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中醫醫聖

【一 醫聖之路】
張仲景是中國的一代名醫,被後人尊為「醫聖」,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的醫學名著,是中醫理論和臨床的經典。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不但影響了中國和中醫,也同樣影響了世界醫學界,至今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那麼,張仲景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什麼樣的關聯?為什麼同時感冒的夫妻卻要用不同的藥方?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樣的一代名醫?張仲景到底為中醫作出了哪些傑出的貢獻?

張仲景,字機,東漢著名醫學家,曾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生於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於獻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活了70歲左右。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10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

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讚歎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

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的醫學典籍,他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並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傷寒論》裡的麻黃湯、桂枝湯、柴胡湯、白虎湯、青龍湯、麻杏石甘湯。這些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名醫華佗讀了這本書,嘖嘖讚歎說:「此真活人書也」。喻嘉言高度讚揚張仲景的《傷寒論》,說:「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望診如神

有一次張仲景到了繁華的都城洛陽一帶行醫。當時文學史上號稱「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 瑀、應瑒、劉楨)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詩人。他和張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觸中,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隱藏著可怕的「癘疾」的病源。

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40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藥。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藥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你並沒有吃藥,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20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

仁心仁術

張仲景熱愛醫藥專業,很重視臨床實踐,時時「平脈辯證」,認真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當時,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畢竟是個大官,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

這怎麼辦呢?他想出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群眾進來。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那醫生就叫「坐堂醫生」。

中醫在診斷病的過程中,並不是看什麼樣的氣候條件,什麼樣的流感病毒,他是看那個肌體對致病因素的反應狀態,這個狀態更能夠切合這個病人當時的實際情況。當然,吃一服藥這個病就好了。這就叫個體化的治療專案。個體化的治療專案更能夠針對病人目前的實際情況,甚至包括肌體對治病因素的反應狀態在內。

也是十多年前,醫學界召開過一次國際性的醫學學術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很多國家的醫生討論了許多關於醫學界的很重要的議題,其中有個議題是,個體化的治療專案和群體化的治療專案哪一個更先進,哪一個更優化。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什麼叫群體化的治療專案,什麼叫個體化的治療專案。所謂群體化的治療專案,就是一些人都得了某種病以後,醫生都用同一種專案去進行治療。所謂個體化的治療專案,就是雖然這些人都得了同一種病,但是醫生要根據這些人的性別、年齡、個人的心理情況,以及對疾病的反應狀態,制定出針對個體的治療專案。實際上,這兩種治療專案,中醫和西醫都在採用。

其實,這種最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治療方法,在中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八百多年,它是由中國名醫張仲景創造的,這個觀點已經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公認。那麼,名醫張仲景生活在什麼時代?他在醫學上的貢獻還有哪些呢?

張仲景和曹操、劉備,以及華佗都是同時代的人。他比曹操大5歲,比劉備大11歲。張仲景,名機,仲景是他的字。他生活在東漢末年,生卒年份大約為公元150年到公元219年。

在歷史書上,無論是《後漢書》還是《三國誌》中都沒有張仲景的傳記。宋朝時,國家組織更正醫書局校訂了《傷寒論》這部流傳下來的張仲景的著作。校訂過程中,更正醫書局的醫官們寫了一個序,這個序引了唐代甘伯宗《名醫錄》中的一段話。《名醫錄》現在我們也看不到了,那麼,這段話是怎麼說的呢?曰:「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張仲景,《漢書》無傳。」我要說明的是,這個《漢書》在這裡應該指的是《後漢書》。「見《名醫錄》雲」,就是我剛才說的唐代甘伯宗所寫的那本書,說是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即仲景是他的字。接著說,「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張仲景是東漢末年人,也就是三國前期的人,他的家鄉在現在的河南省鄧州市境內。宋代國家更正醫書局寫的序,說他是拜師學的中醫,他拜的誰呢?拜他同鄉的張伯祖學的醫,張伯祖也是很有名的醫生。從對醫學的貢獻來看,張仲景的功績遠遠要高於他的老師,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孝廉是什麼?孝廉是當時社會授予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廉潔奉公的優秀青年的一個榮譽稱號,不是官職。政府在選拔官吏的時候,就從孝廉中,也就是從這些優秀青年中選拔。所以,張仲景在年輕時被鄉間推舉為孝廉,這件事情是可信的。

至於官至長沙太守,歷史書上沒有記載。長沙在東漢的時候,是歸荊州所管。長沙太守,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比如孫權的父親孫堅做過長沙太守。史書上沒有記載張仲景什麼時候做過長沙太守。有人就推測了,因為根據記載,孫堅當長沙太守之前有幾年空缺,所以就有可能在這幾年空缺之中由張仲景做了太守。而且接著又推測了,張仲景又寫書,又看病,又做官,他怎麼能忙得過來呢?張仲景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不辦行政上的事情,開啟大堂,讓百姓到大堂看病,所以現在把藥店的醫生叫做坐堂醫,就是從張仲景那流傳下來的。張仲景後來覺得做官不如當醫生能夠直接為百姓們服務,於是就不再當官,去當大夫了。

正因為在歷史上有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的傳言,所以後來的醫生都用「長沙」作為張仲景的代稱,或者作為張仲景著作的指代,這一點我們應當知道。所以以後要是看到某些醫學書上說長沙怎麼說,張長沙怎麼說,大家就應該知道指的中張仲景。

關於張仲景治病的故事,有不少傳說。有一次,張仲景在河南桐柏山採藥,碰到一個山民找他看病,張仲景給他摸完脈就問他:先生,您的手腕為什麼有獸脈?獸是野獸的獸,你看張仲景夠大膽的。這個人因為大夫看到了底細,就如實以對,他說我是嶧山山洞裡的老猴子,這些日子身體實在不舒服,所以請你給我看看。張仲景聽完了之後,把脈,看看舌相,就從藥包裡拿出一丸藥給他吃了,老猴子吃完這丸藥之後就好了。第二天,這個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塊大木頭來見張仲景,說非常感謝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回報,這塊木頭是生長了一萬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貴的木材。桐木能幹什麼?能做樂器。於是張仲景就請人做了兩把古琴,又給古琴取了名字,一個叫古猿,一個叫萬年。在中國音樂史上,這兩把古琴的名字就記載在一個叫虞汝明的人所寫的《古琴疏》裡。

關於張仲景,有不少故事傳說流傳於後世,這些故事不但流傳於民間,在一些醫學專著裡也有不少記載,並且還有不少的證據。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個人叫徐中可,他寫了一本書叫《金匱要略論注》,《金匱要略》1也是張仲景的著作之一。這本書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個讀書人叫馮應鰲,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陣冷一陣熱,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治好,把他燒得暈暈乎乎的。那天夜裡,他覺得暈暈乎乎的,眼看就要不行了,慢慢地進入夢鄉。在夢中,飄飄悠悠地來了一個神人,這個人穿著黃色的衣服,戴著黃色的帽子,然後就用手摸他的全身,摸完了之後,馮應鰲頓時覺得全身特別舒服。他又驚喜,又害怕,就問,您是誰啊?為什麼來給我治病啊?那個穿著黃衣服、戴著黃帽子的人就說了,我是南陽漢長沙太守張仲景。他是神人嘛,沒有名片,不是先遞給他名片介紹介紹,而是自己口述,說我是南陽人。你看古人介紹自己,先介紹是什麼地方人。是什麼朝代的?是漢代的,當然是後漢的了。做過什麼官?長沙太守。叫什麼?張仲景。那你為什麼來給我治病啊?神人說我今天給你治病是因為也有尷尬的事情需要你幫忙。什麼事情我能幫得上你呢?南陽城的正東四里處,那時候還沒有公里的概念,所謂四里就是四華里,有一個祠堂,這祠堂的後面走77步有我的墓,過幾年會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到那兒阻止他們,不要讓他們挖,因為那是我的墓,你同時把墓和祠堂整修整修,這就算對我的報答。說完了那人飄然而去。馮應鰲醒了之後,出了一身大汗,燒也退了,身上也舒服了,他非常高興。夢中神人的囑托不能隨意忘記,過了幾年,他真的到南陽城東去了,真的發現了這個祠,這個祠的北邊,就是後邊77步路正有幾個園丁,原書說叫園丁,也就是農民在那兒打井。他走過去一看,正好挖出個石碑,這個石碑上寫著什麼?寫著十一個字: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這個石碑現在還有沒有?放在哪兒了?這個石碑現在還有,就放在了河南省南陽市的醫聖祠。發現這塊石碑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遺憾的是這個石碑沒有署立碑的年代,也沒有署立碑人之名。1981年,醫聖祠在整修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墓碑往下挖了挖,發現下面埋著個碑座,碑座的一邊寫著四個字:鹹和五年。鹹和五年這不就有年號了嗎?鹹和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咸和五年就相當於公元330年,離張仲景公元219年去世也就是一百一十年左右。如果這個墓碑真是那個時候立的話,那張仲景做長沙太守之事,這就是個物證。可是後來大家發現,「咸和五年」這四個字不是正正經經刻在碑座的中間,而是字歪歪扭扭刻在一邊,就好像刻石頭的工人試刀的時候隨意所為,更何況,碑座是漢白玉的,碑體是青石的,從風化的程度來看,那個碑體顯然要比碑座晚。所以當時看到這個碑座刻著「咸和五年」的這些專家們,很大一部分人就想以此作為證據來證明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是否做過長沙太守,至今也沒有更為確切的證據。而張仲景做沒做過太守,也絲毫不會影響他的偉大,因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們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給後世的恩澤。在張仲景逝世一千三百多年後,人們把最高的讚譽送給了他,尊他為「醫聖」!而更多的故事傳說,也充分證明了張仲景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晉朝有一個叫皇甫謐的,他寫過一本書叫《針灸甲乙經》,是針灸著作的經典。在這本書裡,他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說張仲景遇見了侍中王仲宣。侍中是什麼人?就是皇帝的貼身隨從,是皇帝的秘書,可以出入宮廷,可以參與政事,所以是一個很親近中央領導的重要官員,但是這個王仲宣這時候還不是侍中。張仲景見到他的時候王仲宣只有20歲。張仲景一看他,哎呀,小伙子,你身體可有病啊。你說誰願意讓人一見就說你有病?張仲景說20年以後你的眉毛會掉光,眉毛掉光了再過半年你就死了。王仲宣一聽,說我20歲年紀輕輕的,你是咒我,還是忽悠我呢?張仲景接著說,你要想免除這個病災,需要吃我的五石湯。王仲宣更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了。張仲景隨後從藥包裡把五石湯給他,也沒有收他的費。王仲宣心裡很不高興,沒有吃這個藥,說我好好的,二十來歲吃你這個藥幹什麼?過了3天以後,張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問他,我給你的藥你吃了嗎?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說,吃了吃了。看你的氣色,你根本沒吃我的藥,你這個小伙子啊,對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生命這麼輕視。王仲宣沒有聽張仲景的話。過了20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後過了187天,半年稍稍多點,王仲宣真的死了。王仲宣是什麼人?此人名粲,就是王粲,字仲宣。他開始的時候投奔劉表,劉表沒有重用他,後來又轉投曹操,曹操對他很重用,後來他一直做到侍中。曹操為什麼重用他呢?因為曹操是個文學家,他很愛有才華的人,而王粲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很著名的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和曹植並稱為「曹王」。王仲宣生於公元177年,比張仲景小27歲,所以張仲景就說他小伙子,你身體有病,如何如何。王仲宣不敢當著張仲景的面直接發作,他比自己大27歲啊,是父輩。王仲宣死於公元217年,死的時候真的是41歲。但是這個事情也經不起嚴格的推敲。是什麼病,會讓張仲景預測王仲宣20年後眉毛會掉光?王仲宣雖然確實是41歲死的,但是很多人認為他是死於傳染病。

為什麼關於張仲景有這麼多神奇的故事?是因為他懸壺濟世,醫術高明,能為百姓解除病痛,深受大家愛戴。雖然我們不能把這些故事當做歷史,但這些故事,正是被他救治的病人及其後人,對於一代神醫的讚歎和尊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口碑!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和原因,造就了這樣一位千古名醫呢?

剛才提到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他寫過一首詩,描寫他當時逃荒逃難時候的情景,這首詩怎麼寫的呢?「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出門看到的不是滿地莊稼,滿地碧綠,而是白骨滿地。「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一個面黃肌瘦的、面色慘淡的婦女,把自己懷中抱著的孩子扔在了草叢中。「顧聞號泣聲,揮淚獨不還」,回頭聽聽孩子哭啼的音效,擦擦眼淚,自己走了,不回來了。為什麼作為一個母親這麼狠心呢?「未知身所往,何能兩相完」,不知道我活了今天,明天還能不能活下去,怎麼讓兩個生命都完整地活下來呢?這是王粲當時見到的實際情況。

張仲景的生活時代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戰爭連年不斷。大家知道,三國時代,從黃巾軍起義到董卓之亂,以後到天下紛爭,三國鼎立,戰爭連年不斷,生產力遭到了破壞,生產水平下降。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就下降,就容易爆發傳染病。所以古書上常常記載,大兵之後必有大疫。這是張仲景生活環境的第一個特點:戰爭,傳染病的流行。

張仲景生活時代的第二個特點,是天災不斷。張仲景在世70年,,在史書上記載的大的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冰雹、地震、蝗蟲、龍捲風、泥石流、雷電、海水倒灌、河堤決口,幾乎我們能夠想到的自然災害,那個時候都出現了,而且這些自然災害能夠記入正史中,說明這些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不是局部的。自然災害也破壞了生產力,導致生產力水平下降,導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也導致大量的疾病流行。所以古人就有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百姓「不死於兵,即死於病」,不是因為戰爭而死就是因為疾病而死。史書上還說,中原大地,「人相食啖,白骨委積。廣闊的中原,出現了人吃人的慘景,到處可以見到白骨。

張仲景正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中,他是怎樣記述自己這段經歷的呢?他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說我的家族是一個很大的家族,曾經有過兩百口人,「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說建安元年以來,就是從公元196年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兩百多口人死了三分之二。這些人是怎麼死的呢?「傷寒十居其七」,仲景這裡所說的傷寒是指傳染病,是外感病,十分之七的人都是死於這個病。大家想一想,張仲景作為一個醫生,他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看到眾多的親人和百姓被疾病、傳染病奪去了生命,而他在救治的過程中,發現力不從心,難以挽回他們的生命,所以他就發奮圖強,立志鑽研醫術,來創立一種防治傳染病的方法和途徑。

眼睜睜地看著眾多的百姓不斷死於戰爭和瘟疫,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被病魔奪去生命,作為醫生的他卻無能為力,張仲景感到了自己的平庸和無能。動亂的年代呼喚名醫,於是他下定決心,鑽研醫術,憑著過人的毅力和智慧,終於寫成一部醫學名著,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那麼,他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關於《傷寒雜病論》的成書過程,張仲景自己是怎麼說的呢?「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對古人遺留下來的醫學經典理論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當代和古代人們防治疾病的這些經驗、方子,廣泛地收集,這就叫「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他自己接著說,寫這本書參考了很多書。他把書名都列上了,有《素問》、《九卷》。這些書名也許大家都沒聽說過,但是大家聽說過《黃帝內經》,《素問》、《九卷》是《黃帝內經》中的兩大部分。還有《八十一難》,就是《難經》,這些書現在都可以看得到。還有《陰陽大論》,這本書現在看不到了,但是在張仲景所寫的書本裡,引了一大段《陰陽大論》的內容。《胎臚藥錄》,從名字來看好像是婦科與兒科一類的書,或者是還包括了藥物治療的一類書。他參考了大量的古典書籍,同時自己又親身參加實踐,並平脈辨證,然後寫成了《傷寒雜病論》1,一共十六卷。

《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因為在這之前,中國的醫學分了兩大門類。

一大門類是基礎理論的著作,《黃帝內經》,它是講人和自然的關係,講人的生理、病理,講致病的因素,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上及天文,下及地理,包羅萬象。在張仲景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這部書。另外一部分是古人治病的一些經驗。那個時候把它叫做經方,就是經驗用方。醫生跟著感覺走,病人來了,說我頭疼,身上發冷,發燒,咳嗽,喘。醫生就認為他應該用點麻黃,應該用點桂枝,應該用點杏仁,應該用點甘草。那個時候又沒有紙張,醫生就把這些藥寫在竹板上,寫完之後都是醫生自己採藥給別人包好了,甚至給病人煮好了藥,病人拿走喝了。第二天病人來了,說喝了你的藥我的燒退了,身上也不疼了,也不喘了,你的藥可真好。醫生就說了,哎,這是我的經驗。於是就把這個竹板放在這兒。經驗用方,是透過檢驗而確認有效的。又有病人來了,全身浮腫,尿不出尿來。從今天的角度看,可能是尿毒症吧,所以他憑著感覺也開了個方子,給了病人。過了幾天,家屬來了,說大夫,我們那個病人死了。他一看這個經驗不靈,可不能流傳於後世,就把這個竹板燒了。所以流傳下來的都是經過臨床檢驗而有效的東西。那個時候,就把這些用方叫做經方。張仲景就收集了大量這樣的東西,又把臨床治療的經驗和理論結合起來。原來一個憑經驗看病,一個是基礎理論,兩者結合得不好,就是由他將二者結合起來,這就開創了中醫臨床醫學新的里程。所以,我們說張仲景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人。

時代的呼喚和個人的努力,造就了一代名醫張仲景,也造就了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中醫的研究著作歷來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側重研究病理,一種側重收集行之有效的藥方。張仲景的最大貢獻,就是將中醫的經典理論與歷代經方相結合,寫出了千古名著《傷寒雜病論》。然而,在動盪戰亂的漫長年代裡,《傷寒雜病論》卻難以保全。在張仲景死後的八百年裡,經過後人的不懈努力,先後發現了散佚的《傷寒雜病論》部分殘卷。人們分別校注,刊印成書。於是,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中醫名著《傷寒雜病論》,現在實際上一分為二,成為兩本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這兩本醫學名著,至今仍然是中醫藥系統的經典教材,是學習中醫的必讀書目。

張仲景所創立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和個體化的治療手段,在今天我們叫什麼?從張仲景的著作裡,我們今天的醫生能得到哪些啟發?我們用張仲景的理論和方法怎麼處理我們今天所遇到的一些張仲景沒有遇到的疾病?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我們就介紹到這裡,那麼,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和個體化的治療手段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二 流芳百世】
一代名醫張仲景對於中國醫學的貢獻之一,就是創造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法不但影響了中國的傳統醫學,也影響了世界醫學界。張仲景的個體化治療方法就是現在醫學界所說的辨證論治。為什麼有時候同樣的病症要用不同的藥方,而有時候不同的病症卻會用相同的治療方法?

我們要特別注意,當聽說別人用某個方子治好某個病的時候,不要把這個方子拿來直接吃,它不一定適合你。這就是說,醫生給他開的方子是針對他個人的,是個體化的治療專案,不具有普遍的適應性。

張仲景創立了個體化的治療專案,那麼,我們今天的中醫界把個體化的治療專案叫做什麼呢?叫做辨證論治。這個「證」是什麼意思?就是醫生透過收集病人的症狀,比如他講我肚子疼,咳嗽,這就是症狀、體征;再比如醫生按按他的肚子,一按就疼,抬起手來也疼,一摸肚子非常硬,也是體征。醫生透過收集病人的症狀、體征、舌苔、脈象,然後用中醫的理論進行分析。分析什麼呢?分析這個病變部位在哪兒。是在髒,還是在腑?是在哪個髒?是在哪個部位?分析了它的病位,然後再分析它的性質,是寒症還是熱症。再分析正氣和邪氣之間的關係。我們一般人,不知道正氣和邪氣是什麼意思。正氣是什麼意思?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活動能力。比如有的小伙子吃飯多,消化得好,說明他消化系統的機能好,這就是正氣活動能力:他消化系統的正氣壯盛。有的人,吃一點點都消化不了,說明他消化系統機能的正氣比較薄弱,這就是正氣不足。正氣也包括抗病能力。流感來了,很多人都得了,同樣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的同事人家就不得流感,這就是抗病能力強。還有得病以後的恢復能力。都得感冒了,人家喝點薑糖水,出一點汗,一宿就好了。可是有的人,七天不好,拖了十四天。一個人好得快就說明他正氣強盛,好得慢就說明他正氣薄弱。所以,正氣是我們人的生理活動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我們要保持正氣的強盛就少得病,得病也好得快。邪氣是什麼呢?

全部的致病的因素,不管是外來的還是內生的因素都可以叫邪氣。中醫在分析的過程中,用中醫的理論來分析,得病以後正、邪的關係是什麼,最後得出結論,這個結論包括病變部位、病變性質、正邪關係,然後針對這種情況再去治療。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臨床表現,透過分析以後在治療上就用不同的方子。我們今天的人就把這叫做同病異治。
張仲景的辨證論治給後來的醫生另外一個啟示,叫做異病同治。不同的病卻可以用同一種方法,甚至用同一個方子來治療。

張仲景當時寫的書叫《傷寒雜病論》,就是指的外感病、雜病。在古代醫學分科比較粗,他就把病分了兩大類,一類是外來的,風寒熱濕燥火這些邪氣,這些致病因素,包括一些傳染性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病都叫傷寒。那麼除了這類的病之外,剩下的像七情六慾所導致的,飲食不調所導致的都叫雜病。那時候分得很簡單。而張仲景呢,他外感病也治,雜病也治,所以他寫的書叫《傷寒雜病論》。

《傷寒論》上記載,面對兩個不同的病人,面對心煩和腹痛兩種不同的病,張仲景居然用同一個藥方「小建中湯」,並且都療效顯著。那麼,書上的記載是真實的嗎?這種異病同治的方法真能行得通?

我們再舉個例子。張仲景的書上有一句話,「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一個人感覺噁心,吐白泡泡,又頭疼,這是怎麼回事呢?張仲景認為,這是肝有寒,胃有寒,肝、胃兩寒。寒就是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有寒,那麼水液代謝就會失調,失調以後白泡泡就出來了,陰寒邪氣順著肝經上到巔頂,就導致了頭疼。治療這個病,張仲景用吳茱萸湯。

張仲景留給後世的醫學思想和經驗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名醫,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個名醫沒有不精通張仲景的著作的。從我們當代來看,任何一個名家,任何一個著名的臨床學家,也沒有不熟讀張仲景的著作的。張仲景所創立的個體化的治療專案,我們今天把它叫做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色之一。這種辨證論治的思想和方法,自然就要影響中醫的基本理論,就會影響中醫看待事物、看待自然的基本方法。這就是我們下一講要講的天人相對。

【三 天人相對】
如果患者在看中醫時,中醫大夫告訴你,這個病會在哪一天哪一個時辰痊癒,你會相信嗎?如果這個預言還真的實現了,你會感到驚奇嗎?其實,這種神奇的預言是有根據的。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寫道,如果外感風寒,即使不治療,只要不發生合併症或併發症,一般七天就可以自行痊癒,如果七天不好,病程就會延至七的倍數,十四天或二十一天,這種規律被稱為七日節律。現代科學也證實了,人體確實存在著生理、病理的時間節律,但卻始終找不到控制這個節律的因素是什麼。而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探明了這個答案,這就是天人相對!天人相對是中醫學的基本觀點,那麼這種觀點是怎麼形成的,這其中的科學道理在哪裡?又能給我們現代人什麼重要的啟示呢?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北京有一個醫生,看腸傷寒特別有名,那個時候北京腸傷寒流行。腸傷寒這個病是怎麼回事呢?它是傷寒桿菌感染以後導致的一種傳染病,這個病的特點是第一個星期熱度一天比一天升高,第一天也許就是37℃,第二天就是37.5℃,第三天成了38℃,第四天38.5℃,第五天可能是39℃,第六天可能是39.5℃,第七天成了40℃,這叫階梯熱,熱度一天比一天高,這是第一個星期。第二個星期、第三個星期持續處於高熱的狀態,40℃左右,甚至晝夜溫度差不超過0.5℃。因為持續高熱,有的人第三周結束的時候可能出現了腸出血、腸穿孔,就有可能導致死亡,那個時候腸傷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得了這個病的病人,無論是病人還是家屬,對這個病都非常擔心,因為死亡率高。來找醫生看,醫生摸摸脈,問問病史,看看病情,就告訴他,你一天吃我一服藥,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忌口,只許吃煮得稀爛的粥,不許吃任何含纖維素的東西,雞鴨魚肉蛋這些東西一概不許吃,只能吃點小量的、剁成碎末的鹹菜,再喝點粥。你要按照我這個方法去治療,你幾月幾號退燒。當時的人們都很吃驚啊,這個病弄不好是要死人的,這個大夫這樣胸有成竹地告訴他幾月幾號退燒,那家屬和病人就盼著這天到來。結果這一天,或者差一兩天,得這個病的人就好了。經過這個醫生的治療,沒有出現一個死亡病例。這個醫生是誰呢?就是我們解放初期被譽為「四大名醫」之一的汪逢春先生。那汪老他為什麼能夠這樣準確地預測這個病人會在哪天好呢?他就是得益於張仲景的關於七日節律的認識。

在《傷寒論》中,張仲景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他說一個外感病,通俗地說,感冒,頭疼,發燒,怕冷,沒有汗,甚至有點輕度的咳嗽、喘,如果你沒有去治療,沒有發生合併症和併發症,到第七天的時候它自己就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是這個病的自然病程結束了。你看張仲景不是對一個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幾天可以好進行了預測嗎?而且他還可以知道,這個病要好是在那一天的什麼時辰。張仲景說,「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樣一個病,到第七天要好的時候,哪個時間段能好,容易好呢?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就是中午前後這段時間,正是汗出熱退的最有利的時機。

在張仲景的著作裡,不僅談到了外感病的七日節律,也談到了外感病的十四日節律,如果十四天沒有好,那可能就要二十一天才能好。這是不是又有點神了?

節律就是有節奏的時間規律,例如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療,七天也可自行痊癒。如果繼發感染病程延長,痊癒之時或許是七天的倍數,要麼是十四天,要麼是二十一天。這就是七日節律。那麼人體為什麼會出現這個七日節律?張仲景所說的七日節律有科學道理嗎?

現代醫學、現代自然科學對這種病理的時間節律有沒有研究呢?當然有。美國有一個教授叫哈爾貝克,他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致力於人體和動物體的生理時間節律的研究。他的研究方法說來簡單,但是需要持之以恆。他讓研究人員留下他的尿,每次的尿,每天的尿,每個月的尿,每年的尿都留下來了。測試他尿中激素含量的變化有沒有時間節律,結果發現,一般人尿中激素分泌的含量變化有晝夜節律,就是二十四小時一個變化週期,也有七日節律。

為了探尋人體內生物節律的秘密,美國的科學家做了很多動物試驗,他們把動物體內控制內分泌的部位分別摘除,發現動物體內的生物節律仍然存在,這使美國的科學家非常困惑,到底是什麼在控制著生命體內的生物節律呢?其實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探明了這個秘密,這個答案是什麼呢?

一千八百年前中國有一個人叫張仲景,他寫過《傷寒雜病論》,在《傷寒雜病論》裡提出了疾病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在更早的時候,在兩千一百年前甚至兩千五百年前的時候,中國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人體生理和病理的晝夜節律、月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甚至更長的六十年節律。哈爾貝克教授一聽,有點困惑,他說我做了這麼多年的試驗也就發現了七日節律和晝夜節律,中國醫學這麼早就提出生理、病理的這麼多節律了?他就問我,你認為控制生物體的這些時間節律的機制和因素是什麼?我說非常簡單,天人相對。

那個英語翻譯大概沒有翻譯過中醫,他用了大概有五分鐘的時間翻譯。哈爾貝克教授晃晃腦袋,伸伸胳膊,表示沒有聽懂。我們所說的「天人相對」實際上是來自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對也」。現在社會上經常說,中醫講天人合一,實際上我在中醫的經典裡,無論是《黃帝內經》還是《傷寒論》裡,都沒有找到天人合一這樣的話。那麼在什麼著作裡找到的呢?在哲學的著作裡頭,在儒家的著作裡頭。戰國時期的子思,後來的孟子,一直到東漢的大儒董仲舒,他們都講的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講的是自然和社會的和諧,所以那是社會學家、哲學家講的天人合一。在中醫學的經典裡,不用天人合一這樣的話,它講的是天人相對。

天人,天和人之間,也就是人和自然之間,相感應,相適應,相順應。於是,在中醫學裡就有了這樣的比喻:天有陰陽,人有臟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地有江河,人有經絡。這些說的都是天人相對的理論。

天人相對是古代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古人認為,大自然是人類的父母,大自然中有什麼,人的身體裡就有什麼,所以大自然日月星辰的運動節律,也就是人體和生物體內生理、病理時間節律的根源,那麼,人體內生理、病理的時間節律,真的是由大自然所控制的嗎?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為什麼有晝夜節律啊?有些病上午輕、下午重,到了晚上更重,第二天又輕了。我曾經遇到一個帕金森氏綜合征的病人,他特別有時間節律,每天晚上六點鐘到九點鐘這段時間是他的魔鬼時間,這個時間段他的症狀就加重了,渾身顫抖,吃飯筷子都拿不住。還有精神抑鬱症的病人,常常是晨重夜輕,早上一醒,心情鬱悶,全身酸痛,哎呀,我怎麼又回到這苦難的世界。心理的痛苦和身體的痛苦那真是痛苦難耐,一到傍晚,太陽一落山,全身輕鬆了,心情好一點了,甚至下地能給孩子做飯了。有些病人發燒上午輕,到了下午體溫就高了,這就是晝夜節律。

其實,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心率,我們的內分泌活動,我們胃腸的蠕動,我們的消化機能都有一個晝夜節律。很多人都是早上起來排大便,這不就是消化系統的晝夜節律的表現嗎?那用在人體內找控制晝夜節律的生物鐘嗎?不用。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有晝夜節律呢?不就是我們地球母親自轉一周的結果嗎?

女性的卵巢活動為什麼會有月節律呢?一個月來一次月經,一個月有一次排卵,這是因為月球繞地球一周給人打上的烙印。

月球繞地球一周,一個恆星月和一個朔望月,它的平均天數是二十八天多一點點。所以一個月是二十八天,有的女性的月經比二十八天少,那可能是二十五天,有的可能比二十八天多,那可能是三十五天,在這個範圍內都是正常的。

中醫講脈象,春天的脈以弦為主,夏天的脈以洪為主,秋天的脈是毛浮的,冬天的脈是沉實的。也就是說,從脈象上來看,它有四季的變化,有四季的不同,這叫四季節律。那麼我們把四季節律疊加起來,那不就是年節律嗎?為什麼有四季節律呢?為什麼有年節律呢?那不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給我們人類打上的烙印嗎?

所以,地球上的生物體的生理活動,人的病理變化,之所以有晝夜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與我們的生態環境、地球以及和地球相關的日月星辰的運動週期有關。大家說了,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解釋七日節律的因素。七日節律是怎麼回事?

天人相對的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時間節律,是由大自然控制產生的。但是晝夜節律是二十四小時,月節律是二十八天,四季節律是一年,為什麼人生病的節律卻是七天呢?這個七日節律是怎麼產生的,又代表著什麼呢?

七日節律是月節律的四分之一,因為黑月的時候和滿月的時候,月象對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上弦月就是初七,下弦月就是陰曆二十三,這兩天月象對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一個月呢,江河湖海的漲潮就出現四個週期,出現了大小、消漲的進退四個週期,這樣就把一個月二十八天多一點點分成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其實呢,七日節律實際上是普遍存在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受精的雞蛋放到暖箱裡多少天能孵出小雞啊?二十一天,三個七天啊。貓的懷孕時間是多長啊?不多不少,六十三天。這是多少個七天?七九六十三天,正好是九個七天。用雞蛋孵小雞是二十一天,貓懷孕是七九六十三天,兔子我知道,我小時候養過兔子,它懷孕多長時間啊?四七二十八天。老虎懷孕時間是多長啊?老虎懷孕是一百0五天,十五個七天。人懷孕是多長時間啊?四十個七天。都是以七日為節律的,所以七日節律是普遍存在的。七日節律是月節律的四分之一,我們剛才從人體生理、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月節律、四季節律和年節律的角度來談,人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運動的週期是密切相關的。

無論是七日節律,還是月節律、年節律,都說明人類和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大自然的時間節律,控制著人體內生理和病理的時間節律,這就構成了天人相對的觀點。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證明天人相對的觀點呢?

現代自然科學認為,宇宙構成有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是什麼呢?是物質、能量、資訊。我們剛才從人體的生理、病理的時間節律,談到了我們人體生理、病理的資訊活動週期和我們的生態環境,和大自然是密切相關的,和日月星辰的運動在資訊上是同步的,那從人體物質構成的角度來說,我們和大自然是什麼關係呢?我們人體是由各種元素構成的,氧有多少,氫有多少,碳有多少,氮有多少,構成我們身體的各種元素都來自於我們地球的地殼,甚至我們血液中的各種電解質的含量比例都和海水中各種電解質的比例是一致的。歷史書上記載,晉人齒黃,就是說山西人牙齒發黃。以前有人說,山西盛產大棗,大棗是偏紅偏黃的,吃的多了就把牙齒染黃了。實際上,經現代研究,不是那麼回事。那是氟斑牙,過量的氟沉積在牙齒上,導致牙齒發黃。所以就要去氟斑牙發病率高的地方研究了。那是水裡氟含量高,還是土裡氟含量高?偵測了水,偵測了土,氟的含量都不高,甚至還低。那是怎麼回事?人體內過高的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最後發現,這些地方取暖和做飯,都燒一種煙煤,這種煙煤在燃燒的時候,會釋放出大量的氟。山西有很多地方,冬季很冷,所以冬季孩子們都在屋子裡不出門,用這種煙煤來取暖。房間裡的空氣被氟給污染了,孩子們從小時候起就大量吸入這種空氣,結果導致了氟斑牙。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後,當地人就改善了取暖、做飯的方法,也改變了燃料,用蜂窩煤,甚至也用電,甚至爐灶也都進行改進,也用暖氣了,氟斑牙的發病率就明顯下降了。

人從元素構成,從物質構成的角度說,和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密切相關的。有的地方高發一種甲狀腺腫大的病,最後檢查是怎麼回事呢?那個地方的水中缺少碘,所以在這個地區銷售的鹽中加碘以後,甲狀腺腫大的發病率明顯降低。人是地球上的各種物質所化生的,從物質構成的角度來說,我們和地球,和我們的生態環境的物質構成密切相關。

從能量代謝的角度來看,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呼吸,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就是在和大自然交換能量。我們吃食物和我們排泄穢物,也是在和大自然交換能量。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生態環境。有人說了,那怎麼還可以上月球啊,月球和我們的這個生態環境不一樣啊。大家知道,我們的宇宙飛船,它的艙裡要模擬地球的情況。即使到了月球,人要穿宇航服,宇航服的內部也是模擬地球的情況設計製造的。

這樣的話,我們從資訊活動節律來看,從物質構成角度來看,從能量代謝角度來看,我們就是地球人,就是地球上的各種物質所化生的。這個話還真不是我說的,是《黃帝內經》所說的。《黃帝內經》怎麼說的呢?「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地」,人是地球物質所化生的;「懸命於天」,但是人生命的構成,和整個宇宙,和整個大自然密切相關。「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氣和地氣結合起來,這就是人,人是天氣和地氣相結合的結果。

生命來源於大自然,所以生命的狀態和大自然密切相關。愛護大自然,其實就是愛護我們自己的生命。《黃帝內經》認為,人是天氣和地氣相結合的結果,這個氣指的是什麼呢?

從物質構成的角度,從能量代謝的角度,從生理活動和病理活動的時間節律的角度,談了人和自然密切相關。在中醫學裡,沒有物質、能量和資訊活動週期這樣的術語,只用了一個字——氣。這個氣是什麼意思?氣是物質的。

《黃帝內經》認為,構成宇宙的是氣,構成人體的是氣,構成萬事萬物的還是氣,這不就是說氣是物質的嗎?氣是攜帶能量的。我們平常說這個人很有力氣,那他攜帶的能量多,做的功多,他幹活就利索。氣又是資訊的載體。中醫大夫說,你這病氣很盛,病氣是攜帶病理資訊的。藥氣,用藥敷在某個穴位上,比如用當歸,0.5克當歸粉,或者丹參的藥粉,放在膠布上,敷在內關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緩解輕度的心絞痛。你說這兒敷一點藥粉,怎麼能治療心臟的問題呢?這就是藥氣沿著經脈影響到了心臟的血液循環,這叫藥氣。你說它難道不是攜帶資訊的嗎?所以,中醫所說的氣,是物質的,是攜帶能量的,又是資訊的載體。

正因為中醫學把人類看成是大自然的子女,所以在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的時候,所採取的方法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法呢?剛才我說了,「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

人之所以可以適應和順應自然界寒來暑往四季的變化,因為天和地就是人類的父母啊。《黃帝內經》裡多次提到,作為一個中醫,應當知道他的知識結構是怎樣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你不瞭解環境,你不瞭解化育人的這個環境,你就很難知道人的生理、病理,所以這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屬於整體研究的思路。整體研究的方法,把人放到整個生態環境中去研究,這就是我今天講的天人相對。

中醫學裡用氣溝通人和自然的聯絡。陰陽學說是講氣的性質的,是陰氣還是陽氣。而五行學說呢,是講氣的運動方式的。所以,中醫學不能沒有陰陽學說,也不能沒有五行學說。而張仲景在他的《傷寒雜病論》裡直接就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

人為什麼有五臟系統?自然界萬事萬物為什麼有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律,為什麼有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這是大自然五行給打上的烙印。所以,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是識天、識地,是認識天,認識地,認識人體生理、病理活動的重要學說。

那陰陽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四 陰陽平衡】
如果有人長了膿瘡,西醫會認為是細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而中醫卻認為,這和患者體內的陰陽氣血失衡有關,需要用中藥調整體內的陰陽。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由於大自然有陰、陽二氣協調穩定的消長變化,才化育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所以陰陽是生命的本源。大自然陰陽協調則風調雨順,陰陽失衡則災害橫生。人體的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衡則疾病纏身。中醫是如何根據這種陰陽學說治病的?太極陰陽圖為什麼把陰陽交界線畫成了反S形曲線而不是直線?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和辨別陰陽呢?腦門這個地方,門心這個地方屬於心肺,鼻子屬於脾胃,下巴屬於腎,這屬於腎啊。

麥冬也不補腎陰。現在腎陰虛了,虛火上炎,所以我們在補腎陰的基礎上,重用麥冬,養肺陰。母大則兒肥,為什麼我們家的老貓生完小貓,我們要給老貓吃雞?就是希望它奶水多,把小貓養好啊。這叫虛則補其母。開完這個方子我心裡就覺得,就憑這麼一個理論,就能治這個下頜的須瘡?

西醫治病,治的是人得的病。無論什麼情況,只要是感染,就用抗生素,但病菌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所以有些感染很難治癒。而中醫治病,治的是得病的人。根據中醫理論,人的很多病症,都可能和陰陽失和有關,所以要利用藥物調整陰陽。那麼這個抗生素治不好的膿瘡,用中藥能治好嗎?

張仲景在他的書裡,用陰陽對脈象進行分類,用陰陽對症候進行分類,用陰陽來判斷疾病的癒合。

陰陽失調就會產生疾病。那麼治療疾病呢,就是運用各種方法,使人體的陰陽重新達到和諧的地步,這個病就好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陰陽幾乎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一個家庭,如果女士在事業上、在名望上成就比較大,男士稍稍差一點,人家就說,這個家陰盛陽衰。一談天氣,今天陽光明媚,或是陰天下雨,也有陰陽的問題。一談人的性格,說這個女孩是陽光女孩,性格開朗活潑,說這個老傢伙,陰險毒辣,也有陰陽的問題。

陰陽是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處處可見的一個術語。還有那些各式各樣的陰陽圖。你到白雲觀去看看,道家的八卦圖的核心就是陰陽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登入時候的一個部隊,就用陰陽圖作為部隊的番號,部隊的標誌。韓國的國旗,也是一個陰陽圖。

陰陽二字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在中醫理論中,陰陽究竟代表著什麼?何為陰,何為陽,又為什麼說陰陽是生命的本源呢?

其實,中文裡陰和陽這兩個字,就包含了陰陽本來的意思。我們中國最早的一本字典,是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在《說文解字》裡,許慎是怎麼解釋這個陽字的呢?他說,「陽,高明也」。就是說,山坡上、向陽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陽。怎麼解釋這個陰字呢?「陰,水之南,山之北也。」我們中國,在地球的北半球,山川河流大多是東西走向,黃河、長江,主要是東西走向;我們的重要山脈,也大多是東西走向。因此太陽在我們的南邊天空,所以水的南邊,山的北邊正是背陽的地方。陰陽本來的意思是,向陽的就屬於陽,背陽的就屬於陰。

陰陽是化育生命的本源,所以推而廣之,凡是明亮的、溫暖的、積極的、向上的、進取的,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都屬陽。反過來,凡是屬於黑暗的、寒冷的、消極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屬於陰。但是我們對事物劃分陰陽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處在同一個層級的兩個事物,或者說處在同一個層級相關聯的兩個事物,你才能區分陰陽。比如一個家庭,一男一女,男為陽,女為陰。這是可以的,兩個同學,兩個男同學,你不能說他們倆誰是陽誰是陰,你不能這樣劃分。你也不能說一個男人一隻母狗,誰是陽誰是陰,也不能這樣劃分,因為他們不是同一個層級的事物,所以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紅樓夢》裡,史湘雲給她的丫鬟講陰陽1,史湘雲講了半天,講得不錯,大家回去看看。丫鬟怎麼說,小姐,我懂了,小姐屬陽我屬陰。她懂了嗎?她沒懂。小姐的先生屬陽,小姐屬陰。丫鬟的先生屬陽,丫鬟屬陰。所以這是我們在分陰陽的時候,應當注意的。

根據中醫天人相對的理論,大自然中有什麼,人體內就應該有什麼,那麼,人體中的陰陽是怎麼劃分的呢?

人體處處有陰陽,大家伸出手看一看,一個手背,一個手心。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顏色一樣嗎?結構一樣嗎?不一樣,這就是陰陽打上的烙印。我們的肺的呼和吸,我們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我們細胞的同化和異化,也有陰陽。什麼叫同化?我們吃的飲食營養物質,吸的氧氣變成我們細胞能用的東西叫同化。細胞透過代謝以後,把一些廢物排出來叫異化。我們的內分泌活動,常常是有兩種激素,既對抗又協調地完成某一項功能。肌肉的收縮和伸張,人體精神狀態的興奮和抑制,清醒和睡眠,都是陰陽給我們打上的烙印。

《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於陰陽。」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陰陽存在於大自然之中,是天地間最大的道理,最大的規律,說大自然之所以有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生命世界和各種事物,這些事物的產生和消亡過程,這些事物的變化過程,它的本源,它的父母,都是陰陽。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生命呢?「生之本,本於陰陽。」有了陰陽才有了生命,沒有陰陽就沒有生命。
當我們懂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張仲景所說的,「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
中醫認為,人類是大自然所化生的,天地是人類的父母,所以中醫學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的時候,要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得天獨厚,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如果再近上1%的話,地面上就是一片火熱,陽氣太亢了,那就不能化育生命。如果我們的地球,再遠離太陽1%的距離的話,大地就是一片寒冰,陰氣太盛了,也不能化育生命。白天的陽氣不亢不烈,夜間的陰氣不冰不寒。地球上,晝夜交替,因此就出現了陰陽交替、平衡協調、平衡穩定的現象。正因為地球有了陰、陽二氣的非常有規律的、平衡穩定的、協調的交替運動,於是有了晝夜,再加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基本穩定,地上有了四季的陰、陽二氣的變化,像冬季陰氣偏盛,夏季陽氣偏盛,這樣穩定的變化,經過幾十億年的氤氳演化,才化育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所以全部的生命,都被打上了陰陽的烙印。陰陽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和全部生命的一個「遺傳密碼」。

現代自然科學家一直希望在地球之外尋找生命,但尋找並不是盲目的。首先肯定不在恆星上找,恆星是一個發著強烈的光和熱的熾熱的星球,那個地方純陽無陰,能有生命嗎?不可能有。所以科學家不可能去太陽上尋找生命,而要在行星上尋找。先看這個行星的附近,有沒有一個發著光和熱,像太陽這樣的一個恆星。如果有的話,再看看這個行星離這個恆星的距離是不是恰當,如果距離太近,那這個行星上,陽氣太亢了,陽盛陰衰,不能在這兒找,表面的岩石都是熔化狀態,能有生命嗎?如果離得太遠,那這個地方表面溫度太低了,陰氣太盛,陰盛陽衰,也不能在這兒找。說穿了,現代自然科學家在地球之外尋找生命,也是要先看一看,那個星球上存不存在著,類似地球上這樣的陰陽二氣,平衡穩定、不亢不烈、不冰不寒的交替運動。有了這個條件,再進一步在這個星球上尋找,看看有沒有水,如果有了水,那可能八九不離十就會有生命。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尋找到這樣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

其實幾千年前,中國的古人就認識到,陰陽是生命的本源,太極陰陽圖畫的就是陰陽消長平衡的規律,但是它為什麼把陰陽的交界線畫成了反S形曲線,而不是直線呢?古人繪製太極陰陽圖的依據是什麼?又有什麼道理呢?

談到如此重要的陰陽,就想起了那個神秘莫測的太極圖,我把它叫做陰陽消長變化圖。
古人是怎麼畫的這個圖?我不大知道。我也畫過這個圖,我是以北京地區,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晝夜時間的差別為資料,畫了一個陰陽消長變化圖。北京在冬至這一天,夜間比白天多六個小時,從冬至過後,每過一天白天的時長就增加兩分鐘,夜間縮短兩分鐘。到冬至之後的下一個節氣,也就是再過十五天,到小寒的時候,和冬至相比,白天時長增加半個小時,夜間縮短半個小時。一直到春分這一天,白天與夜間時長相等。過了春分之後,仍然是每過一天,白天增加兩分鐘,夜間縮短兩分鐘。到了夏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夜間時間最短,白天比夜間多六個小時。從夏至以後,每過一天,夜間時長增加兩分鐘,白天縮短兩分鐘。到了秋分的時候,晝夜時間相等。然後夜間逐漸延長,白天逐漸縮短,一直到冬至的時候,夜間最長,白天最短。如果我們把這些交點連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反著的S形曲線。
這樣一個圖,古代人把它看成是生命的象徵,是生命的圖騰,因為有了陰陽才有了生命,那是化育生命的本源,那是我們的祖先。所以畫陰陽太極圖的時候,要求畫圖的人沐浴更衣,把身體洗得乾乾淨淨的,把衣服換得乾乾淨淨的,深居密室,去一個非常安靜的屋子,不要有亂七八糟的人來打擾,要誠心滌慮,非常專注,非常崇敬地,來認真地畫這個圖。所以這個圖,像我剛才所說的,它是象徵生命的圖騰。

大自然陰陽協調,則風調雨順,萬物生長。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打亂了這種陰陽的協調,就會發生自然災害,從而危及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根據天人相對的觀點,我們人體中如果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如果陰陽失衡,則會發生疾病,那麼中醫用什麼辦法來協調陰陽呢?
自然界由於有了陰、陽二氣的協調、不斷運動和變化才有了生命,而對生命、對人體來說,我們人體陰、陽二氣的協調,就是健康的保證。這就像《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平衡了,協調了,這個人的身體就是健康的。那什麼叫疾病呢?「陰陽乖戾,疾病乃起。」陰陽失調了,陰陽對抗了,陰陽不相和諧了,疾病就會產生。中醫在治病的時候,採取的是什麼方法呢?調和陰陽,使陰陽重新歸於平衡。張仲景在他的《傷寒論》裡就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他說凡是各種疾病,或者經過汗法,或者經過吐法,或者經過下法,這個時候呢,致病的邪氣雖然已經去了,可是正氣有所損傷,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透過肌體的調節和適當的調養,體內能夠陰陽和諧了,陰陽自調了,剩餘的這點不舒服,就會自己好。也就是說,中醫治病的目的就是調和陰陽,就是協和陰陽。

那麼為了調和陰陽,就可能要影響各種方法,其中像針灸啊,按摩啊,都是說明人來調和陰陽的。大家最關心的是,藥物怎麼調和人的陰陽。其實,中醫認識藥物的過程和認識食物的過程是一樣的。我們遠古的祖先來到自然界,他要尋找食物,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這個東西味道不錯,吃完之後,身上很舒服,那就當做食物了。這個東西味道不是太好,吃完拉肚子,就不當做食物。食物和藥物最初就是在自然界中尋找,自然界那些植物、動物和少部分礦物,味道甘美的,性情上就是陰陽協調的,那就是我們的食物,是我們為了延續生命,從自然界攝取能量的必需的食物。自然界中那些味道不夠甘美,性情不夠平和的,就是陰陽不夠平和的,我們不能在日常情況下,拿來當食物吃,但是因為它的偏差,可以糾正我們健康的偏差,就成了藥。這些藥物除了我們盲目地採回來吃,覺得可以讓他拉肚子,覺得可以讓人催吐,覺得可以讓人發汗之外,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古人透過觀察它的生態環境,大體就可以知道它是什麼功能了。

按照中醫理論,大自然中全部的物質都是分陰性和陽性的,所以當人體陰陽失衡時,中醫就用自然界中屬陽的物質去補陽,用屬陰的物質去滋陰,以此來調整人體的陰陽,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藥。大自然中的物質為什麼會形成陰陽之別,中醫又是如何辨認的呢?

在河北省興隆山上,向陽山坡上,有黃芩等等,這些都是清熱藥,因為是向陽山坡,在太陽的直射下,石頭燙得人都不敢拿手摸,在這個地方茁壯成長的草藥,能抗熱。它為了協調內外的陰陽平衡,所以本身就偏性涼。在背陰的山坡,上面生長的這些藥物,大多是養陰的,沙參、玉竹、麥冬,在太陽直射的陽坡上,它們都很難很好地生長,在背陰的山坡上,半見太陽,半不見太陽,卻能夠茁壯地成長。這個深山溝裡,終年不見太陽的地方,會長什麼草藥呢?就是附子啊?它大辛大熱,它就生長在深山溝裡啊。為了能夠達到陰陽協調,陰陽平衡,它必須練就自己抗寒的能力,所以當我們人體不能抗寒的時候,中醫大夫會說,這是我們人體陽氣虛了,吃一些自然界中能夠抗寒的植物,就能夠糾正我們陰陽的失調。所以大自然真是奇妙啊,它不僅化育了我們人類,也化育了萬紫千紅的植物、動物和礦物。那些食物保證了我們能量代謝的正常,是我們生命延續的必需物質;那些藥物調理了我們人體陰陽的失調,是保證我們健康的藥物,所以中醫有句話叫做「藥食同源」。

藥物和食物都來自於大自然,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所以我們人類要愛護自然,那是我們的父母,要愛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因為那是我們的同胞兄妹。中醫學就是這樣認為,自然界是由於陰、陽二氣平衡協調的運動,才化育了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陰陽協調,而中醫大夫就是透過調和陰陽來治療病人的疾病的。在中醫學裡,陰陽和五行學說常常是同時來論述的。陰陽我們介紹完了,那五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一講。

【附錄】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淬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賚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傷寒雜病論原序》

(網路資料彙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