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藥王」,人皆恭而敬之。但藥王究指何人,典故出於何處,則眾說紛紜。
又云:「藥王」是佛書「藥王菩薩」的略稱(如《法華經》:「藥王汝當知」)或「藥師如來」(《維摩經》:「此有佛號藥王」)。
民間傳說
在漢族民間信仰中,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奉的藥王還不止一個,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唐代的孫思邈、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韋老師)等。
扁鵲
還有人說藥王是扁鵲。清代高士奇《扈從日錄》曰:「滄州城在(東)北有藥王莊(亦稱藥王祖業莊),為扁鵲古裏,藥王廟專祀扁鵲(並有葬衣物墳)」。這種說法,包括扁鵲究竟是何許人也頗多爭論。
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郡鄚人。他精通醫道,曾遇異人長桑君授以秘方奇術,能用肉眼視人五臟癥結,遂以醫名。他到處行醫,在齊國號盧生;在趙國名扁鵲。他行醫的特點是能隨俗應變。據《新搜神記·神考》曰:「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痺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列子·場問》中記載了其為魯公扈、趙齊嬰等人治病時,「剖胸探心,易而置之」的情景。另外《史記·扁鵲傳》中還記載了扁鵲神診妙醫的故事,如治癒了昏迷七天的晉國大夫趙筒子,救活了被人當死的萌國太子,指出將置齊桓公於死地的不治之症。扁鵲遂聞名於天下,被譽為神醫。傳說黃帝的大醫名扁鵲,故以其名稱之,秦太醫嫉妒其高明醫術,暗中派人將其刺殺了。因扁鵲醫術神奇,醫德高尚,遂被人們封為藥王,立廟把之。
祭祀扁鵲的藥王廟,以其墓所在地河間縣藥王廟和其故鄉鄚州藥王廟最為著名。清朝縣志載:蘆村有扁鵲墓。相傳,戰國神醫扁鵲葬於此。扁鵲墓於1958年「大躍進」平整土地時被夷為農田。據目擊者講,當時,曾有大量陶片等隨葬品。該墓區於1987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引自河北省《博野縣志》第472頁《文化篇》。
《宋史·許希傳》載,北宋景枯元年(1034),仁宗病臥不起。醫生許希以針灸法療使之愈。仁宗封其為翰林醫官,賜絆衣,銀魚及幣器,許希拜謝完畢,又向西拜。六宗惑問其故,許希日:「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呼?乃清以所得之財修扁鵲廟。六宗遂敕封建扁鵲廟於京城西隅,詔封為「靈應侯」,後來明朝又封為「神應王」。學醫者競相求拜。相傳藥王扁鵲的生日為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據清初高士奇《扈從西巡迴錄》云:每年四月鄭州漢族民間有藥王會。時黃淮以北,秦晉以東,商旅雲集,來此貿易,江湖藝人,集此獻藝。但見幕漲遍野,聲樂震天,如此者二十來日方止,可見規模之盛。其俗一直沿至今日。
孫思邈
更有人認為,藥王是孫思邈。 但查閱古今各家影響孫思邈和他《千金方》的有關文章,只有稱其「真人」,並未見談到「藥王」二字者。又明代所建「三皇殿」或「神醫廟」,亦未稱他為藥王 (見丹波元簡《醫剩》)。因此有人對「真人」是否「藥王」發生懷疑。筆者認為,古代文獻雖無這方面的記載,但有些文物古跡倒可以佐證孫思邈既被稱為真人, 又是人們心目中的藥王。
根據詩史書的記載和今人的考證,孫思邈為隋唐間(約西元581~682)華原(故城在陝西省耀縣)人。城東十五裏的孫家源,正是他的故里,至今儲存許多古跡。人們為了紀念他,建有「祠堂」,解放後經政府修繕。祠堂只塑有他與父母三人的塑像,祠堂前有其祖墳。耀縣城東三裏有座山原名 「五台」,是他當時隱居之處,後改稱「藥王山」。此山風景幽美,古跡較多。此山上建有藥王廟,廟裏有「拜真台」,傳說唐朝皇帝因其對醫療貢獻很大,官之不受而還山(《舊唐書‧孫思邈傳》亦記有: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等記載),為此封他為「真人」。廟裏有他隱居的「太玄洞」(真人洞), 洞內有孫思邈的塑像。山洞旁亭子內樹有八座石碑,名「千金方寶要碑」,乃宋表(1124)刻立,上刻有部分《千金方》之藥方。在藥王山的南山,還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刻的一塊石碑,詳記了「真人」平生事蹟。可見文獻上記載的「真人」,也即人們心目中的「藥王」。
藥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醫孫思邈。《舊唐書》說其為京兆(今陝西耀縣)人、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弱冠,善談老莊及百家之說,性好道家之學。周宣帝(579)時,以王室多故,隱居太白山,後長期隱居終南山,行醫修道,隋唐統治者屢次派人到山中請他至京城為官,均辭謝不前,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終其一生。北宋崇寧二年(1103),贈封為「妙應真人」。孫思邈自注《老》、《莊》、撰《千金方》三十卷行於世,主張治病時必須天人合一,認為「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為之應;天轉運,「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為霜雪,張而為虹霓」,謂此為「天地之常數也」,人「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營)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音效」,稱此為「人之常數也」。二者相結合,「陽用其神,陰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指出「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瘤贅,隔而為痛疽,棄而為喘,乏竭而為樵枯」,必須:「診發乎面,變動乎形」,以此論天地,亦如此。所以提出「五緯盈縮,星辰鋁行。日月薄蝕,車管飛流」為天地之危診;「山崩上陷」為天地之癰疽;「奔風暴雨」為天地之喘;「川滇竭涸」為天地之焦枯。提倡「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聖德,輔之以人事」,最終使「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後人以此理論治病,救活了許多人,因此後人尊稱他為藥王,又稱之為真人。
孫思邈一生隱修的地方甚多。據說曾在五台山隱居過,為了紀念他,後人遂將五台山稱為藥王山。唐初「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曾經評道:「邈道合古今,學彈數術。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入不二,則今之維持詰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則洛下閎,安期生之儔也。」及明末清初時有《藥王救苦忠孝寶卷》,講孫思邈救助白蛇,後得道成為藥王的故事。
其他
此外唐代的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等人也被人們尊為藥王,他們被道教所倡而流傳於漢族民間。韋慈藏為唐一代名醫,《舊唐書》回其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後來稱為韋真人。《月令廣義·五月令》稱五月十五日是藥王韋真人的生日。韋古道,又稱韋老師,西欄位天竺人。開元(713-743)中入京師,系葫蘆數十枚於腰間。廣施藥餌,治病多見奇效。唐玄宗召入宮中,賜號藥王,朝野稱之為藥王菩薩。
全國各地遍佈藥王廟,其中最大的且供奉較全的要數河北安國的藥王廟。廟中供奉東漢,開國功臣邳彤,在邳彤神像兩則,奉把華佗、張介賓、扁鵲、張仲景、孫思邈,三韋等十大名醫,歲時祭粑,香火極旺。
韋善俊
也有說「藥王」是章善俊者。按《列仙傳》:「章善俊,唐武後朝(684~710年),京兆(今陝西長安)人。長齋奉道法,嘗攜黑犬,名烏龍,世謂而藥王。類似上述傳說或佛書等記載,姑且不論,即便有關醫學及其他文獻之考證也頗多失真之處。
韋善俊是唐武則天時候的人,《列仙全傳》卷五稱其十三歲奉長齋,後遇一道士授以金丹秘要。常攜一條黑犬,呼之為烏龍。一日黑犬化為烏龍,韋善俊乘之他去。根據《太平廣記》記載,唐初道士韋善俊(藥王)的一條狗名叫「烏龍」,後來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他的黑狗化龍,韋善俊騎上黑龍升天了。如今的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雙鳳鄉賀家嶺還有一座黑狗山,相傳是那條黑狗的出生之地。
原文:《仙傳拾遺》(唐代.杜光庭):韋善俊[太平廣記卷四十七著錄。]
韋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訪道周遊,遍尋名岳,遇神仙,授三皇檄召之文,得神化之道。或靜棲林野,或醉臥道途。常攜一犬,號之曰 「烏龍」,所至之處,必分己食以飼之。犬復病疥,毛盡禿落,無不嫌惡之。其兄為僧,久居嵩寺,最為長老。善俊將欲升天,忽謂人曰:「我有少債未償耳」。遂入山見兄,眾僧以師長之弟,多年忽歸,彌加敬奉。每升堂齋食,即牽犬於其側,分食與之。眾既惡之,白於長老,長老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遣出寺。善俊禮謝:「某宿債已還,此去不復來矣。更乞一浴,然後乃去」。許之。及浴移時,牽犬而去,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犬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拏其殿角,縱跡猶在。
【譯文】韋善俊[唐初道士(公元595——694)],藥王,是京兆杜陵人。周遊各地訪道,尋遍了名山。遇到神仙,授予他三皇的檄召的文書,取得了神仙變化的道術。韋善俊有時靜靜地棲息在山林荒野,有時喝醉了睡在道路上,他出遊時經常攜帶著一條狗,名字叫「烏龍」。韋善俊不管到什麼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一部分餵狗。狗得了疥瘡病,毛都脫落了,很難看,人們見了沒有不厭惡的,韋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廟,功勞最高,成為長老,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忽然對別人說:「我有一點債沒有償還。」於是進入嵩山去見他的哥哥。眾和尚都因為他是師長的弟弟,多年外出,忽然回來,所以更加尊敬,小心侍奉。每次登上殿堂吃齋,韋善俊就牽著狗在他旁邊,分一部分食物給狗吃。眾和尚都厭惡韋善俊,告訴給長老,長老大怒,招呼來善俊,叱責他,用籐條打了他十下,趕出寺廟。韋善俊行禮致謝說:「我過去的債已經還了。這回離去不再來了。」又乞求洗一次澡,然後就離去。長老答應了他,等到洗浴經過了一段時間,韋善俊牽著狗出來,狗已經長了六七尺,走到大殿前面,狗變化成為龍,長幾十丈,韋善俊騎上龍升天了。龍住天上飛的時候,崩塌了那大殿的一角,記錄至今還在。
韋訊
有些醫籍認為,藥王即韋訊。 《中國醫學大辭典》:「藥王,韋訊道之別名。」筆者認為:韋訊道乃韋訊道人之誤,應該姓韋名訊,道號慈藏。唐代京兆人,武後時(690年)為侍御醫,累遷至光綠卿。常帶黑犬隨行,施藥濟人。玄宗重之,擢官不接受,世人敬之,仰為藥王(《舊唐書》及《古今醫統》等書有所記載)。但是因為古書原無標點,後人錯誤斷句為「韋訊道」,號慈藏。如清代陸定圃《冷廬醫話》以及若干辭書、通俗讀物等以訛傳訛,沿用至今。又根據任應秋《通俗中國醫學歷史話》稱:唐開元二十五年(西元737年),印度的名醫韋訊道來中國長安行醫,聲望很好,皇帝亦曾請他進宮看病,並封他為「藥王」,這可能是外國醫生來中國較早的一個。任應秋 氏此說,恐別有所本。
亦有人將「韋訊」、「韋汜」、「韋泛」、「韋沈」與「韋訊」混為一談。前面四個名字實為另一個醫家,即張仲景的弟子、《小兒顱囟經》作者。「訊」「汜」「泛」音義皆近,有的資料互用,而《冊府元龜》、《醫學入門》、《歷代名醫蒙求》、《古今圖書整合‧醫部醫術名流列傳》與《中國醫學大辭 典》等均作沈或沉,乃訊、汜、泛之錯字,均與「韋訊」無關。
史料記載
古代漢族民間供奉的醫藥之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藥王,其原型亦有所不同。「藥王」一名,最早見於東晉時佛經譯本中的藥王菩薩。藥王菩薩慈悲為懷,救人危難,故漢族民間常把同樣能救人危難的醫生比喻成藥王。
藥王被漢族民間奉作醫神,最遲出現在宋代。南宋時藥王的原型有韋善俊(唐代賣藥神仙)和韋慈藏(唐代御醫),元代則將韋古(唐代疏勒國人)作為藥王原型。此時藥王的形象均為有黑犬隨行之仙醫。明清各地的藥王廟眾多,廟中的藥王也非指同一神。
其中主要的藥王有:河北任丘(古鄚州)藥王廟祭祀的戰國時名醫扁鵲,河北安國等地的藥王廟祭祀的皮場王。北京等地的藥王廟是由元代三皇廟演變而來的,除祭祀三皇之外,還配祀歷代名醫。其中藥王韋慈藏、孫思邈列於諸名醫之首。孫思邈家鄉陝西耀縣小五台山(清以後稱藥王山)的藥王廟祭祀的是孫思邈。
清代以後漢族民間所稱的藥王大多為唐代名醫孫思邈。根據漢族民間有關孫思邈的傳說,藥王的塑像大多為孫思邈坐虎針龍之雄姿。古代藥王原型雖各有不同,但在漢族民間,藥王成為人們祈求安康、祛病禳災的精神寄托,同時也反映了漢族民間對歷代名醫的紀念和尊崇。
道教由來
藥王是道教俗神,由中國古代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名醫演化而來。
一有人認為:藥王是神農,傳說他嘗百草,「首創醫藥,世尊藥王;後遂以藥王為頌神醫之稱」(《辭海》1939年版)。
二為扁鵲,洞曉醫源深明醫理,傳黃帝《素書》即與扁鵲論脈法,後世祀為藥王。又戰國時渤郡人有姓秦名越人者,精於醫學,在齊、趙行醫,人亦以扁鵲稱之,祀為藥王。道教尊扁鵲為藥王真君,《正統道藏》收有《藥王八十一難真經》。
三為孫思邈。後人尊之為藥王,奉祀不輟。為祀藥王常於夏歷四月二十八日舉行藥王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