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靈魂轉生的奧祕(二十四)生命之道

第二十四章 生命之道

許多年來,把信件送到凱西家裡的郵差,實際上都是在傳遞悲痛懇求的呼救之聲。在凱西的晚年,信件從世界各地湧至:從南美、加拿大、英國;從歐陸戰場的孩子(時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或從遙遠的太平洋、阿拉斯加與澳大利亞。

讀了這些信件而無動於衷是不可能的。他們概述的問題廣涉人類所有的苦難。抽讀一些,你會開始了解,要給這麼多的報告,凱西真要鞠躬盡瘁。如果你曉得,每天在面臨如水般湧至的苦難哀求下,凱西從不寬待自己,你就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道主義者了。

有些信來自受有良好教育卻有困惑的人,有些則來自像下面寫信來的女人:

「我想是否可能為我作一個有關愛情的報告。我好像越來越困惑。我想要再婚,要一個家,和隨之而來的一切,但我害怕選錯了人,或許我不應該想到再婚,恐怕沒人真要我。」(原文之英文錯字連篇,作者照列,以顯示其人教育程度差,譯者茲不贅譯。)

下列前一引句系一女子所問,後一簡單引句系一大學生所問,它們顯出各種不同的成熟程度:

「我如何能改變我的丈夫與環境,以便為我自己創造健康、幸福和吸引人的個性?」

「我要一條個人可行的人生之道。」

是識字抑文盲,是富抑貧,是受過教育抑沒受教育,這些人在他們的來信中,幾乎一致顯露人類的迷惘與困惑。無論害羞、內向、寂寞、生病、職業遭挫,或婚姻不美滿——所有的人都關切,如何改進他們的命運。

現在,這些人想透過愛德加凱西的超能力,就他們的問題給予協助已不再可能(因他已經去世),但是研究同類案例中所作的建議,仍有助於對那些緊迫的困難,尋求解決之道。他一再地告訴大家,人的痛苦的最終根源,全在自己。(這使人又想起孟子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依照報告,這一點是首要之事,遭難有苦的人必先接受。每個問題,追根究底都是自己引起的,也因此,必須自我解救。(正如我們中國人所說的:解鈴還須繫鈴人。)

這看來是個簡單的箴言,但常使人難以接受。我們一向都視自己為當然,順從自己的習性,一如所呼吸的空氣。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我們總自得於自己的個性,我們潛意識的本能,是要用我們自己的性情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當覺悟來臨時,一如報告認為遲早應該會來,我們就會發現,自己不快樂不自在,乃是自己內裡有什麼不對勁的明證,這樣我們就從自滿自得中覺醒了。我們不再怨天尤人,不再焦躁地要重新安排外在事物,我們轉向自己、審視自己錯在那裡,從而發現自己該學的教訓。

不論我們的困難是什麼——是寂寞,抑合不來的丈夫、智障的孩子、自卑感、受拘限的環境——我們必須了解,唯有改變自己,才能超越處境。我們自己的態度必須轉換,行為必須改變。態度不能吹毛求疵、嚴詞責人、報復、驕傲、冷漠、消極;行為不可自私、不顧及他人、孤僻。外在的困難只能以內在心、靈的美德懿行來解決。

然而,自我的修養和陶冶,在一個有體系的宇宙概念及其與人的關係內,最能產生。此一體系的概念,充分貫穿於所有凱西資料中,而這些成百上千的報告,在此一體系下,均有清晰脈絡與模式可尋。

這種模式有其宗教意義,因它是以創始成終的大能之存在或神(上帝)為其起點;它有哲理意義,因它於人生、宇宙及人在其中的命運構成一確切又系統的觀點;它也有心理意義,因它為心靈提供具體的途徑,以應對人生處境中的實際問題。

此一模式的輪廓或可描述如下:

大宇宙中存在著神(上帝)。

每個靈魂均是神的一部分。

人生是有意義有目的的。

生命是持續的。

所有人類的生命受制於神理天法——業、靈魂轉生等。

愛讓那神理天法圓滿。

人的意志造成他的命運。

人的心智有塑造的力量。

所有問題的答案均內在於己。

人,有了以上確認的先決條件,就須做到下列各點:

首先認清你與大宇宙動能的根源或神的關係。

確定你的人生理想與目的。

努力達成那些理想。

要積極。

要有耐心。

要喜樂。

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不要逃避任何問題。

使自己成為行善於人的管道。

*大宇宙中存在著神

心理分析理論認為,神是個人類心智上的幼稚幻想,凱西對此一觀點絕對無法同意,解讀報告從頭到尾堅持神的存在。報告中提到最多的非神,而是天地或宇宙的原創力量(The Creative Force),或原創動能(The Creative Energy),使用這樣的詞彙,很合於我們時代的新趨勢。

我們所活的這個時代,擅長釋放越來越多的自然力量;我們發現原子的核心有難以想像的能量。在一個科學遠景大為擴展的今日世界,以宇宙的原創動能這名詞描述一個中心統合的總根源,或許比已被濫用所玷污、所褻瀆、所庸俗化的傳統字眼(即神這字),更能讓人了解,更富有意天地萬物都是宇宙創造動能的表達,我們活於、動於、存於其中。我們共用其動能其神性,而且我們必須學著去實現我們與它的合一。

在凱西報告中有許多處表達這種概念,下面的例子是為代表。

「什麼是生命?神表達於物質層次。在祂裡面,我們活、我們動、我們存在。生命是那個我們稱之為神的大宇宙力量或動能其物質化表現。」

「當分析你自己時,要知道這些不可改變的真理:有神在,你首先應向祂獻出忠誠。你不是與那內在於己的神同工,就是反抗祂。」

「你那內在的生命能,就是神的大能。」

*每個靈魂均是神的一部分

依照報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靈魂,是使我能存在的神之動能的一部分。我們跟神或創始動能的關係,就如陽光之於太陽,一滴海水之於海洋。我們與自己肉體的關係,就如人與他的房子或衣服的關係。

「靈魂是神之動能的一部分,且與那動能本身一樣永恆。因此,如果不斷要自我表揚,那麼,該魂體可說是在疏離自己,或失落其關係的源頭。那些崇敬、頌揚造物主( The First cause)的人記得給他的第一誡命:『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此那摩西所傳十誡中的第一誡,原載於聖經舊約,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三節。)」.

「當知你已是一個靈魂,不須再去成為一個靈魂。」

「『別人可以侍奉他們想要侍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侍奉耶和華(猶太民族以耶和華Aehol)為神的名字)。』(出自聖經舊約約書亞記二十四章十五節。)不要把這話解說成是指那些你們肉身所居住的房子。你的家,就是你的肉身——即活生生的神的居所。那就是完整的家,照神的旨意做成的。」

*人生是有目的有意義的

人生,在個人、在天地,都不是一個偶然的境遇。我們人生的終極目的,是要覺醒內在於己的神理天法,而與神再結合。我們在起初,原與祂本為一,由於無知地執著於物質,以及由於疏離、驕傲或自私,而離棄了祂。

「魂體出生地上界,不是出於偶然。因為地上界是個因果關係的世界,在這裡因與果是個自然法則。而且每個魂進入這物質世界,是要認識神理天法,並傳之別人,使別人也知人生的目的。」

「最初你與神為伴,卻因選擇以物質滿足慾望而丟棄這同伴。因此,你一再一再地來到這裡,為了成就這神理天法,使你的靈魂與祂終結合為一。」

「每個靈魂的天命,是要知道己之為己,同時又感與那原創動能合一。」

*生命是持續的

我們要與神成為一體,作個配得上而完美的同伴,充分覺知我們的神性自我,是無法快速達成的。意識的完美化是個緩慢的過程,其實現須經長遠長遠的時間。就終極意義言,本沒有時間這回事,但就我們三次元世界言,就有時間這回事。就置於我們身上的限制言,我們必須視生命是持續的。

「天家不是你要去就去得了,天家是你要有所成長才能去的。」

「生命是連綿不斷的!沒有片刻停頓,要么進步,要么退步。」(我們中國人也有一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生命是持續不斷的,且由於其意識狀況或其存在時的靈氣質變,而只改變其形貌。」

「魂體之所以為今日之魂體,是過去歲月、世世代代的經歷累積造成的結果。因為生命是連續不斷的,而且不論它顯現於物質層次,或意識層次,生命都是同樣、同一的。」

「好好記住:首要的,是生命的持續性。若有時間,它是無始無終;若有空間、它是其小無內,其大無限;若有動能,它可形之於各物,它也可無形卻瀰漫隱含於一切之中。」

*所有人類的生命受制於神理天法

生命的持續性這話,隱含著人生經歷的節奏性交替,這在我們地上界觀點叫做靈魂轉生。人類是生活在神理天法體系的運作下,而這體係是由錯綜複雜且萬無一失的業力法則來管制。

「須知在地上人間,有不可改變的心靈法則。同類,才相聚。不論你種什麼,你就收什麼。神是不會被愚弄的;因為你怎樣對待你的鄰居,你也會被他人同樣對待。」

「生,亦非生;死,亦非死;因為從整體或從那大中心來看,一者是另一者之始,而且僅是魂體自大宇宙中心出而又回到該中心這一交替輪迴的經歷。」

「記住,你曾做過的事,現在你正遇到它!(此意系:過去世你做了什麼致結業障→所以此生就安排了什麼來消解它。)過活要記得:你破壞神的一點點法則,你都將為之付出代價。」

「讀一讀聖經新約的約翰福音第十四、十五、十六與十七章。(這四章的主旨是:主是道路真理生命,愛主的必遵守主道,當效法主的愛,主要引導門徒進入真理、信主者合而為一等等。)在你忙於工作時,好好地想想下面這句約翰福音中的話:『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二節。其英文原是:In my Father's house are many mansions.請注意,此處的Many mansions,就是原作者為本書所定的英文書名。Mansion意為華廈、大摟、住宅、居所。在中文聖經中譯為住處。)想想:誰是你的父?住處是什麼意思?而且在祂的家裡有許多住處嗎?什麼是祂的家?」

「你的肉身,那就是你的殿堂(Temple,意為崇拜、祭祀神的地方,神的居所)。在那個肉身內有很多住處居所,也就是很多殿堂。因為肉身一再一再存活於地上界的經歷中,它們有時是華廈、有時是家、有時是陋屋。」

人類生命受制於神理天法這一主題,自然衍生另一主題:不論我們現在的處境如何,這都是我們自己造作的起因所導致的結果,且是我們的成長所必須的。人之所以為今曰之人,乃因人過去所作所為而致。

「要了解你現處於什麼狀況——無論身、心、靈上的狀況——那是你自己所造的,而且是為了你心靈的開拓所必須的。」

「永遠不要為自己感到難過,或以為別人虐待你。你種什麼,就收什麼。記住,如果你從未虐待別人,別人也不會虐待你。這是自然法則,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不要讓憂愁、冷漠啃蝕你,當知不論是什麼,都是為了開拓你自己。」

「無論你此刻處於什麼狀況,對你都是最好的。不要回頭說若不是這樣會多好,要鼓舞、要振作,現在在哪裡,就甘願在哪裡。」

*愛完成那神理天法

業力法則就如轉生法則,其運作是萬無一失的,直到我們在愛中得以完全。愛完成每一個法則。

「光明的子女(The children of light,此出於聖經新約以弗所書第五章第八節: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首先有愛,因為我雖有預言之能,我雖有方言之能(按基督教,人被聖靈澆灌後現象之一是,突然會說他國的語言。這狀況實際是:該人其魂的潛在意識被開啓,而說出其過去世所慣用的語言),我雖能捨身讓人焚燒,但如沒有神子(son of Man)的靈、基督意識(Christ consciousness)、基督精神(The Christ spirit),則我們仍一無所有、一無所是。」

「然後順從耶穌的範例..『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居、愛同事,甚至愛敵人,如同愛自己。』(出於新約路加福音十章二十七節,略有不同者,愛同事、愛敵人等,則是凱西自己加上去的。)這就是律法的全部了。」

(耶穌在世上約三年的傳道中,其最重要的教誨就是愛。一個人要是真的做到耶穌的愛,則他自然就能遵行一切的神理天法,這也就是完成了那神理天法,則罪業以及業力法則,甚至輪迴轉生法則,就不再限制他了。)

*人的意志造成他的命運

在這個有法則與秩序的大宇宙中,人,有自由的意志,有分於那偉大動能的創造力,有分於其一體三面的愛、智慧與意志。是人的意志,人走向犯罪,或走向相反的神之統合意志。是人的意志,人可改變他靈魂的走向,而將自己調和於宇宙大意誌中,回歸根源、大我,與神合一。

「意志,是與那創始動能的大意志相容或相抗的力量,叫它做大自然、神或相反的什麼——它,不是相容,就是相抗!」

「命運,就是一個靈魂就其與創始動能間的關係,行其意志。」(即人與造物主及他人間的種種,如違反神理天法、愛恨情仇等,相互協調作成決定以求去除罪業→就變成人此生來地上界人生的命運。)

「要知道,沒有一種推力或影響力,大過於自我意誌之決心要做的力量,無論是在生理上、心理上或精神上。」

「當知無論占星、命理、符號圖像所象徵的推力,都沒有魂體的意志力量大。」(相信這是指..人出生時,太陽系各星球相對相關位置及其影響力產生對人某部分性格、命運的影響力量,以及命相慨定人命運的力量,以及符咒圖像對人命運的力量。總之,凱西要告訴人..經由意志,人可創造自己的命運。)

「在每一自我裡均有創造動能,如能與外在天命配合,就可為自己的生命作選擇。一旦作了選擇,你就會有遠見,看見其目的、意義。每一個魂都被賦予了與生俱來作選擇的權力與能力(別忘了,造物主在造萬物時,唯以祂自己的形象造人→在萬物中唯人有自由的意志丨所以人為萬物之靈)——且無論在任何環境下、任何遭遇下、任何經歷下,均如此。」(這話之精義,似與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所說的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on)相近。)

*人的心有塑造的力量

在宇宙法則的架構之內,人有自由意志。只有在人違犯了法則之後,人才會受到懲罰。他的意志是他命運的推動力,而他的心(Mind)則是指令、塑造的媒介。這是為什麼任何自我發現與自我改進計畫中的第一步,就是決定個人的理想。

再者,心造一切。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是大宇宙心(Universal Mind)裡的個別部分。在所有生命存在的各個層次,心決定了物質形成的模式。

「每一魂體,經由心的種種活動,在時空中留下記錄。」

「肉體與精神的一切由心塑造。因此,自我塑造自我,也因此塑成生命的各種形態。」

「想念可以成為實體東西,思緒就如一根柱子或樹一樣的具體。」(想念是能量,能量不滅,大量能暈凝聚就能形成物質,故想念凝聚也能形成實體。反之,將物質分解,就能產生能量。物質與能量是一體之二面,這也就是佛道中所說的色,(有形色的物質)心(無形的能量)不二,以及一般所說的心物合一。 ) ,

*所有問題的答案內在於己

「答案內在於己」這話,在從頭到尾的凱西報告中一再出現,顯然有其多重意義。首先,每一困難的原由,在自己裡面可找到,因為依業力法則,所有發生於我們的事,都是自我造成且自我該得的。外在處境,僅是內藏於己的東西如鏡子般的反照,在發生於我們的處境中,我們遭遇到自己,因此,深刻的自我分析,會給我們線索,以預知什麼會臨到我們。

其次,在潛意識中,存有從我們個體化(Individuation,意即從造物主或神的大我中分出我這個小我)以來,一切所發生於我之事的記憶。因此,在我們內裡有一知識的儲藏庫(或可稱此靈魂中潛隱的意識為潛在意識,以有別於這個肉體人清醒時所具有的此生一切經驗之記億的表面意識),在靜默的過程(The proecss of meditation,在佛教或印度教中,此或可稱之為坐禪或打坐,在基督教或天主教中此或可稱為沈思、冥想),經由外在感官的靜止,將全神貫注於內在的心神,而直接獲得此寶庫中的知識。

再其次,內在於己的深處,有神性的光輝,靠了它,我們能與那天地的創造大能合而為一。惝我們轉向這內裡神性自我放射之光之能時,就有每一問題的答案。

「好好研究你自己,因為在自我中,人可以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人的靈魂,是那個偉大的整體靈魂的一部分,因此答案全在自我之中。」

「當知,所有的力量,所有的醫治,所有的幫助,都必須來自內在的自己。」

===認清與人之根源的神的關係===

依照凱西報告,這些是人和他與大宇宙關係的基本真理。這些主張,絕非與人生日常及普遍心理調整問題漠不相關,它卻很自然地把人帶上一條很實用的生活之道。

首先,在將這些概念付諸行為的努力中,人必須認清他與天地創造動能的關係。像條溪流,人不可能高過他的源頭;不管有未察覺到,他總是在有關其生命源起與角色之各種假設上而行事、作為。如果他的假設是錯誤的——流於死板的、唯物的、無神論的——他的人生難免錯誤、扭曲。

頂著廣被誤解的神的形象(Image of God,此原出於聖經舊約創世紀第一章二十六節:「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二十七節:「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人成為這個原有大宇宙(即神)反映出來的小宇宙。人的源頭這一概念以及人與這源頭的關係,影響到他整個生命的最裡頭與最外頭。確實的,人對其自身與同胞的看待,其動能的導向,其時間的使用,都是從他有關天地間的地位與關係的假設或概念,而衍生出來的。

「現象化於物質層次的世界,是每個靈魂與生俱來的權利,讓人知道他與大宇宙原創動能的關係。」

問:請告訴我如何能給我父親最多的幫助。

答:說明任何人的最佳方式,是讓你的生命成為你所認為的神之反映。這會使你有個服務的人生,或用生命榮耀父神於地上界如同在天上。

「記住:一切都是一體的-如果你要了解鄰居、朋友、仇敵、仔細看看自己。因為你對鄰居、 朋友、仇敵所作所為的,即是你所認為的造物主的反映。」

「抓住這些真理,知道你的生命就是神的彰顯,你的健康也是對你自己內在神性力量的信念與希望的表達。」


===定下理想、目標===

在努力去弄清自己的靈魂與天地原動力以及與所有其他生命的關係後,人應該定下他在身體的、心理的、靈魂的三方面的理想目標,並且努力去達成。付諸實行,是極度重要的,僅只嘴上說說和頭腦知曉是沒用的。行為,才是誠意的準繩,才是成長的評量標準與方法。「知而不行是罪」是凱西報告中一再出現的主題。

「要知道什麼是你的理想,且要付諸行動!即使做錯了也比不做好。記住,人得到一種才能,卻藏而不用,他會被詰問,它會被取走。 」

「一個魂體擁有法則的知識是不夠的——不管它是業障法則、心靈法則、刑事法則、社會法則、或各式各樣的法則。重要的是,魂體對擁有的知識要如何付諸實踐!難道知識是用來避免因果、或用來迫使他人合於自我的意念?還是用來幫助別人了解法則?」

「命運,或業障,全看靈魂就其所已覺知的要做什麼。」

「當知,你有多少權利,別人也有多少權利,即使別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沒你這麼有學問。因為,記住,知識是罪,除非你使用知識來榮耀神。」(聖經中多處論及知識使人自高自大。)

「知識,不可像罩袍般套上,而必須把它當成求內在成長的工具。」

===要能忍耐===

如果你能充分掌握這些生存之基本原理的精義-你就能在任何處境中忍耐。能忍耐,非僅不是消極的,它是積極的。它是警惕、戒備中的對待,是積極而非消極的美德。它是一個知道受限於時間與空間幻覺的靈魂其心態。當人的意識不再被時間和空間所禁錮,忍耐心就完全了。

「耐心不是消極或負面的,它是有建設性的,積極而活躍的力量。因為如果他人打你的臉,祂(此處指耶穌)哪裡說過要退縮?絕不,而要轉過另一邊臉給他打!(這是指耶穌的登山寶訓中論愛仇敵之一:『有人打你的右邊,連左邊也轉過來由他打。』見馬太福音五章三十九節。 ) 要積極地耐得住,要積極地維護與同胞的關係。」

「現在就開始在你的心田上撒下心靈的種子,首先要撒種的就是忍耐。在忍耐中,你才能掌控住你的靈魂。耐得住,你才能覺察到肉體只是個殿堂,是個外表,心與靈才是你經常的居所。」

(第二十四章結束)

生死與輪回 ~ 瀕死體驗

本資料為網路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內容欠完整,請自行向各書店購買,多次研讀,必有所穫。

初版發行日期:1950年
作者:Cerminara- Gina 吉娜·舍明那拉
繁體中文翻譯:陳家猷
简体中文译者:刘珺
版權為作者與譯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