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二十四番花信風(由來) - 中國節氣用語。

「華」者花也。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萌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與氣候變化相關,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華夏祖先除了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發展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即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根據黃曆,從小寒到穀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個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為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共有二十四種花。

中國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學最早的國家,最早的物候專著《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以後戰國禮記》先秦《呂氏春秋》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24個節氣和72候。漢朝《詩經》記載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都是物候的體現。按《呂氏春秋》的說法,「春之得風,風不信,則其花不成。乃知花信風者,風應花期,其來有信也。」花信風,就是花開時節吹來的風,她帶來了花的音訊;又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風。

至於「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最初並非出於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而是南唐徐鍇的《歲時廣記》。
兩書都被簡稱《歲時記》,後者又早已失傳,因而後世遂將本屬徐鍇《歲時廣記》的花信風說法誤屬《荊楚歲時記》。
徐鍇《歲時廣記》只稱「花信風」,本指三月鮮花盛開時的風候,其義重在風信,而非花信。稍後出現的「二十四番花信風」,最初所指也主要是清明時節的風信。
北宋中期以來遂有初春至初夏,以梅花為首、楝花為尾共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但具體是哪些名目宋人已莫得其詳,或者本就是一種模糊說法。
縱觀宋元明清的文獻材料,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真正可以確認的也只梅花、杏花、海棠、楝花等少數幾種。
明初王逵提出了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風的名目及其象數學依據,影響甚大,後世所說一出於此。即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
每年,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裡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
但該說將花信風的起始時間上推至小寒,不僅與宋人有關花信風起於立春的說法不合,而且所說小寒、大寒兩氣的幾種花信與實際花期誤差明顯。
針對這一缺陷,清人王廷鼎提出了一套三春六氣,每氣四種花信的新說法,但未能流行。

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作這一候中的花信風。花信風從小寒始。
《書肆說鈴》(明代葉秉敬撰)中記載:「花信風自小寒起至穀雨,合八氣,得四個月,二十四候,每候以一花之風信應之。」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節,竟然有花信風應期而至。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從中我們可知在一年的花信風中,梅花最先見,棟花最後開。
經過二十四番花信風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在民間有許多反映物候的諺語,如:“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在此時節,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夏季,自然界的植物開始茂盛、豐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長的旺盛期。南方地區平均氣溫一般高於22度以上,處處呈現的是夏日夏景。正可謂“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豐收”。
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到了穀雨前後,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四處飄香,春滿大地。楝花排在最後,表明楝花開罷,花事已了。

註一:
王逵所說「二十四番花信風」,名目齊全,理論上引經據典,自圓其說,因而明代中葉以來廣為人們採用,影響甚大,但其固有的內在矛盾卻無法消除。

清末王廷鼎(1840—1892)就發現了這一點:
「花信了於立夏,自當始於立春。夫所謂信者,原借卉植之芳菲,預驗韶華之訊息。即有開於冬末者,謂為傳立春節信可也,似不得數小、大寒兩節其中。而花名序次亦多遲速舛錯」。
於是王氏著《花信平章》,刪去小寒、大寒兩節氣,以立春為始,以谷雨為終,「二十四番花信」納入春季六節中。
但若仍以五日為一番,一節三番,便不足二十四番,於是改每一節氣有四番。
具體下列:
「立春四信:梅花、水仙、山礬、迎春」;
「雨水四信:山茶、玉蘭、望春、蘭花」;
「驚蟄四信:櫻桃、菜花、杏花、李花」;
「春分四信:桃花、棠棣、梨花、紫荊」;
「清明四信:桐花、海棠、丁香、薔薇」;
「穀雨四信:牡丹、柳花、荼縻、芍葯」。
這不僅壓縮了時間跨度,由原來從小寒起算的四個月,改為春季三月,而且也調整了少量名目與次序。
同時王廷鼎認為楊慎所說梁元帝《纂要》通一年所言二十四番花信,「詳於冬春,而略於夏秋,且其序次尤雜」,於是也加以改造調整,「以一月兩信為準」,平衡四季數量,增刪名目,定為正月木蘭、山茶,二月桃花、李花,三月楊花、杜鵑,四月楝花、桐花,五月金櫻、槿花,六月荷花、凌霄,七月菱花、紫薇,八月蘭梅,十二月瑞香、水仙。

王鼎廷的「花信平章」針對的是王逵等人以來的流行說法,但也誤認「二十四花信」出自《荊楚歲時記》,對宋人「梅花風最先,楝花風最後」的明確之言輕率變更,其目的不在探本究源而是自出己意。
也許安排更為合理,卻遠非宋人所說之舊,因此學說也未產生多少影響。

以上根據南京師範大學程傑教授研究「二十四番花信風」考證

註二:
《夏小正》世界最早的物候專著,中國最早的十月太陽曆
  《夏小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歷書。
隋代以前,它只是《大戴禮記》中的一篇,以後出現了單行本,在《隋書·經籍志》中第一次被單獨著錄。它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月令體系專著,也是《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紀》以及《逸周書》月令的淵源著作。

        《夏小正》撰者無從查考,發現者是孔子。孔子帶領學生到杞國(今山東境內)考察「夏道」,發現了反映夏代曆法、物候和農事等的重要文獻《夏小正》。據《禮記·禮運》篇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史記·夏本紀》中記載:「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司馬遷認為,孔子所指的「夏時」就是《夏小正》。通常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期,也有人說它是夏代的曆法。

       《夏小正》由「經」和「傳」兩部分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夏小正》的內容影響三個方面:天象、物候、農事。在這個範圍以外的記載應該都可以看作是後人加入的內容。

       《夏小正》的一年是十個月,所用的是與月相(月亮圓缺)無關的太陽曆,故稱為十月太陽曆。它既不同於現行的陰陽合歷的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也不同於現行的太陽曆公歷(一年為十二月)。該歷一個月為36天,不同於現行農曆的每月29或30天(有時為28天),也不同於現行的公歷的每月30天或31天,十個月為360天,余5或6天為過年日。

  書中除二月外,每月都有定季節的天象。利用北斗星、參星、昴星、大火星、織女星、南門星等在天空中的位置定季節。如正月「初昏參中」,意思是該月初昏時刻參星位於天的中央,相當現行農曆正月天象;三月「參則伏」,意思是三月參星由一月位於天的中央下行至三月伏而不見,相當現行農曆三月半至四月半的天象;五月「參則見」,意思是五月參星又上行可見,相當現行農曆六月的天象;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意為此月初昏時刻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上,相當現行農曆八月初天象;十月「初昏南門見」,意為該月初昏時刻南門星從東方地平線上行可見,相當現行農曆十二月的天象。

        《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陽曆作對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太陽曆,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是後人新增的。其主要根據下列:
    (一)《夏小正》有星象記載的月份只有1~10月,11月和12月沒有星象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各月太陽所行經的經度大致相等,大致平均每月日行35度余;表示它是把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如果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月日行應為30度。

    (二)從參星出現的情況看,從「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到三月「參則伏」日在胃,再到五月「參則見」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從五月「參則見」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相隔210餘度,若以一年十個月計,相隔六個月,每月日行也是35度余;若以一年十二月計,則相隔八個月,每月日行26度,顯然不合理。(本段中的胃、井、危等都是二十八星宿的名稱)

    (三)從北斗斗柄指向看,《夏小正》正月「縣在下」,六月「正在上」;從下指到上指為五個月。由於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勻的,斗柄由上指回到下指也應是五個月。這也說明《夏小正》是十月曆。四是《夏小正》五月物候與農曆六月物候一致,以後漸漸出現差距,七月中出現了農曆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葦」「寒蟬鳴」;九月「王始裘」,相當於農曆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進入全年最寒冷的季節了。

    (四)《夏小正》五月「時有養日(白晝最長,即夏至)」,十月「時有養夜(黑夜最長,即冬至)」;從夏至到冬至只有五個月。那麼,從冬至到夏至也應該是五個月。合起來,一年正好是十個月。

        日本天文學史家能田忠亮在《夏小正星象論》中指出,《夏小正》星象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為夏朝初期)的實際天象。如若確切,則《夏小正》無疑是夏代當時的歷史文獻,而且是現知唯一的一部夏代歷史文獻。

        改編後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特別是生產方面的大事。書中反映當時農業生產的內容,包括穀物、纖維植物、染料、園藝作物的種植,蠶桑,畜牧和採集、漁獵;蠶桑和養馬頗受重視;馬的閹割,染料的藍和園藝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為首次見於記載。關於《夏小正》所反映的地欄位,夏緯瑛認為經文中有明顯的反映淮海地區物候的記載,表示它是淮海地區的產物。

        《夏小正》記載了夏初的大量物候現象。據統計,書中記述起物候作用的植物有17種(其中草本植物11種,木本植物6種),有植物物候18條;記述起物候作用的動物有蟲、魚、鳥、獸四大類數10種,有動物物候37條。如正月「梅、杏、柂桃則華」,「田鼠出」,表示正月月末天氣開始回暖,杏、桃都開始開花了,田鼠也從地穴中出來了,相當現行農曆二月初的物候;二月「玄鳥來降」(燕子飛來)、「昆蚩」(蟄蟲出動),相當現行農曆三月中的物候;三月「螜則鳴」(螻蛄鳴)「鳴鳩」「攝桑」,相當現行農曆四月中下旬物候。四月「鳴札」(蟬始鳴),相當現行農曆五月物候;七月「莠雚葦」(蘆葦始花)「爽死」(即鵊司,指飛鳥秋去),相當現行農曆九月中上旬物候;九月「熊羆貊鼶鼬則穴」(熊等動物開始進洞冬眠),相當現行農曆十一月中下旬物候。《夏小正》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現知最早的物候專篇。

        《夏小正》還記載大量農事活動,為中國現知最早的農事書。書中不但記述種植業,還記有畜牧、漁獵、蠶桑、染織、副業生產等一系列農事。如正月「農緯厥耒」(整理農具耒耜),「見韭」(韭菜生長);二月「祭鮪」(鮪為洄游之魚,每年擷取之前先祭);三月「始蠶」、祈「麥實」;四月「見杏」;五月「種黍」;六月「煮桃」(桃成熟);七月「灌荼」(荼指茅、蘆之類的白花);八月「剝瓜」「剝棗」「粟零」(粟裂開脫落);九月「植麥」;十月「祭獸」等。充分展現了夏初農業生產活動的多樣性、豐富性和農業的繁榮、社會的發展。


        《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曆法,展示的是中國過去曆法史上失傳了數千年的與月亮圓缺完全無關的純太陽曆——十月太陽曆;是中國和世界現存最早的物候專篇,全書的物候事條達55條之多;是中國現知最早的農事書,農事影響面之廣可以說不亞於當代,其曆法、物候記錄也都是為其農業生產活動服務的。《夏小正》全書僅463字,記述的科學技術內容如此之豐富多樣,充分展現了夏初先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