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二十四節氣之大雪養生篇

大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開始。歷書記載:「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是指農曆十一月),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大雪節氣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後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欄位位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有句農諺:「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多積肥」,人們盼著在大雪節氣中看到「瑞雪兆豐年」的好兆頭,可見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吉祥與否。

大雪時節要懂得「藏」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要保持肺氣清肅不受秋燥的損害。現時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現時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面板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大雪時節天氣寒冷,要預防感冒,在養生方面,有「十三宜」:

1、冷水洗臉: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覆多次。

2、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3、熱水泡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幾乎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感冒。

4、生吃大蔥: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5、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6、勤加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因此,經常洗手的人能遠離感冒。另外,不要養成揉鼻子、摳鼻孔的壞習慣,這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帶到最易被傳染的部位。

7、多喝開水: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身體中帶走,防止脫水症(脫水症是感冒的併發症之一)。

8、有氧運動: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煉,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9、平心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上佳方法有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聽清雅音樂、練書法、畫畫、打太極等。

10、環境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很多,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11、飲用粥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

12、早睡晚起: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13、保暖護體: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冬季食補應供給身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可常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

談到養生,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何為養?何為生?
所謂的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
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
具體地說就是要透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在運用過程中,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大雪節氣到來,天氣變得更加寒冷了, 這個時候要注意養生保健,調整飲食,日常飲食少不了蔬菜,在寒冷的大雪節氣更要多吃蔬菜來補充營養、防止上火。

1、蓮藕
由於冬季天氣乾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蓮藕無污染,清熱潤燥,深受歡迎。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芸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需要提示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2、西葫蘆
天冷時,人們容易飲食過量。美國巴斯帝爾大學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有助於防止身體發胖。西葫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含熱量相對較低,消化速度較慢,飽腹時間也較長,因而可以防止冬日過量飲食。西葫蘆中還含有胡蘿蔔素,有益抗擊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蘆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湯吃。

3、馬蹄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參」,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痺、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後食用。
在清洗時,可以先將馬蹄泡入溫水中,泡約10-20分鐘後換水,大力搓揉,這樣反覆淘洗數遍後即可洗淨泥沙。但由於馬蹄是水生植物,馬蹄頭部仍藏有部分細菌,不少人在洗淨馬蹄後喜歡用嘴啃著去皮,這樣是很危險的,最好用刀子削皮,然後再食用更安全。

4、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補水的季節,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甘蔗含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擁有滋補清熱、通便解結的作用。作為清涼的補劑,它可治療因熱病引起的傷津,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引發的咳嗽氣喘。甘蔗汁還可緩解酒精中毒。甘蔗含糖量高,應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

大雪節氣到底該進補些什麼?營養食譜有:

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澱粉、醬油適量。
[做法] 枸杞子洗淨待用。瘦肉、青筍洗淨切絲,拌入入少量澱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於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火腿燒海參:
[配料] 水發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澱粉、白糖、生薑、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海參洗淨,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後撈出備用。火腿切片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後,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澱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補血益精,養血充髓。最適宜精血虧虛,產後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 茼蒿洗淨,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種「配糖體」分,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預熱會失去作用。吃蒜後,胃消除氣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吃幾枚大棗,氣味即可消除。

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淨切片。木耳、海米洗淨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後撒入食鹽、澱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大雪時節,地冷天寒,人們由於天氣寒冷,人體為了儲存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

紅棗茶
[配料]紅棗適量。
[做法] 將紅棗水煎代茶。
[功效] 活血益氣,滋補陰陽。

橘桂姜茶
[配料]茶葉、橘皮、桂皮、茴香、鮮姜各適量。
[做法] 將前4味各取適量,鮮姜3~5片,加清水煮開,或用沸水沖泡浸燜後取汁。
[功效] 溫中散寒,行氣健脾。

玉米粥
[配料]玉米面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玉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冷水調稀,倒入粳米鍋內,再加水適量。將盛有粳米和玉米粉的鍋置武火上熬煮,邊煮邊攪動,防止粘鍋,至米爛粥黏即可。
[功效] 益肺寧心,調中和胃。

五類人要懂得「吃」
大雪節氣,陰氣已盛,陽氣衰微,大雪養生在飲食調理方面宜增苦味忌鹹味,補理肺胃。

木形人
多吃靈芝、北芪健脾益氣
木形人特點:典型的木形人有三「長」的特徵,臉長、身材四肢長、手指長。木形人面板青白(膚色稍欠光澤度),頭小,長臉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寬大,手足細長多青筋,穿衣服特別有型,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飲食調養:可多吃靈芝、北芪、瘦肉、雞肉、枸杞、益智仁等健脾益氣、補肝益腎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靈芝北芪瘦肉湯」:靈芝10克,黃芪15克,瘦豬肉150克,細鹽適量。瘦豬肉切成小塊,加水適量,與黃芪、靈芝同煮至豬肉熟爛,細鹽調味即可。有補脾益氣,滋補強壯,補益精氣,扶正培本等功效。

火形人
多吃枸杞、牛肉養陰補肝腎
火形人特點:典型的火形人有三尖的特徵,頭頂尖,鼻頭尖,下顎尖。火形人面板發紅、發赤或古銅色,脊背寬廣而肌肉豐滿,頭小,面瘦,手足小,身形上尖下闊,如火焰一般;步伐穩重,走路晃肩,濃眉小耳,精神矍鑠。
飲食調養:不妨多吃具有養陰益氣、補肝益腎功效的核桃、牛肉、枸杞、淮山、沙參、玉竹等。
藥膳可選擇「山楂牛肉湯」:牛肉500克,生山楂10克,陳皮10克,胡椒10粒,花椒10粒,生薑3片。

土形人
多吃大棗、糯米補肺益胃
土形人特點:土形人有三短的特徵,身材短(尺寸並不一定真的短,只是胖讓身材顯得短),脖子短,手指短。土形人膚色偏黃,頭大面圓,肩背豐滿,有福之相。
飲食調養:可多吃瘦肉、大棗、糯米、枸杞、益智仁、牛肉、雞肉、羊肉、烏魚等。
藥膳可選擇「瘦肉枸杞大棗糯米飯」:豬瘦肉150克,枸杞、益智仁、核桃仁各1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粳米50克。將瘦肉洗淨切片,枸杞、益智仁、大棗、核桃仁洗淨,瘦肉用醬油、糖、生粉、精鹽等拌好,將拌好的豬瘦肉放入炒鍋,煸炒片刻後撈起備用。將枸杞、益智仁、大棗與淘淨的糯米、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常法煮飯,待米飯煮至即將干水時將煸炒過的豬瘦肉平鋪於飯面,再煮至飯熟,再後放入核桃拌勻即成。有健脾益氣、溫補肝腎的功效。

金形人
多吃松仁、白果、蜂蜜益腎養肝
金形人特點:金形人有三薄的特徵,嘴唇薄,眼皮薄,手背薄。並不是全部金形人都有如此三大特徵,只是大部分金形人有如此特徵而已。
飲食調養:多吃有補肺健脾、益腎養肝功能的食物,如沙參、百合、白果、陳皮、柚子、松仁、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松仁蜂蜜粥」:松子仁30克,粳米150克,蜂蜜適量。將松子仁洗淨,搗成泥狀,與淘洗淨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成,稍溫後調入蜂蜜便可食用。

水形人
多吃豬肝、豬腎補肝腎
水形人特點:水形人有三厚的特徵,眼皮厚(多層),下顎厚,手背厚。水形人面板微黑,富有光澤度和亮度,腦門和兩腮比常人稍寬,兩肩小,脊背長,塌臀。
飲食調養:可多吃豬肝、豬腎、百合、生地、熟地、杞子、桑葚子、牛肉、羊肉等都不錯。
藥膳可選擇「豬肝腎飯」:粳米200克,豬肝和豬腎各50克,乾薑粉10克,熟油、黃酒、白糖各適量。把豬肝及豬腎洗淨,加工切塊,再用熟油、黃酒、白糖等拌醃。把粳米淘淨,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飯,當煮到快要干水時,撒入乾薑粉,將豬肝、豬腎平鋪於飯面上,用小火將飯燜熟透,然後拌勻即成。有補益肝腎的功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