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精神的成長
I.塵世裡比投生之間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發問者:他們在第三密度能夠加速的速率要比在中陰期間(between incarnations)快許多。是否正確?
RA:這是正確的。我們將嘗試談論這個概念。一的法則有個主要變貌:自由意志變貌。因此,每個實體可以自由地去接受,拒絕,或忽略他周圍的心/身/靈複合體,甚至忽略造物本身。在你們的社會記憶複合體中,有許多人在此時(time/space)每天從事於一的法則主要變貌之一,換句話說,愛之道。無論如何,如果相同的實體,從心/身/靈深處傾向愛/光。於是接受,在每一刻累積當下經驗的責任,這樣的實體能夠強化他的進展。(B1,10場)
II.問題的實質
發問者:除了自我知識,人格修練,意志強化之外,服務他人的道路上還有什麼重要的嗎?
RA:你說的是技術,並不是核心。讓我們記住我們都是一體的。這是偉大的學習/教導。在這合一之中蘊含著愛。在這合一之中蘊含著光。這是基礎的教導。適用于所有存在物質的水準:合一,愛,光,喜悅。這是靈性進化的核心。(B3,52場)
III.什麼是進行練習的方法?
RA:
練習一:在你們的幻象中,這是最核心,最有用的練習。此刻蘊含著愛。那是這個密度的課程/目標。這練習就是有意識地在覺察與理解變貌中,看到那愛。第一次的嘗試是基礎,在這選擇之上,將累積這個實體餘生的生命經驗。
第二次在此刻尋求愛,開始加成的效果,第三次的尋求強化第二次,第四次強化,或倍增第三次。跟先前呼求的強化方式相同之處在於,會有一些能源的漏失,因為個體在尋求時,不夠誠心而產生扭曲。無論如何,自我有意識的宣言,表明尋求愛的渴望是件如此核心的意志行動。因此,能源的漏失在比例上是微不足道的。
練習二:宇宙是一個存有。當一個心/身/靈複合體觀看另一個心/身/靈複合體時,就看見造物者。這是個有益的練習。
練習三:注視著鏡子,看見造物者。
練習四:注視著每一實體周遭的一切(Creation),看見造物者。
這些練習的基礎或先決條件是養成冥想,沉思,或禱告的習慣。先有這樣的態度,這些練習才能夠進行。若沒有這樣的習慣,資料無法沉入心智之樹的根部,也就無法啟動身體,使之變得高貴,進而接觸靈性。(B1,10場)
IV.太一的奧秘
RA:凝視太一無限創造者驚人的奧秘。領悟這太一的榮耀,尊貴,神秘和平安。在尋找合一中心的思考中沒有飛禽和走獸,沒有黑暗和光明,沒有形狀和陰影。
RA:還沒有第三密度的資源可以解決所有的矛盾或使一切進入合一。(B4,97場)
V.最好的服務方式
發問者:服務他人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RA:服務他人的最佳方式是恒常地嘗試尋求分享,內在自我所知悉的造物者的愛。這關乎自我知識與毫不遲疑地將自我向其他-自我敞開的能力。這就是關乎將心/身/靈複合體的精華或核心放射出來的能力。(B1,17場)
發問者:什麼是我們地球人類可以做的最大服務?
RA:只有一個服務,法則為太一。將自身奉獻給造物者就是最大的服務,(那)合一,及源頭。(B1,15場)
VI.從每一個經驗中提取愛和光
RA:一個實體在這個密度的適當角色是去體驗所有渴望的事物。然後分析,理解,並接受這些體驗。從中提取愛/光。沒有什麼事物需要被克服。不被需要的東西會逐漸消失。(B1,18場)
VII.變得意識到他人和自己是一樣的
RA:我們建議嘗試去覺察其他-自我如同自己。變得覺察智慧能量在大自然中的表現和在自我-愛中的表現,合適的時候和他人分享。(B1,18場)
VIII. 為什麼有男有女?
發問者:在第二密度,兩性生殖的概念首次產生。你能否告訴我,在這種身體複合體繁殖的方式背後的哲學意義?
RA:第二密度為第三密度做奠基工作。如此,繁殖的基本機制延續到第三密度產生廣大的潛能,可用於服務其它-自我或服務自我。這個機制不只具有能量轉移的功能,同時由於磁性吸引的雙方,藉由親密接觸衍生的各種各樣服務。這些實體有機會執行許多種類的服務,那是一個獨立實體沒有的機會。(B2,30)
發問者:這個機制的基本原因,是否是為增加太一造物者經驗的機會?
RA:這不僅是正確的,更是所有密度中(事件)發生的關鍵。(B2,30)
IX. 沒有學會的功課會再出現
RA:如果錯過一個機會,另一個就會出現。直到生命經驗的學生掌握到被給予的課程,並著手學習它。(B2,33)
X.永遠是兒童
RA:你們實體中的大多數發現自己處於所謂的永久的童年。(B1,20場)
XI.防禦
發問者:即使第四正面密度也有防衛行動的概念,但第四密度之上的密度則不使用防衛行動。防衛行動與攻擊行動的概念在我們目前的密度被使用得非常多。我假設,如果一個實體思想的正面極化程度夠強烈,對他而言,將不再需要防衛行動。因為採取防衛行動的機會絕不會從他發起。這樣說正確嗎?
RA:這是無法知道的。在每一個例子,如我們曾說,一個能夠編寫經驗的實體,可以選擇學習課程的數目與強度。一個極度正面導向的實體有可以編寫某種情境測試自我的能力。是否即使面臨自我或他人的肉身死亡,仍然可以避免(採取)防衛行動。這是個很強烈的課程。容我們說,無法得知實體曾為自己編寫了什麼課程。如果我們渴望,我們可以閱讀這個(經驗)程式。無論如何,這是個冒犯,我們選擇不這麼做。(B2,33場)
XII.光的角色,‘向上’的螺旋光芒
RA:“向上螺旋光芒”這個用語是個表徵。不是你們的向上及向下的概念。而是表示追求朝向愛與光的源頭的概念。
發問者:那麼我能否假設在我們的幻象中,光從空間的所有地點向外360度地放射。然後這個金字塔的勺子形狀創造了一致性。作為光聚焦的機制。這樣說正確嗎?
RA:正是這樣。(B3,59場)
XIII.意願,意志和極性是關鍵
發問者:意願和意志是這個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因素。這樣說對嗎?
RA:我們要加上另一個性質。神秘人格的意願,意志,和極性是關鍵。(B3,73場)
XIV.基督教傳道人方法上的問題
發問者:許多基督教傳道人都有很大的意願,很強的意志,可能也有很強的極性。但好象在很多場合,完全看不到他們是在神秘感受下作了有效的工作。這樣說對嗎?
RA:你部分是對的。但自由意志在服務他人的工作的極性檢驗中是極為重要的。你談到的那些實體試圖在意識上創造正向的轉變,那是消減自由意志的。除非一個實體有意願接受基督教傳道人的工作,其它情況下,會阻礙工作的神奇性質。(B3,73場)
XV.行家
RA:行家就是從其他-自我的思想,意見,聯結的束縛中逐步掙脫出來的個體。
無論是服務他人還是自我,行家的喚醒是必須的。通過邪靈和黑衣人,就是沒有得到真正自由的,我們也能看到這種自由。魔法可以識別,本性卻不能。
RA:服務-他人要和其他-自我的心聯合,也要捨棄無價值的糠皮,那些阻礙行家(和其他的)覺察自我和其他-自我是同一的東西。
發問者:正向或負向極性的行家是建造一個從精神直接獲取能量的潛在能力。這樣說對嗎?
RA:更恰當的說法是,行家直接通過精神向宇宙呼求能力,因為精神是一個載具。(B4,80場)
XVI.夢是精神成長的工具
A.無意識心理不用語言
RA:無意識的本質是概念的而非語言的。(B4, 86場)
B.移開障礙的線索
發問者:你講到對意識心理有用的夢,能對極化有很大幫助。你能告訴我這是如何實現的嗎?
RA:夢是通過面紗在無意識心理和意識心理間溝通的活動。對於一個低級能量中心其中的兩三個有阻塞的個體,夢有助於極化。因為近期的催化劑會有重複和較深的阻塞一樣,因此會給醒來的心理有關那些阻礙的性質的線索。
發問者:記住夢,一個個體能夠發現有關當前阻塞的能量中心的特殊的線索。由此,去減小或消除這些阻塞。這樣講對嗎?
RA:這是對的。(B4, 86場)
C.當有要尋求指導的,這是行家最有用的工具
RA:當下面三件事發生時,夢成為極化的最有效工具:
(1)有意識地選擇行家之路(或精神尋求),和
(2)每個能量中心平衡在最小的程度,和
(3)開始打開靛藍光芒(精神)中心
如果行家知道工作要在意識狀態下完成,而此時是在被稱作意識心理的休息時期,行家會呼喚指導者,大多數情況下,作為高我的神奇人格會移入意識的睡眠狀態。(B4,86場)
D.夢的狀態引導醫治
RA:夢的活動就像是螞蟻的行動,在這裡為意識到無意識建造了一座精巧完美的橋。在這個狀態下,多種的扭曲被修復。這種可能性的持續缺乏,會導致嚴重的問題。
發問者:這個深層部分被稱為快速眼動期(REM),對嗎?
RA:對。(B4,86場)
XVII.穿透面紗:綠色光芒能量
RA:到目前,最鮮明也是最浪費的機會,是刺穿面紗區域的極化實體交互感應的效果。
發問者:因著怎樣的過程,兩個極化實體嘗試刺穿面紗?
RA:面紗的刺透是建立在綠色光芒的發展之上的,這是不要求回報的全然悲憫的愛。如果繼續沿著這個通路,較高的能量中心將被啟動並結晶,直到行家降生。
在行家之內有這種潛能,可在一定範圍內解除面紗,使所有重新被視為一體。在這個刺穿面紗的特殊通路上,其他的自我是主要催化劑。(B4,83場)
RA:如同創造者的全知是打開綠色光芒中心。(B4,84場)
XVIII.太一的實現
RA:尋道者尋求太一。平衡且接受自我的實體可以找到太一。這樣的實體覺察到他明顯的扭曲和全體的完美。歇息在這個平衡的覺察中,實體便開啟自我朝向宇宙。於是所有事物的光能量被這樣劇烈的尋求所吸引。當內在尋求與被吸引的宇宙普那(prana)相遇,不管在什麼地方,太一的領悟便發生了。
清掃各個能量中心的目的,是允許那相遇之處發生在靛藍色光芒振動的位置。因此可以與智慧無限展開接觸,並消溶所有幻象。在這個意識狀態下產生釋放的能量,使得服務他人成為自動的(反應)。(B3,57場)
RA:和智慧無限的交往,就象實體經驗這個交往而產生無法形容的快樂。(B4, 80場)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1981-2014 by L/L Research , www.llresearch.org Ra
工作小組: Don Elkins, Carla L.R. McCarty 與 James Allen (Jim) McCarty.
學者版(英文)負責人: Tobey Wheelock L/L
研究中心主網站: http://www.llresearch.org
一的法則資料庫[學者版]: http://www.lawofone.info
一的法則中文討論區: http://loo.soul.tw
版權聲明:一的法則 ( Law of One ) 系列書籍之著作權均屬 L / L Research 所有;本書在網上免費流通,您可以自由地閱讀、列印和分享;但任何商業用途都必須徵求 L/L Research 的書面許可。 L / L Research 的 email 地址: contact@llresearch.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