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養生篇


「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80度,陽曆時間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舊歷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學上,則把秋分作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確切地說,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這時,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農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四季的基本分類只有:
春屬木,方位屬東,五味屬酸,五色屬青,
夏屬火,方位屬南,五味屬苦,五色屬赤,
秋屬金,方位屬西,五味屬辛,五色屬白,
冬屬水,方位屬北,五味屬鹹,五色屬黑。
惟獨沒有屬土的季節,所以必須加個長夏,為什麼要名為長夏? 茲因萬物需仰賴夏季的茁壯,又五行中的其他四行均須依賴土而存在,如樹木須依土而活,火須在土上才能一直燃燒,金藏土中才能醞釀達到純度,水須依土才能達到灌溉的目的, 故四季少不了土 , 而把土分布於四季的末18天,象徵根本之道。

秋分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的【 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此時尚屬初秋時節,台灣天氣還很熱,而且久晴無雨,最應該注意防止“溫燥”侵襲。中醫介紹,如果溫燥入侵,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乾燥,幹咳少痰,心煩,舌乾苦黃,脈浮數。 此外,由於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可能出現供氧不足,津液耗傷,還會造成皮膚瘙癢、毛髮枯萎、便秘等症狀。

中醫認為秋分這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乾燥。由於燥是秋季的主氣,而我國自古就有“燥令傷肺”之說,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在風多乾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中醫認為剛開始的時候,鼻咽部先是黏膜皺縮而感覺乾燥,繼而由於充血會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幹灼疼痛、幹咳少痰;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如果燥咳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 中醫提醒,由於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竅,就會常常伴有口鼻咽喉乾燥和陣發性較重的幹咳等症狀。如果僅僅以咳嗽為主症者,則稱為“秋燥咳嗽症”。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往往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幹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 乾燥症 ”。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體質調養可選擇古代民間九九重陽(陰曆重陽節)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全部的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這是養生中的養收之一法,也是調節精神的一方良劑。

我們在平日的飲食搭配上應根據食物的性質和作用合理調配,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證用膳,這也是避免機體早衰,保證機體正氣旺盛的重要條件之一。歷代醫家和養生家之所以重視養護正氣,是將其視為機體強壯的根本所在。

陳直《壽親養老新書》中關於如何保養正氣的精闢之言作,提出養氣之道:
《壽親養老新書》
一者少言語,養內氣;
二者戒色慾,養精氣;
三者薄滋味,養血氣;
四者嚥津液,養臟氣;
五者莫嗔怒,養肝氣;
六者美飲食,養胃氣;
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由此可見,此乃延年益壽之根本大法。
第一多言耗氣:說話太多,消耗心氣,例如老師一天上課數小時,頓覺疲倦。
第二節制色慾:男女性生活太頻繁,耗傷腎氣。《邪氣藏府病形》說:「房事過度,傷腎。」
第三飲食清淡:飲食的味道清淡一些,使人神清氣爽,精神自然安適,張杲《醫說》:「味薄神魂自安」。
第四常嚥唾液,養五臟之氣:唾液有「金津玉液」、「瓊漿玉泉」等美名,《本草綱目》記載:「口津唾……所以灌溉臟腑,滋潤肢體。」以現代醫學而言,唾液的成分除了大部分為水外,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多種微量元素、電解質、氨基酸、酶(酵素)、激素、補體、抗體等,具有滋潤、抗菌、幫助消化、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
俗話說「口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此外,吃飯切勿「狼吞虎嚥」、「囫圇吞棗」,謹記「細嚼慢嚥」,使口水滋生,促進消化,保養脾胃。尤乘《壽世青編.服藥須知》說:「食不欲急,急則傷脾,法宜細嚼緩嚥」。
第五戒暴怒以養肝氣:怒傷肝,忿怒過度使血液加速循環,《抱朴子養生論》說:「多怒則腠理奔血」。
第六節制飲食,定時定量:比較難消化的食物和生冷冰品要少吃或不吃,尤其要節制自己特別喜歡吃的食物,防止過分偏食,造成營養不均。
第七減少過度思慮,以養心氣:《抱朴子養生論》說:「多思則神散,多念則心勞。」思慮過度,精神散失,心氣勞瘁。

至於秋天的飲食,應該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包括:牛奶、蓮霧、玉米、柿子、甘蔗、豆漿、豆腐、葡萄、梨子、銀耳、蘋果等,滋養秋燥,以養肺氣。

在飲食調養上,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點,將飲食分為宜與忌。有利於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對於那些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面板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論是哪種人,其實質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致陰陽失調。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做到《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在食與藥的一體營養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產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別是補益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是相通的,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現食藥同用的例證,古代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譜和菜餚中,又不難發現有很多藥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黃耆、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數千年來的飲食文化歷史表示,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是在素食的基礎上,力求葷素搭配,全面膳食。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長期或經常在飲食內容上盡量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飲和食之間的合理搭配。主張食而不偏,量不可過。對於一味追求山珍海味、雞鴨魚肉、美酒名茶、大吃大喝及過分孤苦清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李時珍曾講:「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這是告訴我們要想延年益壽,就應該瞭解食物的性能和飲食的作用。

古代醫家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把食物的性能歸納為三大類,即寒涼類、平性類、溫熱類。其中以常見的三百多中食物統計數字看,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

就其作用而言,寒涼性食物多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這類食物包括有西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蘋果、梨、柿子、荸薺、菱角、桑葚、番茄、黃瓜、苦瓜、冬瓜、白蘿蔔、絲瓜、蓮藕、茭白、竹筍、慈姑、厥菜、馬齒莧、芹菜、淡豆豉、海藻、海帶、螃蟹等等。

溫熱性食物多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作用,其中辣椒、花椒、芥子、鱒魚等為熱性食物,櫻桃、荔枝、龍眼、杏、石榴、栗子、大棗、胡桃仁、大蒜、南瓜、生蔥、姜、韭菜、小茴香、鱔魚、鰱魚、淡菜、蝦、海參、雞肉、羊肉、鹿肉、火腿、鵝蛋等為溫性食物。

平性食物有李子、無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蓮子、花生、榛子、黑芝麻、黑白木耳、黃花菜、洋蔥、土豆、黑、赤、黃豆、扁豆、豇豆、圓白菜、芋頭、胡蘿蔔、白菜、香椿、青蒿、大頭菜、海蜇、黃魚、鯉魚、豬肉、豬蹄、牛肉、甲魚、鵝肉、鵪鶉、雞蛋、鵪鶉蛋、鴿蛋、蜂蜜、牛奶等等。

秋分節氣食譜:

油醬毛蟹:
[配料] 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乾麵粉、味精、黃酒、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 將蟹清洗乾淨,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蟹肚被斬剖處摸上乾麵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麵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後,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薑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後,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 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海米熗竹筍:
[配料] 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竹筍洗淨,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後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甘蔗粥:
[配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靜搾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800毫昇,高粱米200克。
[作法]甘蔗洗淨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倒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黃精粥
[原料]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作法]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肺,平咳去痰。
[禁忌]脾虛有濕,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當歸15克,生薑15克,羊肉500克。
[作法]將原料同人砂鍋,加水2000毫昇,先大火煮沸,下黃酒,加鹽,小火煮至羊肉爛熟,去當歸、生姜,加蔥花、胡椒粉,也可加香菜、花椒粉。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豬肉燉墨魚
[原料]小墨魚(烏賊)2個,鮮瘦豬肉250克,食鹽3克。
[作法]將墨魚、豬肉洗淨後同燉,爛熟後加食鹽。
[功效]滋陰補陽,強筋健骨。

蓮子雞丁
[原料]雞肉250克、蓮子100克、香菇15克、竹筍15克、熟火腿10克,1枚雞蛋的蛋清、清湯、料酒、
[作法]精鹽、雞油、太白粉各適量。做法是將雞肉去筋切成丁,加入蛋清和太白粉,再把香菇、竹筍、火腿切成小菱形塊,將蓮子汆燙一下,涼後去皮去心,再用開水汆一下,瀝去水分後備用。然後將雞丁用熱油炸至七成熟,瀝去油後,再放入料酒、鹽等配料,用太白粉勾芡,淋上雞油後出勺時加入蓮子,翻炒兩下即可食用。


(網路資料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