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現在世界通行的曆法是陽曆,而華人計歷更多採用「農曆」,「農曆」又稱「夏歷」,對應於「陽曆」又稱「陰曆」,是中國民間傳統節令,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結晶。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執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標誌著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石申
木星觀測圖

陽曆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時間計算,這一週一共是 365 天 5 小時 48 分 46 秒,為方便以 365 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設一個閏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為 29 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這個週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時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陽曆少 11 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古時就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用「19年7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目前在科學指導下,閏月設定就更精確了。
恆星圖

為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取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這二十四個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石刻星表

二十四節氣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是中國農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對農事耕作具有相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一般更適用於黃河流欄位一帶的農事活動。

自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農事活動。幾千年以來,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歷」。
古代星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