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因果方面的看法,筆者曾經在拙作:「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一、二、三集中,尤其是每集後面的部分,均有詳細的闡述,現在謹將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分別補充說明如下:
目前社會大眾有人所以不相信因果,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有許多的「反證」或「矛盾」,因此懷疑因果的真實性,關於此點,筆者在「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第一集中「對林博士來信質疑的答覆」一文裏面已有詳細的解說,現在再補充說明為什麼這些反證或矛盾事實上並不成立,而是一種誤解。
第一,一個好人,尤其是大家公認的好人,有時卻遇到車禍,病痛或重大的意外,這時許多人就認為「好心沒好報」因此就不信因果,這實在是一種武斷的偏見,試問一個好人難道就不可能犯過錯?
放眼古今中外,請問有那一個人在虛心檢討和捫心自問之下能認為自己一生中所有的作為都百分之百的正確,所言所行的一切絕對都是符合道德的善行,而沒有絲毫的自私自利或害人利己?
縱然這一生都沒問題,那麼請問前生曾不曾犯過錯?每年政府公開表揚推崇的好人好事代表,請問那一位敢大膽的說,他過去從來沒有做過一件錯事?因此一個人,不管是多好的人,如果曾經犯過錯(儘管這些人錯誤比較少),然而基於「惡有惡報」的原則,他們理當必須接受應有的惡報,一俟這些惡報受盡後,才享受應有的善報,那麼這有什麼矛盾呢?
至於「惡人沒惡報」的道理也一樣,我們知道一個壞人,不管如何的作惡多端,相信他在過去以及前生中也必定多多少少的曾經作過有益家人、社會或眾生的善事,他所有一切的言行,相信也不大可能百分之百都是不道德的罪行,既然如此,基於「善有善報」的原則,他也理當享受這些應有的善報才是,等到這些善報享盡之後,才開始接受應有的惡報,唯有如此,才是公平合理的現象,因此佛經云:「為善必昌,為善如不昌,必有餘殃,殃盡乃昌」,「為惡必殃,為惡如不殃,必有餘昌,昌盡乃殃」,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就不能隨便根據一個人一時的、短期間內的遭遇就立即武斷的表示沒有因果現象存在。
第二,所謂「善報」或「惡報」應有更一步的看法,我們應該知道,「善報」並不一定全都是積極的,明顯的「喜事」例如升官、發財、登科、得子等等,有時減輕惡報(或劫數)的程度,例如車禍受傷變得很輕微,病痛程度減輕或期間縮短,生意虧本減少,意外災害減少,苦惱的程度減低等等,也都可以說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善報。
此外,所謂「惡報」也不一定全都是消極的,明顯的「劫數」,例如車禍、病痛或種種令人傷心苦惱的事,有時減少善報的程度,例如本應享受高壽的福報,結果卻提早去世,本應享受美好的功名,結果卻名落孫山,本應享受美滿的婚姻,結果卻無法白頭偕老......這些也都可以說是另一種方式的惡報,因此我們也不應以一個好人或壞人一時「沒有」遭受到一般公認的,「應有的」「喜事」或「壞事」,就武斷的認為沒有因果報應的現象,這些都是很明顯的道理。
作者:雲鶴教授著
鵝雞桑的話:
如果沒有實踐力,那就只是空想,但為你所做的那些瑣事,才是真的讓我們閃閃發光的力量,不要讓你的心只是想想,空想百遍不如一個行動,把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看吧!~切記!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