶」,講究一觀二品三思。一觀,茶葉沖水後漸漸下沉緩展,接著徐徐舒展,上下翻飛,情趣盎然;二品:茶色銀澄碧綠,幽香芬芳,入口由澀轉甜,喉清心爽,迴腸蕩氣;三思:品後閉目回味,凝思遙想,似見湖面煙波浩渺,漁帆點點,恍然如游神,富有詩情畫意。
據說,宋代詩人蘇子美,就是在杭州西湖畔,水月塢暢懷豪飲雨前茶後,詩興大發,留下了三訪水庵一詩,為後人傳誦。

龍鬚菜
穀雨日,摘采新鮮龍鬚菜或炒食或拌食,均清脆鮮嫩,味極佳。

香椿拌豆腐
香椿是香椿樹的嫩芽或嫩葉。早春三月,香椿樹嫩葉滿枝,春芽稍露,其葉和芽均可入菜,清香無比。一般家庭以香椿芽拌食麵筋,清香而韌軟,以香椿嫩葉拌食豆腐,味更佳。並且製作也非常簡便。只需將香椿葉洗淨,切成細末,用細鹽略鹽漬一、二小時,然後擰乾水分,倒入豆腐中(豆腐可先用沸水悼一掉),加細鹽、搪、味精、香油拌之,一綠一白,色艷而味極清美。

燕來筍
又名春筍,因是春天燕子飛來時長出來的筍,故稱燕來筍。燕來筍入撰,是我國南北方共通食俗。春筍,鮮嫩,殼呈褐色,身長,筍肉呈乳黃色。人們喜歡用燕來筍熬湯,稱「醃篤鮮」。即用鹹肉和新鮮豬蹄加燕來筍一起熬成湯,其湯呈乳白色,鹹肉呈紅色,筍塊如象牙,真是色美湯鮮。由於其味鮮關之極,故民間有,「吃著醃篤鮮,敲耳光也不放」的說法。燕來筍除熬湯之外,也有作「油炯筍」和「筍油」的吃法。都為三月時令菜看。

桃花鱖魚
正當三月桃花盛開之時,也是鱖魚最肥美之季。人們爭相嘗鮮。鱖魚,又名石桂魚、桂魚,美稱錦袍氏。魚身有灰色花斑紋,含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分,為我國特種水產和珍稀水產。三月間正是桂魚產卵期,故魚肉豐滿,肉質細嫩,蛋白質、脂肪、鈣、磷等含量均高於其他季節。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中便有「桃花流水鱖魚肥」之名句,可見緣魚的鮮美,在唐代便已盡人皆知。桂魚烹製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清蒸、可以紅烤,搪醋演,其味各異。清蒸桂魚以千層桂魚最為著名、用火腿片、雞片、蛋片、香菇片再加紹酒、精鹽、蔥、姜等一同清蒸。但魚需先進行加工:魚殺洗淨後,齊胸鰭處切下魚頭,並以下領處斬開,翻身用刀背將魚頭拍扁。緊貼魚肉中脊骨,從右至左直批至魚尾,斬去脊骨成兩片淨魚肉。再將魚肉置砧板上(皮朝下),左手揪住尾部,右手執刀深切至魚皮向前平攤,批下魚皮,再將魚皮批成60片,並修切成菱形塊,然後將魚頭、魚肉、魚尾加精鹽、紹酒抹勻鹽漬片刻。千層桂魚色澤絢麗,造型美觀,原汁原味,以鹹中帶鮮為其特色。糖醋類的桂魚以松鼠桂魚最為著名。該菜為造型菜。因其頭大口張,肉似翻毛,尾部翹起,形似松鼠;又因其菜在掛鹵時發出嗤嗤聲,如松鼠歡叫,而名。

鱉裙羹
鱉,又稱甲魚、團魚、元魚,因其背殼略呈圓形,故又稱圓菜。三月陽春,甲魚剛經過冬眠,進入活動期,到菜花盛開時,最為肥壯。故民間有「菜花甲魚補身體」的說法,春後,甲魚經過交配產卵,至八月桂花飄香時才逐漸復元。因此,秋季的甲魚又較肥壯,被稱為「桂花甲魚」。夏季的甲魚較皮弱,同時又值蚊蟲孽生的季節,一旦甲魚被蚊蟲叮咬,魚體會染上毒素。因此民間有「六月甲魚如砒霜」的說法,此時是不宜食甲魚的,可見甲魚以春秋二季為最好。甲魚,人們視其為滋補菜餚是有其道理的,甲魚生命力強,營養成分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等多種成分,其血為滋陰退熱藥,其頭炙成灰研製粉末,加黃酒送服能治脫肛;整只甲魚食服對治療鑫痛病也十分有效。因此,三月食甲魚,不僅是調節生活,確實也有健身強體的道理。甲魚一般是清燉,將殺清洗淨的甲魚,加豬肥膝片、熟山藥塊、熟冬筍塊,水發木耳、紹酒、鹽、冰搪(燉甲魚不用白搪,需用冰糖)、蔥、姜、蒜等上籠蒸,或隔水清燉至熟。燉熟的甲魚,湯清色碧,肉鮮美無比。一般還需用醋萬醬油、糖、味精調成調料蘸肉食之。味道鮮美無比。由於甲魚含有豐富的動物膠,尤其是甲魚四周的裙邊營養更為豐富,色白如明膠,口味也佳,既韌又糯,故人們將清燉甲魚,稱之為鱉裙樊。

蝦子醬油
我國內河以淡水魚類為主,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尤以鮮蹦活跳、體形碩大的河蝦更惹人喜愛。每當三月桃花盛開,內河水發季節,正是雌蝦產仔最旺時令。只只雌蝦腹部充滿蝦子,其時,無論是家庭,還是醬園,都烹製蝦子醬油。製作醬油並不複雜,但每道工序必需深得要領,技術性很強。先將鮮蝦子漂洗千淨,瀝干水分(放陰涼處),按每50公斤黃豆抽油(即最好的第一道抽出的醬油)放4公斤蝦子,2公斤白搪(或冰糖)的比例配料下鍋,加入姜、蔥、桂皮、黃酒等調料,用文火熬煮。邊熬邊用銅勺在鍋內上下攪動,使蝦子的鮮味漸漸滲入醬油,並不時撇去浮沫。每鍋熬煮1小時左右,待冷卻後裝入經過清洗的消毒玻璃瓶內,需將蓋子蓋緊。蝦子醬油,色澤殷紅,鮮美無比,可拌麵條食,更是冷盆、涼萊的上乘作料,如白雞蘸食蝦子醬油,其鮮味無窮,又如吃白肚、北方人喜歡加上香醋、辣油,如再加入蝦子修油,鮮、辣、鹹、爽,讓人津津樂道。

熗鮮蝦
燴鮮蝦是三月的時令菜餚,此菜不用下鍋燒煮。
熗鮮蝦必須選用只只都是活蹦亂跳的雄蝦。三月雄蝦,肉頭肥實,只只晶瑩透明。先將活蝦放網翠內漂洗乾淨,再放入冷開水中漂洗。再用食用酒精少許,噴灑在蝦身上(既消毒,又增加蝦的風味),活蝦經酒精噴灑後便不再蹦跳,將蝦倒入盆內,另用蝦子醬油、麻油、醋、姜、蔥、乳腐鹵等調製的調料蘸食,其味美不可言。我國南北方一般家庭,均有在三月食熗活蝦的習慣,只是調料不同而已,北方的家庭喜歡加入胡椒、辣油、花椒、蒜泥、香菜末等調料,而南方如廣東則喜歡用蛇油蘸食熗活蝦,其風味各異。
現時,三月食熗活蝦的食俗逐漸減少,認為食熗活蝦不夠衛生,有的內河水污染,使活蝦有異味,蝦體內澱積污染毒物,儘管用酒精消毒,還是不夠保險,加之因污染影響了活蝦的本色風味,所以現時食用炮活蝦較少。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保護水資源對人們的飲食生活是多麼地重要。

豆漿白糖飲
豆漿500毫升,白糖適量。將豆漿煮沸,調入白糖即成。每El 1劑,2次分服。可補虛,清火,化痰,通淋。適用肝胃鬱熱型胃、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痛勢急迫,有灼熱感,食人痛無明顯緩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干,喜冷飲,吞酸,嘈雜,煩躁易怒,便秘等。

羊乳山藥羹
羊乳300毫升,淮山藥20克。將淮山藥炒至微黃,研為細末,羊乳煮開後,加入山藥末調勻服食。每日早、晚溫熱服食。可滋陰益氣,潤胃補腎。適用於胃、腎氣陰兩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無力、夢遺滑精、心煩口渴、不思飲食、乾嘔呃逆,以及慢虧虛者。

龍眼肉大棗茶
龍眼肉、大棗各50克。將上兩味水煎取汁,代茶飲用。每日1劑。可益氣和血。適用於氣虛型頭痛,症見頭痛綿綿,過勞則甚,多於上午發作,體倦無力,食慾不振,畏寒少氣等。

桑椹女貞子茶
桑椹子30克(鮮品60克),女貞子20克,冰糖15克。將上3味共搗碎,放人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可養血柔肝。適用於血虛型頭痛,症見頭痛如細筋牽引,唇面蒼白,心悸易慌,目眩,怔忡等。

穀雨節氣的膳食調養應體現天人相對,食藥一體的營養觀,尤其對患有上述病症的人在選擇食療時不可錯用食譜。

常用養生藥膳:

參蒸鱔段:
[配料] 鱔魚1000克,黨參10克,當歸5克,熟火腿150克,食鹽、紹酒、胡椒粉、生薑、大蔥、味精各適量,清雞湯500克。
[做法] 黨參、當歸洗淨浸潤後切片備用;鱔魚剖後除去內臟,清水洗淨再用開水稍燙一下撈出,刮去粘液,剁去頭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長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蔥洗淨切片、段備用。
鍋內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蔥、紹酒燒沸後,把鱔魚段倒入鍋內燙一下撈出,裝入湯缽內,將火腿、黨參、當歸、放於面上,加入蔥、姜、紹酒、胡椒粉、食鹽,再灌入雞湯,用綿紙濕浸封口,上蒸籠蒸約1小時至蒸熟為止,取出啟封挑出姜、蔥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 溫補氣血,強健筋骨,活血通絡。多用於風寒濕痺引發的腰膝酸痛。

菊花鱔魚:
[配料] 粗活鱔魚1斤(兩條),白糖2兩,番茄醬1兩,干澱粉1兩,黃酒、白醋、食鹽、蔥、姜、濕澱粉、麻油、蒜泥各適量,花生油2斤。
[做法] 鱔魚宰殺、剖腹去內臟,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長片塊,用刀頂頭斜批成兩片(末端不批短),再直切成條狀(一頭不切斷)加黃酒、鹽、蔥、姜浸漬起來,然後再逐個排上干澱粉;將番茄醬、白糖、白醋、濕澱粉一起放入碗內,加適量水調成芡汁。
燒鍋置旺火上燒熱,鍋內倒油1斤,燒至八成熱,將鱔魚抖散入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鍋內留少余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調好的芡汁燒沸後淋入麻油,起鍋澆在菊花魚上即成。
[功效] 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對體虛乏力,風寒濕痺,痔瘡等患者尤為適宜。

三色湯:
[配料] 黃豆芽2兩,姜絲20克,紅大椒1個,植物油、白醋、濕澱粉、雞湯、食鹽、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油鍋燒熱,下黃豆芽煸炒幾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鍋備用;將鍋內放入雞湯,姜絲,燒開後把紅大椒入鍋再次滾開後,將黃豆芽、鹽、入鍋,再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即成。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對筋骨拘攣,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
注意:風寒濕痺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痺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豆蔻砂仁荷葉飲
[配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半張。
[做法]將荷葉洗淨,切碎,與洗淨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足水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淨紗布濾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有消食寬脹,行氣和胃的功效。

海帶銀耳羹:
[配料]海帶5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海帶洗淨切碎,銀耳泡發後與海帶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適量。1日內服完,可常服。
[功效]能疏肝、補脾腎。

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配料]玉米須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蔔90克。
[做法]水煮玉米須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蔔(洗淨切塊),豆爛即止。
[功效]有健脾益腎、利濕的功效。

期頤餅:
[配料]生芡實180克,生雞內金90克,白麵粉2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芡實用水淘去浮皮、曬乾、打細、過篩,雞內金打細、過篩,加開水浸泡約10小時。再將芡實粉、白麵粉、白糖,用浸有雞內金的水和勻,做成薄餅,烙成焦黃色即成。
[功效]有行氣補脾,固腎精的功效。

山藥內金鱔魚湯:
[配料]黃鱔250克,雞內金10克,淮山藥10克,生薑4片,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活殺黃鱔,洗淨去內臟,切段,開水去血腥黏液。雞內金,淮山藥洗淨。起油鍋,用薑炒鱔肉,加黃酒少許,再加適量清水,轉入砂鍋內,加雞內金、淮山藥和生薑,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味精後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能健脾消食、調和肝脾。

杞杞蛋羹
〔配料〕枸杞15克,雞蛋l~2個。
〔做法〕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枸杞調勻,加入少許調味品,隔水燉熟即可。
〔功效〕肝腎不足的腰膝酸軟、陽瘺、早洩、遺精、目視物昏花、頭暈、陰血不足者。
〔禁忌〕脾虛洩瀉者少食。
《神農本草經》說其「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痺,久服堅筋骨」。枸杞為平補之品,既補陽,又滋陰,能益腎養精,平肝明目,凡肝腎不足之人,常食之效果好。加之雞蛋營養價值高,養陰潤燥好,對於老幼及產婦尤宜。

冬蟲夏草燉鴨
〔配料〕冬蟲夏草10根,鴨1只,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先將鴨宰殺乾淨,然後將冬蟲夏草、姜及其他調味品放入鴨肚內,用線紮緊,隔水燉一小時左右。
〔功效〕適用於肺腎陰虛之久咳、虛喘、咳嗽、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老年肺氣虛弱等。還可用於腎陽虛之陽痿、遺精、腰膝酸軟者。
〔禁忌〕鴨性涼,脾胃陽虛者忌食。
冬蟲夏草其味甘,性平,歸腎、肺經。冬蟲夏草既補陰又補陽,人腎經補腎助陽, 入肺經補肺陰、止血化痰。《本草匯》說其「滋陰除蒸,化虛痰」。《本草從新》說其「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藥性考》提到其「秘精益氣,專補命門」。鴨味甘,性涼,歸脾、腎、肺經。

玄參燉豬肝
〔配料〕玄參15克,豬肝500克,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肝切成薄片,用澱粉、姜、鹽等醃一下,玄參先用水煮半.時,然後與醃好的豬肝隔水同燉,燉10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適用於夜盲症、目赤、視力減退、弱視、眼目昏花及氣血不足三面色萎黃、貧血、水腫、腳氣病者。
〔禁忌〕脾胃虛寒者、腹瀉者少食。
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豬肝所含維生素A較多,對於夜盲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玄參味苦、甘、鹹,性寒,歸肺、胃、腎經。玄參功在滋陰涼血還可軟堅解毒。本燉品既補血,又涼血滋陰,宜於春季食用。

天麻燉豬腦
〔配料〕豬腦1個,天麻10~5克,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天麻洗淨,與豬腦同放入燉盅內,加入水、適量調味品,隔水燉一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適用於頭痛、頭風、偏頭痛、高血壓、眩暈、腦鳴、神經衰弱、手足麻木拘攣及小兒驚風者。
天麻為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其味甘、性平,歸肝經。天麻專人肝經,能平降肝陽、熄風止痙、祛風通絡。《開寶本草》說其「主諸風濕痺,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豬腦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補腦養腦。豬腦與天麻配伍,對頭痛、頭風、偏頭痛、高血壓等有很好防治效果,尤其對頭風、目眩較好。

香椿苗拌核桃仁
〔配料〕香椿苗250克、核桃仁50克,橄欖油、鹽各適量
〔做法〕核桃仁開水煮5分鐘後浸泡10分鐘,用牙籤去除表面的薄皮;香椿苗去根、洗淨、瀝干;將香椿苗、核桃仁、橄欖油、鹽攪拌勻,即可。
〔功效〕香椿苗拌核桃仁具有潤膚明目、健腦補腎、開胃健胃的功效,可以作為孕婦保胎食品。

豬肝綠豆粥
[配料]新鮮豬肝 100 克,綠豆 60 克、大米 100 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先將綠豆、大米洗淨一起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分熟之後,再將豬肝切成片狀或條狀,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
[功效]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特別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女性。

蘑菇炒山藥
[配料]干蘑菇、新鮮山藥、芹菜、澱粉、鹽、醬油
[做法]將蘑菇洗淨,用熱水泡至變軟,泡菇水留下備用。山藥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熱後,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著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干後,加入適量澱粉勾芡,加入適量醬油或鹽調味即可。
[功效]春季食用,不僅能健脾益氣,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增強女性體抵抗力及免疫力。

咖喱雞絲羹
[配料]雞肉400克,紅蘿蔔、薯仔各150克、洋蔥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絲、姜絲各10克,咖喱粉20克,鮮奶250毫升。
[做法] 雞肉洗淨切細絲,馬蹄粉芡拌勻,起油鑊炒至剛熟就剷起;紅蘿蔔、薯仔、洋蔥去皮切絲。起油鑊下蒜茸、辣椒絲、姜絲炒香,濺入紹酒後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滾後下紅蘿蔔絲和薯仔絲至熟,下雞絲、青豆仁、洋蔥、鮮奶、咖喱粉和適量食鹽少許、胡椒粉白糖,推入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許生油便可。
[功效]香辣開胃、驅寒祛濕

竹筍銀耳湯
[配料]竹筍300克,干銀耳20克,雞蛋1個,鹽適量,水1000毫升。
[做法]先將竹筍洗淨,干銀耳用水泡發去蒂,雞蛋打入碗中攪成糊;鍋中放水煮沸,倒入雞蛋糊,加入竹筍、銀耳,用小火燒五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食用。每次午晚餐前先喝湯吃料,也可直接當減肥餐食用。
[功效]竹筍能祛濕利水,是消除腹壁脂肪的最佳食物,銀耳能潤肺養顏。

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
[配料]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
[做法]五指毛桃、土茯苓洗淨,稍浸泡;豬脊骨斬塊,洗淨,汆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全部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煲湯時常用的五指毛桃,在中藥裡稱為「南芪」,也就是南方的黃芪,有黃芪補中益氣功效,卻又性味平和,有祛濕除困的作用。廣東人愛用來和豬骨、雞等煲湯,取其祛暑化濕之效。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配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去鱗及內臟,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把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濕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服用。

枸杞牛肉
[配料]熟牛胸脯肉500克,枸杞子50克,雞蛋1個,水澱粉50克.麵粉少許,蔥、薑絲、蒜片各lO克。花椒、鹽、味精、料酒各適量,醬油20克。清湯750克,米醋少許,植物油750克(實耗75克)。
[做法]1.將枸杞子分為2份.一份用水煮,提取枸杞子濃縮汁25毫升:另一份25克,洗凈,置小碗內上籠蒸半小時(蒸熟)備用;2.將牛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雞蛋破殼放在碗內,加澱粉、麵粉、水少許攪成糊,將肉放入調勻;3.將鍋燒熱,加入植物油,待五成熱時,將肉下鍋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去余油,將蔥、姜、蒜、花椒及蒸熟的枸杞子撒在碗底,將肉碼在上邊.擺整齊;4.將鍋放在火上,添入清湯。加入鹽、味精、料酒,嘗好味道,澆在肉碗內,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將汁倒在鍋內,將肉合在盤內,揀去花椒;5.將鍋放火上。再加入香油、醋少許及枸杞子濃縮汁,湯沸時,澆在肉上即成。
[功效]此方營養豐富,具有滋陰壯陽功效。

天麻鯉魚
[配料]天麻5克,茯苓10克,川芎50克,鮮鯉魚500克,料酒、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蔥、姜、麻油各適量。
[做法]l。鯉魚去鱗刮腹,去鰓和內臟後洗凈,從魚背部剖開為兩半,每一半再切成三四段,每段劃幾刀,裝在蒸碗內;2.將川芎、茯苓等切成大片,與天麻同放在清水中約4~6小時,再撈出天麻蒸透切成薄片;3.將天麻片、川芎片、茯苓等片分別夾在魚塊中,然後放入料酒、姜蔥,加入適量清湯,上籠蒸30分鐘;4.魚蒸好後,揀去蔥、姜,把魚和天麻等扣入碗中,原湯倒入勺內。調入白糖、鹽、味精、胡椒粉、麻油、清湯,燒沸撇去浮沫,澆在碗中即成。
[功效]此方可去除體中濕氣,具有滋陰強體之功效。

鴿蛋燴銀耳
[配料]干銀耳30克,鴿蛋12隻,火腿末15克,雞湯1500克,精鹽6克,料酒15克,味精、胡椒粉、香菜葉各少許,熟豬油15克。
[做法]1.銀耳用溫水泡脹,洗凈泥沙,摘去黑根,開水氽一次,再用清水泡後蒸熟;2.香菜葉洗凈,火腿切成未;3.取12個園形鐵皮模子,內壁抹上豬油,將鴿蛋打破倒入,上面放一片香菜葉和少許火腿末,上籠蒸5分鐘(蒸透),從籠內取出放到冷水中,再將熟鴿蛋取出,泡在冷水內;4.將雞湯燒開,下入料酒、鹽、胡椒粉,把銀耳撈入雞湯內,再把鴿蛋撈入雞湯內,最後放入味精,即成。
[功效]此方滋補陰氣。具有扶陽美容之功效.

當歸羊肉羹配方
[配料]猴頭菌150克,黃芪30克,雞肉250克,料酒、精鹽、姜、蔥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1.猴頭菌沖洗後放入盆內用溫水發漲,約30分鐘,撈出洗凈,切成薄片,發猴頭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2.雞肉洗凈後剁成約3厘米長,l.5厘米寬的長方塊。黃芪用溫毛巾揩凈後切成薄片。生薑、蔥白切成細節。3.鍋燒熱下豬油,投入黃芪、姜、蔥、雞塊共煽炒後,放入鹽、料酒,發猴頭的水和少量清湯,用武火燒沸後用文火燒約l小時,然後下猴頭菌片,再煮半小時,撒入胡椒粉。4.先將雞塊放在碗底,再撈猴頭茵片蓋在上面,湯加鹽調好味盛入即成。
[功效]此方用於氣血虛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渴症等疾病。尤其對胃癌有明顯的功效。

枸杞杜仲鵪鶉湯
[配料]鵪鶉1隻,枸杞30克,杜仲lO克,料酒、精鹽、胡椒粉、薑末、蔥末雞清湯各適量。
[做法]1.將枸杞,杜仲分別洗凈。2.將鵪鶉悶死,去毛,內臟,腳爪,洗凈斬決放鍋內。注入雞湯,加入抖酒、鹽、胡椒粉、姜、蔥、枸杞、杜仲共煮至肉熟爛,揀出杜仲,盛入湯盆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補肝益腎,強筋健骨,益精明目,降壓安胎之功效。適用於肝腎虛損,腰膝酸軟,氣短乏力之症。高血壓患者及孕婦等食之效果更佳。

香椿小煎餅
香椿說明.gif說明:上圖小煎餅的主料是香椿。香椿是一種喬木的新芽,但更是一種春季的時令小菜,尤其以穀雨之前的椿芽最為美味。在香椿最受歡迎的幾種做法中,香椿蛋餅首當其衝。但是一個香椿蛋餅往往需要不止一顆雞蛋,而減肥期間每日攝入的雞蛋量最好不要超過1枚。如果既想吃香椿攤餅又不願意多吃雞蛋,那麼就可以試試今天介紹的香椿小煎餅,一樣是香椿的鮮美,但是用少許的麵糊代替蛋液使這道零食更能被減肥人群放心食用。
[配料]香椿70g,麵粉3湯匙,水適量,鹽少許(5g以內),五香粉少許(比鹽還要少些)
[做法]1、香椿洗凈,在沸水中焯一分鐘;2、將焯過的香椿切成細末備用;3、將麵粉倒入盛香椿的小碗,加入鹽和五香粉;4、倒入清水,並用筷子攪拌,直至香椿末和麵糊均勻的混合;5、平底鍋內倒很少很少的油,用刷子稍微刷勻,燒熱;6、倒入香椿麵糊,並迅速轉動鍋子,使麵糊均勻的覆蓋在鍋底;7、加蓋小火烙至麵糊凝固;8、將煎餅翻面,繼續小火烙5分鐘;9、取出後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模具將煎餅分成小份,慢慢品嘗。
[功效]1、香椿一定要提前用沸水焯過,有助於除去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焯水的時間以香椿由紫轉綠為宜,約一分鐘左右;2、加水量以麵糊既不太稀也不太稠為宜;3、如果家裡有無油不粘鍋,烙這個餅可以連油都不放,這樣對瘦身更有幫助;4、切記火力不可太大,用小火慢慢烘熟即可。

豬膚紅棗羹
[配料]豬皮500克,紅棗250克。
[做法]將豬皮洗凈,去毛樁,用火燒去毛,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開,開後,改用文火煮熬成黏稠狀的湯。將紅棗加入豬皮湯內,煮熟即成。
[功效]補血,利咽喉,消腫痛。
[禁忌]濕熱痰滯者忌食用。

枸杞豬肝菠菜粥
[配料]枸杞10克、豬肝80克、菠菜120克、粳米100克、薑絲和蔥少許
[做法]
.先將米洗淨熬成粥,再把豬肝切片,過沸水撈出,沖淨血沫備用
.薑切絲,蔥切末,枸杞用水泡開,菠菜燙後撈出切段
.將粥煮滾後放入豬肝片、菠菜、薑絲、枸杞,並加入少許鹽調味,出鍋後,撒點蔥末即可
[功效]滋陰補血,養肝明目

養肝解鬱茶
[配料]黃耆、葛根、決明子、玫瑰花、菊花各2錢,茯苓3錢、枸杞子5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水2000c.c.,煮30分鐘後當茶飲
[功效]健脾祛濕,養肝明目,行氣解鬱

防治高血壓病的菜餚(選自《歷代宮庭養生美容秘錄》)

豆芽紅椒湯: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對筋骨拘攣,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
風寒濕痺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痺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配料] 黃豆芽2兩,姜絲20克,紅大椒1個,植物油、白醋、濕澱粉、雞湯、食鹽、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油鍋燒熱,下黃豆芽煸炒幾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鍋備用;將鍋內放入雞湯,姜絲,燒開後把紅大椒入鍋再次滾開後,將黃豆芽、鹽、入鍋,再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即成。

鱔段黨參清蒸:
[功效] 溫補氣血,強健筋骨,活血通絡。多用於風寒濕痺引發的腰膝酸痛。
[配料] 鱔魚1000克,黨參10克,當歸5克,熟火腿150克,食鹽、紹酒、胡椒粉、生薑、大蔥、味精各適量,清雞湯500克。
[做法] 黨參、當歸洗淨浸潤後切片備用;鱔魚剖後除去內臟,清水洗淨再用開水稍燙一下撈出,刮去粘液,剁去頭尾,再把肉剁成6厘米長的段;熟火腿切成大片,姜、蔥洗淨切片、段備用。
鍋內入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蔥、紹酒燒沸後,把鱔魚段倒入鍋內燙一下撈出,裝入湯缽內,將火腿、黨參、當歸、放於面上,加入蔥、姜、紹酒、胡椒粉、食鹽,再灌入雞湯,用綿紙濕浸封口,上蒸籠蒸約1小時至蒸熟為止,取出啟封挑出姜、蔥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鱔魚菊花煲:
[功效] 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對體虛乏力,風寒濕痺,痔瘡等患者尤為適宜。
[配料] 活鱔魚1斤(兩條),白糖2兩,番茄醬1兩,幹澱粉1兩,黃酒、白醋、食鹽、蔥、姜、濕澱粉、麻油、蒜泥各適量,花生油2斤。
[做法] 鱔魚宰殺、剖腹去內臟,去骨去皮,切成2寸5分長片塊,用刀頂頭斜批成兩片(末端不批短),再直切成條狀(一頭不切斷)加黃酒、鹽、蔥、姜浸漬起來,然後再逐個排上幹澱粉;將番茄醬、白糖、白醋、濕澱粉一起放入碗內,加適量水調成芡汁。
燒鍋置旺火上燒熱,鍋內倒油1斤,燒至八成熱,將鱔魚抖散入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鍋內留少余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調好的芡汁燒沸後淋入麻油,起鍋澆在菊花魚上即成。

食物禁區忌
風寒濕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