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天文類節氣。春分有兩重含義,一是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各地晝夜時間相等。這一點古人也知道,講究天人感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講:「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另外一重含義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因此,華中地區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至於春分習俗,國家層面有祭日,民間則有看社戲、玩立蛋、蕩鞦韆、放風箏等。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開闢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台灣漳州籍人士都信仰祂。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弁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 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 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 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庫庫爾坎金字塔=埃爾卡斯蒂=羽蛇神金字塔) |
春分習俗中最主要的是祭日,最早從周代就開始了。《禮記》說:「祭日於壇。」唐代孔穎達做疏稱:「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很重要,選址須謹慎。日壇,就是這樣的地方,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具體時間定在春分的卯時——上午5時至上午7時,正是太陽升起的時間。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就跟今天國旗班的戰士似的,一大早起來去祭祀太陽。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古代日壇是在京郊。現在北京的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正方形的外牆圍護,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來到北壇門內的具服殿休息,然後更衣到朝日壇行祭禮。
朝日壇在整個建築的南部,坐東朝西,這是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東方行禮的緣故。壇為圓形,壇台1層,直徑33.3米,周圍砌有矮矮的圍牆,東南北各有欞星門1座。西邊為正門,有3座欞星門,以示區別。牆內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壇,高1.89米,周圍64米。
明朝建成時,壇面用紅色琉璃磚砌成,以象徵大明神太陽,這本是一種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佈置,但到清代卻改用方磚鋪墁,使日壇遜色不少。
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要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壇已經告別了祭日敬神的時代,成為休閒娛樂的公園,但來此的人們都會被太陽崇拜的氛圍所感染。
社日酬神,祭祖墓
春分前後是春社日,官府及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社神就是土地神。南方各地在這一天要演戲酬神,稱為社戲。對,魯迅的小說《社戲》描寫的就是這個事兒。此外,這天要以社糕、社酒饋贈親友,祭祀土神,並設宴待客。
嶺南農民則要按習俗放假,每家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麻雀來破壞莊稼。
在廣東茂名化州地區,春分前後,村民準備好值寶香燭,以螃蟹代三牲拜荔。三炷香燃起之後,唸唸有詞:「螃蟹紅紅,荔枝大如燈籠;螃蟹圓圓,荔枝裝滿車船。」
除了祭祀土地,祈求豐收外,大部分客家地區在二月春分這天要祭祖,開始掃墓祭祖,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往往達數百人。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最遲清明要掃完,據說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立蛋慶春,趣味好
中國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傳統。據史料記載,這個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
有人認為這裡面有科學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立蛋。
但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立蛋與春分其實並不相干,使雞蛋站立起來的因素是地球引力。2005年9月14日,美國人布萊恩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打破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用12小時立起了439個雞蛋。而那天並不是春分。
不管如何,春分玩立蛋,是一項很有趣味性的民俗活動,具有與時俱進的文化特質,因此得到廣泛接受而流傳下來。民俗是生是死,在今天的選擇標準,也許就是有趣與否。
鳶飛滿天,春意融
清人高鼎《村居》詩說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春分時期放風箏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傳承至今,比如南京,今到春分,大家放風箏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燕子磯。
放風箏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春分時節適宜踏青,一線在手,視風箏乘風高飛,隨風上下,飄忽不定,實是一大快事。在放風箏的過程中,由於要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全身的肌肉關節都要參加活動。急緩相間,有張有弛,有利於放鬆鈕骨,活動肌肉。「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洩內熱。」這是宋人李石在《續博物誌》提出的放風箏養生原理。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裡也說:「兒童放(風箏)之空中,最新清目。」這是由於在放飛時,眼睛要一直盯著高空的風箏。遠眺可以調節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勞,從而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
另外,趁春季鶯飛草長的大好時節,忙裡偷閒,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放放風箏,沐浴在融融的春光裡,精神抑鬱一掃而光,對身心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康復,都是十分有益的。
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我國民間認為,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抬頭的日子,此後雨水會逐漸增多,為新的一年帶來好收成。北方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等農諺。由於「龍」與「農」諧音,又有「二月二,農抬頭」之說,因此,這一天被稱之為「春龍節」「春耕節」「春農節」「農頭節」。
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因為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濕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古人希望透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
為什麼是龍「抬頭」呢?因為二月初處於驚蟄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龍抬頭了,代表著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
剃頭盼好運,不做針線活
「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這一習俗的形成還有另一個原因:舊俗正月是不能剃頭、理髮的,因為有這樣的禁忌,民間一直等到「二月二龍抬頭」後才開始剃頭,今天在北方仍是如此。如今,人們習慣趕在春節前做個新髮型,到了二月二,一個多月過去了,頭髮長了不少,也是時候理髮了。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全家圍坐吃春捲
一般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捲、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欄位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攀龍角」;吃春捲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挑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吃春捲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捲就像一片龍鱗。春捲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捲進春捲裡,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捲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捲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春分禁忌
在中國四川雅安、名山,春分日鄉農要舉家休息,不能從事生產活動,不能動土,不能動針,也不能掃地。山東一帶民間常於春分日栽植樹木,所以忌春分晴天,俗信如果春分日天氣晴朗,則萬物不長。捨族春分日忌挑糞,忌到河裡洗衣服,也忌晾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