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預言家「愛德格·凱西」:成為神的友伴

成為神的友伴

當19世紀哲學家尼采寫下“上帝已死”,他的前提是:這個世界不再相信有一個掌握終極智慧和啟蒙的高級權威了。不過,在我們這個21世紀,上帝依然沒有死去,越來越多的關於將上帝帶入生命的書籍和活動,以各類新方式湧現出來。

從量子物理學裡對人類意識的最新發現呈現出的新觀點,清晰地表明上帝與意識之間的親密聯結。這種新觀點標誌著人們對上帝的理解,已經從天堂進入我們的心靈。上帝已經不再是一位遙不可及的天父,而是在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核心創造性元素,希望被認知和表達出來。

儘管凱西資料中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聖經裡的語言,但他表述的上帝,卻是關於我們是創造者肖像(創世紀)的深刻洞見。他給出一個獨特的推理法:讓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體驗中去探索這個實相。他認為這也是上帝創造我們的原因之一。這個目的是我們體驗真相的關鍵。凱西解讀說:上帝創造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他的友伴!

有人問凱西,上帝是一位慈愛的長輩形象,還是無個性化的一種動力。凱西回答說,兩者都對。同時凱西也推出一個結論:與其說上帝與人類分離,從根本上來說更是上帝渴望將靈性的覺知帶到物質界,通過我們帶進三維空間。

隱含在凱西資料中更為激進的神學觀點是:創世者需要我們去繼續創造的演進!“成為締造者的友伴”聽起來並不那麼激進,因為我們腦海里馬上升起的這樣的問題:既然上帝是完滿的、無所不在的、全能的,他為啥還需要友伴?我們這樣的凡人能夠給神帶來什麼?友伴能夠對上帝有什麼貢獻?

在寫作凱西第一本傳記《生命之河》的“哲學”這一章時,作者Thomas Sugrue專門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要求了一個特別的催眠解讀報告。哲學問題涉及到上帝的本質和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凱西的回答說,上帝或許最佳可以被描述為太一(Oneness)和愛(Love);而靈魂被創造出是源於上帝對友伴的渴望。就是說上帝的本質從根本上來說是與被造物相關的。這樣的聯結和愛只能夠在於他人的關係中才可被體悟到。

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伙伴關係。例如你去旅行,同行的旅友可以額外增加什麼樣的體驗?我們會得出因為有了友伴而多了“共享”旅遊體驗。當我們的友伴與自己的體驗共振,我們的主觀印像有了一個客觀的印證。我們的體驗被映射出來有了一個重要的效應:這讓一切變得真實!在我們的生活里和神秘學中,一面鏡子有著特別的威力,讓我們對自己的體驗有所增益。

你是否有觀察過一個動物在鏡子前面的興奮?因為你或許注意到動物會認識到鏡像的自己。當我們自己照鏡子時,我們有了對自己的一個外在客觀的體驗和認知。對意識的研究表明,我們也像那些動物一樣不知不覺地站在鏡子麵前。現在我們知道我們活著虛擬現實中,活著瑪雅(Maya)幻象裡,活在夢境裡。我們以為的現實,實際上僅僅是意識界的一個關於我們的本質的鏡像。而客觀的實相和我們頭腦裡主觀的現實的區別,暗含著我們與造物主的關係。

凱西推薦我們去做比較宗教研習。有一隊美國學員去了日本,訪問了神道教的寺院。這是日本本土的靈性聖地。一般在基督教的教堂的顯著位置掛設的是十字架,而在這個神殿裡的突出顯著地方,掛設了一面巨大的鏡子。住持解釋道這面鏡子是一件神聖之物,只有開悟之人才容許直視,因此,這面鏡子稍微側向一面的。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聖物,象徵神與人的聯結;而對於神道教,這面鏡子表達同樣的意義。

還有一組凱西學員去了墨西哥,訪問了瑪雅的聖地,學習瑪雅文化中創世的傳說。瑪雅人相信他們的存在是由於正確地祈禱的結果。為什麼祈禱有用呢?瑪雅的長老解釋說,因為他們相信上帝存在於他的人民的祈禱之中!換句話說,他們的直覺告訴他們收到需要人們提供一面鏡子(對於瑪雅人就是祈禱),使得上帝在經驗自己存在的實相!這正是作為友伴所能夠提供的:一種讓締造者經歷自己的方式。而其在這裡表現的形式是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反映出上帝的臨在。成為上帝的友伴意味著我們起心動念,並且我們一直覺知到與上帝同在!有時這樣表達形式簡單地如餐前感恩。

讓我們領悟到成為締造者的友伴的最具有挑戰性的思維變革,應該就是如何從我們對物質界的認同轉換為對靈性實相的認同。從凱西解讀的觀點認為,我們並不是有個靈魂的物理身體,而是在​​物質界遊歷的靈性存在體。我們一直也永遠是靈性的存在!問題不在於變成什麼其他的存在,而是要活出我們本質裡真實的特質。一則廣為流傳的印度傳說清晰地闡明了我們的神性本質: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人都是諸神,但他們都深陷罪性、濫用神性,於是眾神之神大梵天決定將他們的神性分開,藏在地球上的人找不到的地方,這樣他們就不會濫用了。
“埋藏在最深的地下,”有提議說;
“不行,”梵天說,“他們會一直挖地找到的。”
“那就藏在最深的海底。”
“也不行,他們會下水找到的。”
“要么藏在最高的山上。”
梵天說:“還不行,他們會翻遍每一座山岳,直到找到。”
“那就沒有可以藏匿的地方了。”
“我跟你們說,”梵天說道:“藏在人們的心靈深處。他們不會去那裡找的。”

凱西資料確認了這樣的事實: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成為上帝之子的真實身份。我們已經非常認同我們的物質體驗,以至於忘記我們來經歷地球生活的初衷。我們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將天堂帶入這裡。許多人誤以為我們的目的是脫離這裡,不再回來。“我希望這是我的最後一世,我只想去天堂好好休息。”

不過,凱西資訊提供了不同的領悟視角。凱西解讀確認上帝渴望藉由我們每一個靈魂來表達自己。耶穌就是每一個靈魂的生命模式。

即使是凱西的愛好者們都會覺得驚訝的是:個人的靈魂成長是與其認知與締造者的連接的能力,交織在一起的。在凱西靈性成長材料《探索上帝》的第一課“合作”裡,有對這種覺知的定義。這一課合作,並不僅僅是與人和諧相處,凱西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是與上帝的合作,從而讓聖靈通過自己來做工。這種成為友伴和上帝的共同創造者的實現,是在此時此刻的,而不是在身體死去後,或者靈魂開悟後,自動成為現實。而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克服我們與締造者分離的觀念。

凱西解讀也指出了從分離狀態,到回歸友伴狀態之路。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有些體驗:將你的注意力轉向呼吸。現在先停一下再往下讀,留意你的呼吸,最少堅持十幾個。

當你可以在做其他事的同時,還可以留一部分注意力在呼吸上了,那麼你可以繼續閱讀。

科學研究和無數人的親身體驗表明,當把注意力轉向呼吸,你或許會以某種方式做出調整。一旦開始轉移注意力,許多人幾乎立即開始控制我們的呼吸。但你也許會注意到,在此之前你的呼吸是完全自動自然的。那時你與呼吸是無意識地合一的。而一旦你注意到呼吸,你就會觀察到呼吸與你是分開的,並且你會去控制它。

就是在這裡小我潛入,建立了與自然的呼吸有區別和分離的的狀態。你的呼吸在你注意到之前是你本質的自然表達,一旦你注意它,你就會將其變成你的一項工作了。

如果放下這種分離感,你會再次體驗與呼吸合一的狀態,並且有意識地覺知到這種合一:既可以對呼吸有覺察,又讓其自然運作。你可以試試這樣的肯定句:我覺察到我的呼吸,我順其自然,讓聖靈呼吸我。在這裡,你可以練習凱西說的“看自己走過”,同時知曉和信任更偉大的智慧的指引。這是一個放鬆的接受狀態的自我,自我並沒有消亡,而是成為存在於身體內的原創生命力活動的見證。

凱西確認每一個靈魂內在,都擁有覺知到成為締造者友伴的種子。正如佛陀所言:眾生佛性本自具足。當代關於比較神秘學和夢境符號的研究表明:人類的無意識思想確實蘊藏有上帝的特質。但它去了哪裡?在凱西描述了一個人類墮落的過程時,他清晰地區分了我們的感官思想和靈魂的心智,以及它們時如何影響我們體驗到上帝的品質的。我們用感官系統去認識外部世界,我們就會經歷與外界分離的自己。這只感覺允許我們去經歷上帝的客觀的方面,也就是科學家觀察和研究的物理世界。

那麼,我們怎樣感知我們的靈魂心智呢?

答案是藉由想像力。我們常常這樣表述這個程序的:當我們描述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時,我們會說“用心靈看到的”。凱西時這麼描述的:“心靈的目的就是了解自己成為自己,並且明白自己是與上帝合一的。”這樣,我們就在內在直覺地體驗上帝個性的方面。這個個性是什麼?就是本我I AM。

也許你早已了解來自上帝的這個表述:I am that I AM. 這意味著上帝將自己定義為這樣的一個實相:存在的最基本的和普遍性的體驗的源頭。我們的直覺暗示了,我們與上帝有了個交匯點。對“I AM”的覺知存在於我們自己的心靈深處。

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體驗這種交彙和鏈接的祝福,應該是在我們與他人交往互動的時刻。意識到自己內在的“I AM”,與他人內在的“I AM”是完全一致的,這就是鏈接交彙的明證。要覺察到、​​尊敬和實踐這種意識。締造者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等待被認知和你的友伴意識。東方人常常用Namaste來問候,這含義是“我內在的神性問候你內在的神性“。“I AM”存在於你我之中,我們都渴望幸福。我們有跟他人同樣的需求。一旦有了這只覺知,對他人的善良和慈悲,是一種自然的結果。

凱西材料表述了類似的情感。當我們用美好的臨在與他人相處、當我們願意去分享、聆聽、肯定他人的臨在,我們就踏入天堂的門檻。凱西說,天堂不是什麼我們以為自己正義而可以單獨進入的地方,而是一種當我們崇拜和服務自己內在的締造者而與他人分享的體驗。如果締造者渴望我們成為友伴,那麼在服務他人是服務締造者的最佳方式。我們可以有各種服務方式,但呈現友伴關係就是服務我們內在對“I AM”的覺知。如此行,就是確認締造者就在我們中間,這也是締造者的最終渴望。


上帝

上帝,通常是指信仰系統中的至高神。

在華夏信仰系統,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又稱「帝」、「天」、「天帝」、「昊天上帝」,是仁義禮智信的神。因爲基督教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常指基督教的神。

天、昊天上帝、玉皇上帝通常被視為等同的概念,又有些微區別。

歷史

在中國,上帝,殷商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又稱「帝」、「天」,儒教傳世經典中或稱天帝、昊天上帝等,是古代中國信仰中,主宰天地宇宙的神。

除了祭天,上帝通常不接受祭祀,而是賜福給有德行的人。漢代以後,與上帝溝通的方式從巫筮轉變為星象觀測,並產生了北極星崇拜。北辰名耀魄寶,即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貴者」。天壇是祭祀上帝的聖殿。

根據孟子的理解,人類的君和師是上帝指派、感應產生的,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因此中國皇帝也叫天子,祖先是生者與上帝交流的媒介。

中國傳統上帝觀

上帝,又稱帝、天帝、昊天上帝,亦稱天神、天皇大帝、皇天上帝、皇皇帝天等,具有擬人化的神的概念。《說文解字》:「神:引出萬物者也」。「帝」後來又用來指天子、帝王、君主。一方面認為昊天上帝居處北辰,「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北辰之星。」另一方面,將天與帝區分開,認為昊天為全天,《毛詩傳》:「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昊天上帝,更自然化則稱為昊天、皇天、天,部分文獻又稱「太一」等,「天」是最通常的說法,又稱蒼天、上天、上蒼、老天、老天爺等,如「蒼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運」、「天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中的「天」。關於「天」與「帝」的關係,《宋史》記載宋朝理學家朱熹對此有過清楚解釋:「或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帝即是天,天即是帝,卻分祭,何也?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謂之帝。」春秋戰國之時,思想進步,人文理性精神勃發,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神為人造,民為神主,則上古神秘觀念漸消,「上帝」之概念漸由自然之「天」取代,天為道德民意之化身,這構成了後世中國文化信仰的一個基礎,而「敬天崇祖」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上帝的祭祀

西周確立了天子直接向上帝祭祀的祭天禮儀。其他人則通過祖先祭祀上帝,上帝降福給有德行的人。《通典》記載,周禮設六官,其中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輅,以祀東方上帝。三曰朱輅,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黃輅,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輅,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輅,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東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農氏),中央黃帝(軒轅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東漢大儒鄭玄聲稱「上帝者,天之別名」,並有六天一說,認為上帝有六位,即「昊天上帝」加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宋朝理學派大儒朱熹認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體的不同稱呼,心學派陸九淵、王陽明則認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祭祀上帝的禮儀

根據孟子的說法,天子是上天感應降世,所以要祭天、與上帝交通。祭天的服飾是冕服。《周禮·春官宗伯》曰:「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這是因為「郊以祀天,祀天而必法則其所垂之象,使凡吾身之所被服、吾身之所乘駕、吾禮之所施設文飾,莫非天之象焉。」《孔子家語》曰:「萬物本於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感生帝和受天命

天子是上帝之子、奉天承運,即奉天命而治理天下。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如堯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黃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湯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蒼帝所感生。

封禪,即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白虎通義》曰:「受命之君,天之所興,四方莫敢違」。司馬光於《冊問王道》中謂:「王者受天命,臨四海,上承天之序,下正人之統」。

中國殷周信仰和其繼承者儒教信仰中的帝、天帝、上帝、昊天上帝,在道教神話中演化為玉皇上帝。在道教信仰中,玉皇上帝,即玉皇大帝,為天界、神界的皇帝,但他並非道教中的最高神,在民間則被認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

上帝的人格

上帝是甲骨文卜辭卜問的對象,掌管著萬物生死,國家大事都要通過龜卜徵詢上帝的意見,特別是祈雨、戰爭、農事、疾病、巡狩、災難。先王或先公是上帝的「帝廷」,如「下乙賓於帝」( 《乙編》7197)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與人有血緣關係的祖先神是向帝轉達祈求人,祖先在天上陪伴上帝。自然神是上帝的臣侍, 如「帝史風」 ( 《通纂》398) , 風神為上帝的使臣。盤庚遷都就是遵從上帝的意志。[24]周武王病重,周公旦卜問上帝是否可以代武王死,上帝使武王病癒。周公旦平叛三監之亂也是卜問上帝的結果。[為了改卜得吉,司馬子魚甚至以生命來向上帝換取楚軍勝利。

早期的上帝,帶有濃厚人格神色彩,如《尚書》「商書·伊訓第四」中提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後期儒家信仰中「上帝」的人格神色彩消亡,僅被視為哲學上的無形無名的「本體」,稱為「理」。而人格神的上帝信仰則為道教所繼承,發展為「玉皇大帝」,但已不再作為至上神(道教信仰,「道」的化身「三清」高於代表「天」的「玉帝」)。

上帝信仰被「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儒教繼承,出現於儒家經典——五經,這五部經書都提到了該詞,其中最早的是《尚書》的「虞書·舜典」。除此之外,四書等其他的儒家經典以及各史書中也提到了上帝,有時也稱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國的原初神話和宗教體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著「最高的主宰」,也稱為「帝」,或者「天」,「太一」。「禮莫大於敬天,儀莫大於郊祀」,中國歷代皆設祭天之所,如北京天壇祈年殿即為明清皇帝祭祀上帝之處,內供奉有昊天上帝之神位

天、昊天上帝、玉皇上帝、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和太上老君

天,含有表示整個大自然、天然宇宙整體的意思,代表天的天公、老天、老天爺等叫法更加擬人化,不過同樣表示自然神。上帝和天相比,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的意味。鄭玄曰:「上帝者,天之別名也」;另一方面,有時又作了區分,如《漢書》:「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其中又將天和上帝區分開來,上帝地位低於天。以鄭玄為代表的神學體系認為上帝為天之別名,總共有六天、六上帝。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與五方上帝。昊天上帝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為一方天帝,分別為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東方木德青帝靈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紀。以王肅為代表的宗教系統認為五行人帝可稱為上帝,但不可稱為天;昊天上帝則可稱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3]周朝以後的儒教繼承了周以前的中華宗教信仰傳統,因而歷代祭天延綿不絕。

道教中的玉皇大約是東漢時期出現的概念,由儒教中的昊天上帝轉化而來,但更人格化了。莊子認為,萬事萬物本於道,天由道而生。墨子把上帝鬼神看作人類之外的另一種生靈[34]宋真宗封玉皇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再加封玉皇大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和昊天合一,從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間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開來。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名稱有異,而所指相同,實指一體,只是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概念。儒教、中國傳統官方祭祀中一般稱昊天上帝,民間、道教中多稱玉皇大帝。

玉皇上帝通常又稱玉皇大帝、玉皇、玉帝,為眾神之王、神界皇帝,是中華民間信仰中地位最高的神。玉皇上帝(昊天上帝)是真正神界地位最高的「上帝」。中華文化中單說「上帝」,即指天上的玉皇上帝(昊天上帝),而一般不指「五方上帝」。

儘管玉皇上帝為中華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眾神之王,在道教中和太上老君一樣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玉皇被稱為「諸天之主」、「萬天之尊」,但地位低於道教中的最高神靈三清: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在道教中,玉皇上帝的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

亞伯拉罕諸教的神的翻譯

要明白「上帝」的基督教化,要先看亞伯拉罕諸教對他(們)的神如何翻譯。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源自同一個原始宗教 -- 即古猶太教,因起源於閃米特人,又合稱閃米特宗教。

一般認為,亞伯拉罕諸教均為一神教,其崇拜的最高神為同一個神,但亞伯拉罕諸教宗教乃至同一宗教各教派中最高神的形象又有一些差別。閃米特一神教以及其它一神教的神和中華宗教信仰文化等多神教信仰文化的區別是,神在一神教中不但是最高神,而且是唯一的神。

猶太教中之獨一神的名字為「YHWH」的四字神名,元音早已失傳;含義是「我是自有永有」。後來經過馬索拉學派加上ADONAI(希伯來文的意思是主)母音,拉丁音讀為Yehowah、Yahweh,中文譯為耶和華、雅威、耶威等[37]。猶太教徒,因敬畏他們的主,一般都不敢直呼其名「雅威」,而以「神」(Elohim/God)、「主」(Adonai/Lord)等關係式的代名詞代之。與基督教不同,猶太教所信奉的耶和華只有聖父一個位格,為猶太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

基督教(羅馬公教、希臘正教、更正教)中之獨一神的名字與猶太教敬拜的神之名一樣,都為「YHWH」,由於教派不同,新教(常慣稱為基督教)譯為耶和華,天主教譯為雅威(Yahweh),希臘正教(東正教)譯為耶威(Yahweh)。基督徒通常會以「天主/上帝/神」(God),或以「主、上主」(Lord)等代名詞,來表達一種「天主/上帝/神人關係」、「主僕關係」;而羅馬公教團體更奉教宗的口諭,為尊重猶太人的傳統,教友應盡量避免直呼主的名──雅威。與猶太教不同,基督教所信奉的耶和華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靈/聖神,祂們是一體的,為基督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神以他自己的樣式和形像造人,所以人性中具有道德意識、思想、情感、意志:而神之於人,也因此是人格神。
伊斯蘭教中的安拉,又譯為阿拉、胡大(波斯語)等,中國的穆斯林又稱祂為「真主」,為全宇宙中至尊及獨一的創造主,除祂以外,別無真宰,而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則彰顯其各項優美的德性,如至仁的或至慈的等等。

對亞伯拉罕諸教的起源和教義欠缺了解的一般人,常認為他們因對神的稱呼不相同,而認為他們信的神不同。這樣的看法原因有兩個:

希伯來語、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對同一個神講法不同,音譯後在各種語言中用詞不相同造成的誤認。阿拉伯語中的「安拉」,直譯成漢語是「唯一的崇拜對象」。也就是在「崇拜對象」的普通名詞 ilâh 前面加上定冠詞 al,成為Allâh,英文直譯就是「The God」 - 「這一神」。
教義不同 - 不但是不同宗教,在同一宗教內的不同教派,對其他宗派信的神是不是同一個神/先知等也有各的說法。

在馬來西亞,天主教傳統上在聖經中也用「安拉」來指基督教的神,也因此和在中國用「上帝」指基督教的神一樣,引起當地政府的不滿。

「上帝」一詞的基督教化

天主教

明末,利瑪竇來華傳教,把YHWH譯作「天主」、「天」、「上帝」、「天帝」。其《天主實義》說:「天主之稱,謂物之原。如謂有所由生,則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終者,鳥獸草木是也;有始無終者,天地鬼神及人之靈魂是也。天主則無始無終,而爲萬物始焉,爲萬物根柢焉。無天主則無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無所由生也。」《坤輿萬國全圖》說:「天主創作萬物於寰宇。」而其撰於1595年的《交友論》還說:「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爲事有成矣。」4年後,利瑪竇在《二十五言》中又說:「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除了「上帝」、「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爲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其《上大明皇帝貢獻土物奏》:「謹以原攜本國土物,所有天帝圖像一幅,天帝母圖像二幅,天帝經一本。」

利瑪竇用「上帝」稱呼基督宗教的神,引起了一些儒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儒家的天、上帝與天主教的天主有著本質的區別。鍾始生的《天學初征》和《天學再征》對此做了較為全面的辨析。他認為:第一,天是蒼蒼之天,是與地相對的物質之天;第二,天是「統御世間、主善罰惡之天,即《詩》、《易》、《中庸》所稱上帝是也」,但這個主宰之天只是「治世,而非生世,譬如帝王,但治民而非生民也」。鍾始生認為利瑪竇附儒之論是對儒學天論的曲解。

利瑪竇的傳教方式不但引起了當時儒士的反對,也引起了道明會等其他傳教士以及羅馬教廷的不滿。

1715年3月19日,教皇克勉十一世發布教皇敕令《自登基之日》禁止中國天主教徒祭天祭孔祭祖:「西洋地方稱呼天地萬物之主用「斗斯」(Deus)二字,此二字在中國用不成話,所以在中國之西洋人,併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經日久。從今以後,總不許用「天」字,亦不許用「上帝」字眼,只稱呼天地萬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懸掛,即不必懸掛,若已曾懸掛在天主堂內,即當取下,不許懸掛。」後來遭受康熙皇帝的抵制,人稱中國禮儀之爭。清末民初天主教法文《教務月志》載文批評利瑪竇和湯若望、南懷仁等,『罪其喜引古書上帝,而不專用天主名,罪其阿悅華人,而將順其禮俗』。

新教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在華新教傳教士準備翻譯委辦譯本。但在翻譯God的名字時,與天主教一樣,新教傳教士也起了爭論。一派主張翻譯成「上帝」,一派主張翻譯成「神」。

1877年,有120位外國新教傳教士在上海集會,這次集會的會議紀要中有:「據《新舊約》所論之『上帝』,即《六經》所言『上帝』若合符節,其揆一也。迨後諸教士各執己見,辨論孔子之道。有云:『儒書所載之上帝,非造化主宰』。」由此可見,在十九世紀時,無論是天主教的傳教士還是新教的傳教士,一部分人覺得「上帝」與基督宗教中的神是不同的。

但到了20世紀,很多福音主義、福音派、靈恩派、基要派和中國正教會的傳教士受唯獨聖經的影響,引用使徒行傳第十七章23-31:「這位你們不認識卻在敬拜的神明,我現在介紹給你們。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是天地的主宰,並不住在人手建造的廟宇里...上帝以往不鑑察世人的無知,現在則命令世上所有的人都要悔改。因為祂已經定了日子,要借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這個世界」,認為事實上華夏傳統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此外,基督教基要主義令這些教派認為天主教和其他新教尊重儒家是一種妥協行爲,是與聖經背道而馳和偏離基督教的教義,所以這些教派遂採用「上帝」這個名詞。之後翻譯的官話和合本,即今天大多數新教教會使用的聖經,採用兩個版本,就是神版和上帝版。

今天,不少華人基督新教徒覺得「上帝」或「神」哪個都可以用,名稱之爭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世俗社會的商品、廣告也常用上帝一詞來指基督教的神。但另有一些基督徒覺得God之名是基督教中特別重要的議題之一,爭論不是沒有價值;他們一般都拒絕使用「上帝」,因擔心與偶像聯繫起來,所以只用「神」。

其他宗教的最高神
在其它宗教中,同樣也有各自的最高神;
各種宗教中的最高神見下。

日本的神道教作《古事記》、《日本書紀》,以日本天皇的祖宗神——天照大神為最高神。

印度教中,婆羅門神(梵天)為最高神;印度宗教文化中又有眾神之首因陀羅(帝釋天)以及主神梵天(大梵天、大梵天王)、毗濕奴、濕婆等,不同時代不同教派各個神的地位也不盡相同,梵天神殿在印度境內也只有一座,可能因教義與地理限制無法深入民間生活而式微,傳到泰國勃興為四面佛,以其至高神的身分擴散各地。

在古埃及宗教中,太陽神「拉」被奉為最高神。
唯一神派自然神論者所認為的唯一神。

希臘神話中,第一主神宙斯為最高神。朱庇特是羅馬的主神,羅馬統治希臘後,宙斯改為朱庇特。

蘇美爾宗教文化中,最高神祇有三位:天神安努(An)、大氣與風之神恩利勒(Enlil)、水神恩基(Enki)。

瑪雅文化信仰中,最高神為羽蛇神。

薩滿教沒有明顯的上帝觀念,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常把長生天當成天帝。

祆教的光明之神阿胡拉·馬茲達為主,也相當於明教的大明尊。

北歐神話信仰中,奧丁為最高神。

(資料:維基)



神(英語:Deity)在漢語中有不同的含義,常和宗教有關。其中一種含義是超自然體中的最高者,不受自然規律限制,反之卻高於自然規律[1][2],主宰萬物和世界,能對物質世界加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幾乎所有的人類社會中,多少存有這種概念,但因各地文化風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人們對神的認知卻又千變萬化。

神啟/啟示
「神啟」的意思,是由業已存在的神主動顯現諭示的事件,這些事件由古代「先知」或是受「神靈」啟示者紀錄或傳講而留存至今。

思維的虛構
有人堅持認為神啟其實只是大腦某個區域發生病變的結果,超自然的異象乃是大腦在不正常的狀態下虛構出來的幻象。

神化
神化過程論認為神的觀念源於原始社會時期,該觀點認為「神」是由人對死亡恐懼而建立,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與物,皆被神化。「神」最初源於物神,隨著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神的形象、神的本體及神的數量皆逐漸變化,由簡單的物神轉為複雜化;由眾神分職,演化成一位至高無上或多層階級的天神體系;也由流傳於氏族,轉為流入部落、民族甚至走向聯合的世界性,由多神轉為一神化。

物質化
隨著社會發達,人對神的形象,由恐懼、敬畏、慈愛,再者只是一種精神的形象;現代社會,很多被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人類相繼地都實現了,人再沒有恐懼神,神亦變得不可怕,進而神的存在開始被質疑,部份人開始由信仰主義變成物質主義,部份人對神的認知也被物質化或功能化。從美學、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皆觀察到,這樣的發展,使「人性」變得被「考察」或「定義」後,再度「複雜化」變得更難被考察或定義,進入自我意義的「無限迴圈」現象。人性普遍變得更加焦躁、不安、對未來沒有目標等情狀。

神的形象

自然神(Natural God)源於原始社會後期,將不可駕馭的自然體、自然力演化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將自然體,如火、雷、水、太陽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認為它們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其後甚至對動物植物也加以神化,隨著人們抽象能力增強,神靈獨立於該自然物體的觀念則逐漸萌生。

社會神(Social God)將社會現象或力量人格化,源於原始社會後期,是自然神的演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社會結構複雜化、階級化,人不再是一個單單的個體,社會力量也被認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駕馭的力量,如戰神、愛神、財神、地域守護神、行業神等。

社會神有多種分支,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與自己的先天身份(宗族)有關,可稱為宗族神;第二類則與自己的後天身份(如行業)有關,在此類中最主要的是行業神。

社會神的分支

宗族神,與自己的宗族有關。

家神(family god)是家庭的守護神,通常為供奉本家的祖先,信者認為祖先已成神,可守護家庭安穩,在這方面某程度上是部落神的類同,然而家神也有將家族分宗及標立家族獨特性的功用,不同部落神的是家神少有合併歸流。

部落神(tribal god)與部落起源或眾部落起源有關。(參見條目:圖騰)

民族神(national god)是數個較大部落的部落神的合併體,或幾位同宗教的主神。民族的消滅也並非令該民族神消失,因為它有可能被其他民族吸收同化。

行業神(trade god)也可以算是社會神的一支,隨社會分工而產生,多與神話或各行的首創者、有功者有關,如中國的魯班、詩仙李白、古希臘的阿耳忒彌斯等。

擬人神(anthropomorphic God)的觀念最早由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Xenophanes)提出,人類按照自己形象與本性而設想一個神系,這被非泛指一切神靈,而是指由信仰者加以完全擬人化的神。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古埃及的宗教,是一種半擬人的過渡期,頭部為動物,而身體是人的神不勝枚舉,另外一種全擬人的神最見於古希臘及古羅馬,如宙斯的神系中諸神皆有人的形象,也過著擬人的生活。

抽象神(abstract God)為沒可見形象的神,可指猶太教及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禁止為神造像及跪拜偶像,又例如中國古代對「天」的觀念相當抽象,近乎無人稱及無位格。

神的本體

無神論(atheism)者認為任何神皆不存在,最早出現於蘇格拉底的著作,最著名的支持者為馬克思[來源請求]。

1982年,化普樂·羅睺羅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提供重新闡述與解說:「無論是上座部佛教還是大乘佛教,我們都不相信這個世界是由神和他的意志所創造和管治的。」

不可知論(agnosticism)者認為神的存在是不可被認識或不可能徹底認識,遭到神學家批判,認為儘管信與不信皆沒有足夠的理由,然而思想上的懷疑還是代表行動上肯定宗教的虛假。

自然神論(deism)者宣稱上帝創世後,即完成其使命,讓宇宙自行發展,最早於16世紀的基督教索西尼派提出,盛於伏爾泰及盧梭時代,現已式微。

泛神論(pantheism)者認為神即自然界,神秘泛神論認為神包容自然界及人等一切,簡而言之,人是神的一部份,而自然泛神論則認為自然界是神存在的一種方式,某些情況下與無神論通,哲學家史賓諾沙建立最完整的一元泛神論。

泛自然神論(pandeism)是將自然神論和泛神論合併起來的一種哲學觀點。這個觀點認為上帝在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之後,將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萬物。

內在論(immanence)者認為神不可離世而獨自生存,與超在論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內在性,強調神的清靜無為,循環、業務(歷史觀),也強調神的神秘性和非人格性質(神性),見於佛教的宇宙秩序論、印度教泛神論、埃及希臘等的多神論、原始宗教的萬物有靈論。

超在論(transcendentalism)者認為神超越或獨立於世界而存在,與內在論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強調神的積極性、是歷史的終極指向(歷史觀),也強調神的理性和人格(神性),存在於猶太教唯一理論、伊斯蘭教至上神論、祆教、諾斯底教派二元論等。

超泛神論(panentheism)者綜合超在論及內在論,認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作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是超在的,而存在在存在物中表現自身是內在的,神既是超在也是內在,是現代基督教神學的一種傾向。

神的數量

多神教(polytheism)始於原始社會後期,相信眾多神靈之存在,如主行業、主地區,主自然,崇拜者可隨己意在不同情況和需要下選擇不同的神靈加以膜拜。多神教中,神靈者常有階級之別,通常有一最高的主神,其他的各有本領又互有關係。

輪換主神教(kathenotheism)又稱交替主神教,與多神教類同,然主神的位置尚未固定化,其主神隨地區或時間改變。如印度教中梵天、毗濕奴、濕婆之間,又如希臘宙斯、雅典娜、阿波羅之間。

單一主神教(Henotheism)有固定主神的多神教,是多神教走向一神教中的一種過渡形成。單一主神教非一定走向一神教,如日本神道教。

二元神教(dualistic Religion)相信存在兩個互相對立的神,而只有善神才會被擇為崇拜對象,包括祆教、諾斯底教、摩尼教等。

一神教(monotheism)被「神」多次「主動告知」只有一個神,或稱「父神」、「天父」、「梵天」、「老天爺」、「長生天」「造物主」等,單指認知為創造萬有的對象「稱謂」,如同「祖父母」、「父母」等相對稱謂,名字為何對信眾並不是重點,故不同語言地區常有不同名稱,但可確指共同的對象,也常無具像(例如:祖靈)。萬有「靈性存在」中掌權最大(全能)的那一位,可供敬拜,因為祂也是將各種權柄分賜出去的那一位,其它萬有的權柄都來自於祂,並建議應與其他「靈性存在」禮敬重視程度要有所分別,以免僭越神,例如:天子於天壇祭天,蒙古人拜長生天等等。人及萬物,雖不能成神但可求神性進化成聖,藉神能以庇護自身的有限。

一神教主要產生於遊牧奴隸制社會(例:遠古猶太人),最典型和著名的是亞伯拉罕諸教。一神教不否定其他精神體,如天使、魔鬼等,但它們只是被造(上帝造出來的)而非創造者,故非神,也非崇拜對象。

一神教對於其他宗教的神,雖然有時認為是多神教把上帝在不同時間或地方顯現看成是諸神,也有時認為是天使被誤認為神或惡魔假裝成神。

在基督教教義,雖然把耶穌基督奉為神,一般來說以但不過是說祂就是聖父(上帝)在人類中的化身(基督教教義稱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認為是同一位神的兩種格位,與「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說相符。相近於佛教和道教認為佛陀或老君,是和法或道一體的兩面。

雖然有基督道成肉身之說,但一般來說在一神教中把對於先賢的恭敬不同於對上帝的崇拜,即拒絕把先知和聖人完全神化,而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之說,在古代雅利安人的世界取得成功,但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徹底一神論衝突。

不同宗教中的神
中國
中國傳統中分成神和仙,具大神通,可以自由變化,形神祥和,且不會老死。

中國的神有主神(天帝),按不同的地方稱呼成天、上天、皇天、老天爺、上帝,

然後是諸神如土地神和家神等。

另一類崇拜對象是仙人指被神化了的聖賢或偉人和英雄,有些和特定的職業相關成了行業神。

再下便是對已逝的凡人的作祖先崇拜,在有些場合把一般的死者稱作鬼。

佛教
佛教斷然否定有神話中的,能控制自然和創造與毀滅世界的,又可以和人類互動和完全地人格化的神明。

佛教有時會把其他宗教信的神明通稱「天人」,具大能、大福報,且壽命很長,但沒有達到神話中的地步,認為只要是善人而不一定要成聖都可能成為天人,崇拜天人在佛教界定上類似祖先崇拜,並認為其他宗教的神是高級天人,相當於菩薩的偉人被美化成神明,但不相信其他宗教的偉人是已經成佛的。

佛教所供奉通常都是偉人而不是神明,或者可稱為聖賢或英雄神,除了歷史上釋迦佛和少數知名的高僧外,通常在漢傳佛教或大乘佛教所說的便是菩薩,其實就是指神化的人類英雄和聖人,而佛陀便在諸菩薩之上的,他們雖然都有人類的身體,但已修成了法身可以超脫生死和救渡世人。

對於密宗解說佛教神話的在淨土的諸佛菩薩,其實是美德的化身而不是具體人物,對於其理解後人對於佛陀或史上的英雄過分美化,變成人所不能及的境界。所以推廣供奉法身佛和報身佛,實際上相當於抽像神和社會神。

印度教
「梵天」又名「婆羅門」,是三大主神的第一神:是創造宇宙萬有者。與猶太教相同,印度境內只有一座供俸梵天的聖殿。

神的特性
多神教和神化
有些多神教的信仰(如佛教和道教)中,神祇可以是英雄或聖賢在活著的時候或死後變成的,但卻不一定以神祇之名稱呼,例如稱為佛或仙。

在希臘神話中,神的性格和人相似。

一神教
一神教認為只存在一個囊括一切的神,與「神」存在的還有各種等級的天使與魔鬼。

但並非絕對地否認供奉先賢,卻通常拒絕過分神化,稱為先知或聖人。

祖靈崇拜
祖先崇拜中的「神」是祖先的靈魂,祖先崇拜的信仰者認為祖先的靈魂仍然存在,仍然會影響到現世,並且對子孫的生存狀態有影響的信仰[4]。

泛神論
泛神論者認為「神」就存在於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並沒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這種觀點流行於十六世紀至今,代表人物有布魯諾、斯賓諾莎、愛因斯坦等。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把「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整合在一起。例如中國人將帝王稱為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具有神性;西方過去也有君權神授的相似概念。現時伊朗和梵諦岡是少數政教合一的國家。

無神論
無神論者認為「神」是不存在的。部分無神論者的另外的一個觀點為:世界由物質組成,如果沒有物質,連精神都沒辦法存在。

(資料:維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