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徽.國旗.國旗歌



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我們要記住這句話: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語出---[唐太宗的三面鏡子]

中華民國   國 旗

中華民國國旗係在同盟會時期由國父 孫中山先生設計。
主要以陸皓東先生於廣州之役的青天白日旗(於光緒十九年1893所設計的)為藍本,加上象徵先烈鮮血的紅色。從1895年廣州之役開始,用做革命的號召。
孫中山先生親自繪製的青天白日旗
孫中山對青天白日旗正規樣式之說明


民國三年,國父明定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
民國九年,軍政府正式規定為國旗。
民國十四年(1925)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廣州成立,訂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改編所屬各軍為國民革命軍時,特選該旗為軍旗,此即現今中華民國陸軍旗由來。
民國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國民政府正式立法公布全國通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終於飄揚於全國各地。

中華民國國旗由青、白、紅三色組成,單就色彩配合色彩的形狀而言,分別象徵:青天表示光明磊落、光明純潔、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純潔、民族和自由,白日代表光明坦白、大公無私的純正心地與思想、無私、民權和平等,滿地紅表示不畏犧牲、民生和博愛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 辰,象徵中華民國隨時序更替永存寰宇,也鼓勵國人與時俱進,自強不息。中華民國國旗12等角各為30度,旗面之橫度與縱度為3與2之比,青天為長方形,其面積為全旗之4分之1。

中華民國政府更賦予該旗幟以中華民族獨立自由的含義,先總統  蔣公在1949年中華民國國慶日發表的講稿中宣示「只要有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插在我們中國領土之上,那就是我黃帝子孫獨立自由的標識。」

國旗由來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建國初期曾採用五色旗,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後被現今設計取代。其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國軍前身)北伐勝利後頒行全國。

陸皓東(1867~1895)與孫中山先生(1866~1925)都是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的人,幼時一起在陸氏祖祠讀書,是少年時期的玩伴,兩人曾因毀損北極殿神像,遭受村民指摘,遠走上海、香港避難。

後來陸皓東在上海電報學堂學習,畢業後轉至蕪湖電報局服務,至1890年始回鄉,開始與孫中山、陳少白、鄭士良、尢列、楊鶴齡、程奎光及周昭岳等人往來,秘密集會討論時局。

1888年10月,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與友人的合影
(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關心焉、尤列)。

 1894年11月24日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山組成,第二年總部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成立,計劃發動起義襲取廣州,作為革命基地之計劃,他們對外以「乾亨行」為名號,同時以陸皓東所創製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最後起義計畫因洩露而告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孫先生則被迫亡命海外。

陸皓東對中山先生等革命黨人人展示其所發明的青天白日旗

「青天白日旗」先後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庚子惠州之義及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時使用過,但此旗之正確圖案未有統一規定,以致旗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寡不一,縫製者無所適從,後來孫中山先生將叉光解釋為代表天干地支之數,故叉光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是旗上叉光之數,始為確定。
陳初電的創作油畫《晚晴園的故事》
(畫中人物:左3張永福左4陳嘉庚中間孫中山右3林義順右4陳粹芬,
以上是新加坡的革命先驅人物,張永福的晚晴園成了當時南洋同盟會活動據點)

1906年孫中山在新加坡晚睛園召開會議,討論有關同盟會會旗一事,孫中山先生主張青天白日滿地紅的設計方案,可是到會人士中也有不少人表示不同意, 兩種意見爭論不休,正巧陳嘉庚先生替孫中山先生倒茶,不慎將開水沖到孫中山先生拿的硃砂筆上面,一滴硃砂汁忽然自孫先生筆上掉入杯中,杯內頓時變成紅色乾坤,燈光透過茶杯,映紅了十二角星,婉如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孫中山先生說,“紅乃幸運之色”這是天意。決定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圖案定為同盟會的會旗。
辛亥革命前孫中山在檳榔嶼宣傳革命時所懸掛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此亦為最早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雛形。
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只是中華民國國旗的前身,真正確定下來,還是之後的事, 興中會成立宣言 興中會宣誓地點李昌宅 香港中興中會總部乾亨行故址,然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也就是創立同盟會後的第二年的冬天,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幹部會議,編纂革命方略,當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國父在會議中提議將「青天白日旗」定為中華民國國旗,當時意見紛歧,黃興先生表示,這面旗與日本國旗有點類似,很容易造成混亂和誤會,而且色彩太過樸素單調,有失國家尊嚴之矣。於是國父有了加入紅色的構想,使國旗更美觀。孫中山先生堅持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紅色底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以紀念陸皓東及興中會諸烈士流血獻身之精神。
當時同盟會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之妻陳淑字依此構想縫製了四種國旗,分別為下列的草案一至草案三,以及現在所使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中草案三的旗幟於同盟會廣東歷次起義中普遍採用,故民國十四年(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改編所屬各軍為國民革命軍時,特選該旗為軍旗,至今日成為了中華民國陸軍軍旗。
一九○六年冬天,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幹部會議,編撰革命方略,當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意見紛歧,有下列五種不同的主張:

1. 用十八星旗,黃星代表十八省,示皆黃帝子孫,紅底示鐵血主義(孫武、焦達峰提議)。

2. 用紅、黃、藍、白、黑之五色旗,以順中國歷史上之習慣,且含五族共和之義(宋教仁、陳其美主張)。(比例為5:8,其寓意為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五族共和,意思為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

原為廖仲愷所設計
日本福岡的末永賢次所收藏的「井字旗」
廣東惠州,陳炯明升起的是井字旗。

3. 用井字旗,以象徵社會主義(黃興、廖仲愷主張)。 (其寓意一是井田制及平均地權,二是寓意天下九州。)
網路上只找到這張圖案,並不代表是當時的設計

4. 用金瓜鉞斧旗,以發揚漢族之精神。(代表尚武強兵的精神。)

                                                                               
青天白日原創者

5. 孫中山先生所堅持的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紅色底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以紀念陸皓東及興中會諸烈士流血獻身之精神。

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誕生,國父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雖主張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仍以民意為先,請南京臨時參議院暫緩訂立國旗,待民選國會成立後再做決定。

最後南京臨時參議院採折衷辦法,於民國元年(1912)元月十日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以旗之五色象徵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訂為海軍旗,十八星旗定為陸軍軍旗。

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此後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甚至後來袁世凱於民國五年(1916)建立的「中華帝國」與日本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三月在東北建立的傀儡政權「滿洲國」兩國的國旗也都採用五色旗的五種顏色。(五色旗1912-1928 中華帝國.滿洲國。)


但孫中山先生堅認五色旗為國旗之決議不妥,於是在同年元月十二日諮覆參議院,申明其反對之理由:

1.清國舊例,海軍以五色旗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滿清之國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體。
2.其用意為五大民族,然其分配代色,取義不確,如以黃代滿之類。
3.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階級。

因此力主應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他指出:「夫國旗之頒用,所重有三:一旗之歷史,二旗之取義,三旗之美觀也。武漢之旗(用內外十八省之徽誌),以之為全國之首義尚矣;蘇浙之旗(用五色之徽誌),以之克復南京;而天日之旗,則為漢族共和黨人用之南方起義者十餘年。自乙未年陸皓東身殉此旗後,如黃岡、防城、鎮南關、河口,最近如民國紀元前二年廣東新軍之反正,倪映典等流血,前一年廣東城之起義,七十二人之流血,皆以此旗。南洋美洲各埠華僑同情於共和者,亦已多年升用,外人總認為民國之旗。至於取義,則武漢多有極正大之主張,而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國為遠東大國,日出東方為恆星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著於赤幟,亦為三色,其主張之理由尚多。」但並未被接受。

不久,袁世凱稱帝竊國,孫中山先生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展開討袁行動。在中華革命黨的「革命方略」中,再度規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的國旗,青天白日旗為軍旗,但此旗始終沒有機會飄揚在神州上空,直到民國十年五月五日孫中山先生以維護法統之決心,重返廣州,就職非常大總統,再度努力促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之國旗。可是這面旗幟的命運卻隨陳炯明叛變而下旗。

民國十二年陳炯明叛變敗走,國父孫中山先生自上海重返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凡孫中山先生所到之處皆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惟其他各地仍懸掛五色旗。

至民國十五年先總統蔣公繼承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志,率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民國十七年十二月,東北張學良通電易幟,歸順中央,北伐大業始告完成。當時,除台灣尚在日本統治下,中國每一寸領土才同時飄揚著這面得來不易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自從陸皓東創制青天白日旗以後,旗幟上的規格,雖經孫中山先生潤飾、修正,但仍不為多數人所了解。

民國三十二年九月九日,先總統蔣公眼見國旗濫造,有失莊嚴神聖之義,在中國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的演講中,再次說明國旗之十二道光芒的排列,要如同時鐘上所繪製十二小時的位置一樣均勻、對稱。同時昭示大家要對黨旗、國旗格外尊重,一切懸掛方式或升降旗儀式,都要依照規定,確實做到。

民國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修正公佈的「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中,對國徽、國旗之式樣,就其位置、尺寸、比例、使用及製作、管理等方面,更作了明確的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肈建之初衷。除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必須懸掛外,亦使用於其邦交國家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中華民國國旗涵意
國旗要素色彩涵義形狀涵義抽象涵義
青天民族
自由
蔚藍無際、純潔和平的自由追求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之人格
白日民權
平等
⒈白日光芒,示民主自由光華四射
⒉光芒尖鋒,示革命精銳為民前鋒
光明坦白、大公無私之心地與思想
滿地紅民生
博愛
⒈鮮血滿地的革命先烈
⒉遍滿國土的博愛精神
⒈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革命精神
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博愛精神

中華民國國旗設計

《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對國旗的製作規格有如下規定:

第三條
青底圓形之圓心為白日體之圓心。
白日體半徑與青底圓形半徑,為一與三之比。
白日體圓心至白尖角光芒頂,其長度與白日體半徑,為二與一之比。
白日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間之青圈,其寬度等於白日體直徑十五分之一。
每道白尖角光芒之頂角為三十度,十二角為三百六十度。
白尖角光芒之上下左右排列應正對北南西東方向,其餘均勻排列。

第四條
旗面之橫度與縱度為三與二之比。
青天為長方形,其面積為全旗之四分之一。
長方形之青天中置國徽上之白日青圈及十二道白尖角光芒,其白日體圓心位於長方形青天縱橫平分線之交點上。
白日體半徑與青色長方形之橫長為一與八之比。
青圈與十二道白尖角光芒之位置及尺度比例,準用關於國徽之規定。
其中左上角四分之一區的青天白日區塊,則沿用該法規對國徽製作之規範:

第五條
國旗之旗桿,白色,配金黃色圓頂

名稱        法定尺度(厘米)及使用 中華民國國旗繪製方法
一號國旗 24 × 16                                  (常見於放置桌面的小國旗尺寸)
二號國旗 36 × 24                                  (內政部建議懸掛於汽機車前方專用)
三號國旗 48 × 32                                  (慶賀節慶時在牌樓上方用)
四號國旗 72 × 48                                  (陸橋和中央分隔島上使用)
五號國旗 96 × 64
六號國旗 144 × 96                                (依據國徽國旗法懸掛於建築物外使用)
七號國旗 180 × 120                              (依據國旗覆蓋靈柩實施要點專用)
八號國旗 240 × 160                              (大禮堂及會議廳使用)
九號國旗 288 × 192                              (大禮堂及會議廳使用)
十號國旗 360 × 240                              (大禮堂及會議廳使用)
雖然《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並未規範國旗之配色標準,但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之建議,繪製國旗時應求顏色純正,故有後列之配色參考:

標準 青天                            白日               紅地
CMYK C100-M80-Y0-K20 正白色 C0-M100-Y100-K5~10



國旗是用顏色來表示建國的歷史與精神,國旗歌則是用聲音來讚美國旗,稱頌國土。

中華民國國旗歌歌詞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隨之看到的是隨風飄揚、冉冉上升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禁讓人對國家生命和國民精神所寄託的這面國旗,產生無比的景仰。

中華民國國旗歌作詞者

這首含義深長,有警惕與鼓勵作用的歌詞,是來自戴傳賢(戴季陶)先生之手筆。


戴傳賢(一八九一-一九四九)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先後創立民權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自民國元年起追隨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共進退,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他熱愛國家,關懷時局,故能將國旗的精神寫成動人的文詞。

中華民國國旗歌作曲者

黃自,(一九○四-一九三八)江蘇沙縣人,自幼飽讀詩書,尤愛音樂。曾赴美學習西洋音樂的理論與作曲,但其作品卻充滿中國音樂風采。其「天倫歌」、「踏雪尋梅」、「花非花」、「採蓮謠」、「本事」等作品,不但旋律婉美流暢,且富民族特性;抗戰時所作的「旗正飄飄」,更能激發國人敵愾同仇之心。惜三十四歲即與世長辭。

中華民國國旗歌歷史版本及其沿革  部分來源:Wikipedia

《中華民國國旗歌》現為中華民國升降國旗時所奏歌曲。在國際奧委會舉辦的賽事中,此歌之歌譜也作為中華台北奧委會會歌演奏。在歷史上國旗歌曾存在多種版本。其中戴季陶之版本曾流行於三十年代,而現行版本是由黃自譜曲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該曲在1947年開始供升降中華民國國旗時演奏,並延續至今。

據1928年《真光雜誌》所載,戴季陶在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是年8月於南京召開)前夕,於旅途中作國旗歌詞。

1928年起,戴季陶作詞,杜庭修譜曲的國旗歌被諸多歌譜收錄,其歌詞為:

(杜庭修曲    戴傳賢詞   作於1928年)

中國國民志氣洪,戴月披星去務農;

犁盡世間不平地,協作共享稻粱豐。

地權平等,革命成功!人群進化,世界大同。

青天白日滿地紅。

中國國民志氣洪,頂天立地做勞工;

鋼鏟鏟開平等路,鐵鎚錘出自由鍾。

階級消盡,革命成功!

人群進化,世界大同。

青天白日滿地紅。

中國國民志氣洪,持堅披銳打前鋒;

熱血洗清新世界,民族平等樂無窮。

霸權除盡,革命成功!

人群進化,世界大同。

青天白日滿地紅。

此國旗歌曾經在1930年代的中國廣為流行,曾為五首官方歌曲(國歌、國旗歌、領袖歌、精神總動員歌、精神改造歌)之一刊載。

申報1935年11月1日增刊刊載戴季陶《國旗歌》歌詞

早年出版國旗歌樂譜時,曾標註詞作者佚名, 梁得所曾於1929年作與現今歌詞相近的《青天白日滿地紅》,亦有可能為中華民國國旗歌歌詞作者,或在其基礎上改詞而成。


《青天白日滿地紅》

(Thomas A. Becket曲    梁得所詞     作於1929年)

江海滔滔,山岳高崇,中華自古為世之雄;

願毋自棄,誓不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先烈建民國,守成不易,後死責任重;

同心同德,同一標幟:青天白日滿地紅!

1933年3月春天,上海音專師生組織「音樂藝文社」,由蔡元培(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任社長,蕭友梅(上海音專校長)、易韋齋、韋瀚章(作詞家)、黃自(作曲家)、龍榆生(作詞家)等人擔任編輯,社員計24員。

1933年,黃自將所寫歌曲寄教育部參加國歌評選,落選後作為一般歌曲發表,並未有特殊地位。

1943年抗戰期間,一個體育期刊《健與力》有一篇呂德潤《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操之設計》,裡面提到了黃自作曲的國旗歌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作為童子軍國旗團體操伴樂。同年出版的《中等教育》抗戰歌曲選,也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名收錄此曲。

1945年,此歌曲被選為慶祝抗戰勝利歌曲。此歌曲應在此期間逐漸流行。

1947年官方出版的黃自國旗歌中,均以黃自一人為作者,認詞曲均為黃自所做,並未有他人。

在1947年,當《青天白日滿地紅》一歌成為升降國旗樂曲後,而戴季陶版本的歌曲仍然叫做《國旗歌》。1947年之後,此曲逐漸消失。

1947年3月28日上海《大公報》升旗須奏國旗歌報導


1947年青島特別市《政府公報》關於升降國旗須奏《青天白日滿地紅》樂譜

而現今之國旗歌本名《青天白日滿地紅》與戴季陶《國旗歌》毫無關係。
中文版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英文版

Flag Raising Song

Lo! The glorious landscape with bountiful goods! Daughters and sons of Emperors Yan and Huang count as heroes of East Asia!

Do not dismiss yourselves! Do not hold yourselves back! Further glorify our nation and work towards harmony!

Creating the nation is difficult, so remember our founders! Maintaining it is not easy either, so do not be short-sighted!

With one heart and one spirit, keep pressing to the goal! Blue Sky, White Sun, and a Wholly Red Earth!

With one heart and one spirit, keep pressing to the goal! Blue Sky, White Sun, and a Wholly Red Earth!

此曲正式成為升降國旗所奏樂曲,應當是1947年3月為國民政府所明定。因三十年代所規定之升降國旗程序,僅規定先唱國歌,後升國旗,但未規定升國旗時是否奏樂,應奏何樂。

廣東省政府呈請劃一規定升降國旗時所奏樂譜一案,1947年3日2日行政院頒布了“從一字第八一八五號”訓令,令公、私立各級學校及各社敎機關:為軍政機關學校及人民團體升隆國旗時,應奏《青天白日滿地紅》樂譜以示尊崇,仰遵照由。

國軍升旗亦由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發布《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代電:總管字第○○四一八號(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事由:為奉規定升降旗時應奏青天白日滿地紅譜電希知照並轉飭知照由》規定如下:

經本部與內政部會商,決定凡各地軍政機關學校及人民團體舉行升降旗時,在中央未制定其他升降旗樂前應奏《青天白日滿地紅》譜(駐外使領使館及海軍艦隊可參照本案辦理)以示尊崇,辦法呈報行政院在案。

以上規定並未明確升旗儀式中是否仍舊唱國歌,從而引發混亂,國立貴陽師範學院就此升旗程序問題詢問教育部。教育部飭令全國各學校《升降國旗歌奏辦法》中,就升降國旗時奏國旗歌,是否仍奏國歌,呈請行政院所得解釋

《青天白日滿地紅》一譜,係為正在升降國旗時所奏之歌譜,至升降國旗前應唱國歌,為升降旗儀式中所明定。

依此規定,升國旗前仍沿用三十年代之升降旗規定奏國歌,而升國旗時則奏國旗歌。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歌是孫中山先生於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對師生的演講訓辭,而國旗歌節奏輕快,歌詞的意識形態中性,故在台灣,曾有建議以國旗歌取代現今國歌,目前尚無具體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